早教如今非常受青睐,是的,孩子的早期教育要从小抓起,这不可忽视。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向各父母分享些早教小知识,详解国外家庭如何培养孩子财商。
【 tulaoshi.com - 分娩 】
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爱拖拉。如何教孩子懂得守时,这是本期家长沙龙里家长们热议的话题。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孩子从五四岁起,就要让他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也就是明白:“我”的份额是多少。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优待,并不足理所当然的,是来自父母的谦让和关爱。 孩子成长的世界,除了自己还有他人。如果孩子只活在个人世界中,以自己的利益,感受为中心,就会走向自私自利,不被人欣赏。换位思考,就是让孩子也能进入他人的世界,与人同喜同悲,收获人心。 孩子懂得换位思考,对于父母而言是能够孝顺,体贴,对于师长而言,是能够纳善言,尊敬:对于朋友而言,是能够知冷暖,给予关爱。一个不懂换位思考的人,最先出现危机的就是人际危机。 建议一:培养孩子的分享,合作意识 分享,合作是学会换位思考的第一步。爸爸要注意对孩予分享,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许多人的眼中,帮助他人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自我克制。但是,更多的人从中体味到快乐,原因在于,这其中包含着分享,合作,关爱,是人与人情感的交流。 分享、合作中,孩了能够体察到对方的情绪,学会为他人着想。孩子独自游戏,就只能沉浸在个人世界里,只从个人情感出发,学不会换位思考。爸爸要鼓励孩子多与人分享,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学会考虑他人的利益,为他人着想。 建议二:别拿孩子当全家中心 孩子最初懂得换位思考,源于体味父母的心意。如果父母拿孩子当全家中心,就会让孩子眼中只有自己,没有父母。孩子认定:我就是中心,我就是全部,父母的谦让、关爱是理所当然的。 孩子自认为是全家中心,就会理所当然地忽略父母的感受。这种行为,在父母眼中就是不孝顺。爸爸要明白,自己的溺爱,会让孩子的眼中只有自己。 建议三: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服务父母 爸爸要时常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来保护自己,为自己服务。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要先从服务父母开始。爸爸别心疼,让孩子来照顾自己吧,这是为孩子好。 爸爸在孩子面前示弱,是让孩子关注自己,让他能够考虑爸爸的感受。孩子在服务父母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关心父母,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最初学会换位思考,从服务自己的父母开始。 建议四:培养孩子的宽容心,要助人为乐 换位思考让孩子更具宽容心。人在生活中难免被冒犯,孩子需要学会的是理解,宽容,人与人之间的谅解,正是建立在换位思考上的。孩子能够具有一颗宽容的心,也就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爸爸鼓励孩子助人为乐,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就是要他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孩子在付出,克制自己的同时,也学会了换位思考。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四) 10、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11、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儘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著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2、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著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回答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卉卉:对孩子来说,守时就是要科学地安排时间,做事讲究效率,要有自控能力。若是父母能在早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那就等于给孩子开了一好头。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做好模范作用,严格遵守时间,那样孩子自然会觉得守时的必要。
旭日升:孩子刚开始是没有时间观念的,因为时间的概念很抽象,很难懂。为此,家长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教会孩子守时。家长可以让孩子把时间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感知时间、理解时间。教孩子认识时间,不仅可以让孩子感知时间的存在,还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英子妈:帮孩子制订时间表,科学地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这是一个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方式。但是,家长在制订时间表时,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家长可在计划表上写下孩子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在哪个时间段去完成。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后,家长就在该事情的后面打个钩,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对于没有按时完成的事情,家长要给予相应“惩罚”,比如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游戏时间。最后,家长要把自己的权利移交,让孩子自己制订时间表,做好自我管理。
南阳布衣:在我看来,培养孩子守时不能只停留在守时本身上面,而要教孩子做事有条理,分清先后主次。比如,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睡午觉,什么时候家长会来接他。在平时,家长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从小事抓起,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任务意识和时间观念。我的经验是,要求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看过的书要摆放整齐,给孩子一个自己的小柜子,里面的东西贴上标签,教会孩子有规则、有条理、有计划地做事——这其实是和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相关的。
早教相关推荐
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情负责。但是,儿童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1、订立责任合同,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如把洗青菜的家务活承包给孩子,要是没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这样,孩子才知道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2、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有位10岁的小女孩,她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5年了。在她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为了支持她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对她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扬,夸她能干,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3、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有的家庭要求家人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可8岁的王刚经常忘记,妈妈让他用本子记下洗澡后该做什么事,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此以后,王刚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可见,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4、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设法补救。如小孩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延伸阅读:
早教相关推荐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013/266460.html
看过《国外家庭如何培养孩子财商》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