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calcium)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足量钙摄人对维持儿童、青少年正常的骨矿物含量、骨密度,达到高骨量峰值,减少骨折和老年期骨质疏松风险至关重要。此外,钙离子还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功能,如血
【 tulaoshi.com - 钙吸收 】
钙(calcium)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足量钙摄人对维持儿童、青少年正常的骨矿物含量、骨密度,达到高骨量峰值,减少骨折和老年期骨质疏松风险至关重要。此外,钙离子还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功能,如血液凝固,维持心脏、肌肉、神经正常兴奋性,信号传
导,以及膜的通透性等。研究表明,人体钙缺乏增加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如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
钙主要在近端小肠以主动和被动形式吸收,当膳食钙摄入不足时,以主动吸收为主,但主动吸收不能完全补偿钙摄入不足。
影响钙的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食物因素、机体因素、维生素D。
食物因素:妨碍钙吸收的膳食因素有酒精、咖啡因、草酸、植酸等。蛋白质摄入对钙代谢平衡的利弊尚有争议,高蛋白膳食增加尿钙排出,但同时又促进肠道钙吸收。脂肪有助于膳食钙的吸收。
机体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钙的吸收率下降;男性钙吸收率高于女性;机体缺钙或需 要钙时钙吸收多;病理状态(如糖尿病)钙吸收率下降;神经紧张、忧虑、不爱运动,钙吸收差。
维生素D:钙主动吸收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钙主动吸收下降,间接造成钙缺乏。人体钙的代谢平衡也受到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激素影响。
草酸盐与植酸盐:这些成分可与钙结合生成难于吸收的盐类, 粮食中植酸较多, 某些蔬菜(如菠菜)含草酸较多。
膳食纤维:有学者认为膳食纤维含有多种酸性基团如糖醛酸, 在胃肠道内电离成负电性, 与金属钙离子以静电离子键或配位键结合成络合物, 从而影响钙的吸收。
膳食中钙磷比值:膳食中过多的磷可使钙磷化合物在肠腔中沉淀。长期摄入过多的磷可损害平衡机制, 改变钙代谢, 引起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其它:过量饮酒,碱性过高的饮食,某些治疗药物的影响。
钙剂有很多种,通过研究表明单一钙剂在人体内的纯吸收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中醋酸钙的吸收率为(32±4)%;乳酸钙的吸收率为(32±4)%;葡萄糖酸钙的吸收率为(27±3)%;柠檬酸酸钙的吸收率为(30±3)%;碳酸钙的吸收率较高为(39±3)%;
全牛奶的吸收率与钙盐也基本相似为(31±3)%。母乳中的钙吸收率最高,可达50-60%。
溶解度高的钙制剂,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溶解后溶液呈弱酸性的钙制剂,进入胃内就不会消耗自身的胃酸,不易产生胃肠道刺激
研究表明,没有活性维生素D的参与,膳食中的钙吸收不到10%,这正是常常有儿童吃了很多的钙,但依然有佝偻病出现的原因。所以说,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障最佳钙吸收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就是"补钙必须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对骨骼的作用: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促进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流失
促进旧骨脱钙及新骨形成。
骨健康:在儿童期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 和钙,在预防维生素D 缺乏的同时,还可大大降低成人期骨质疏松的风险。
先天缺乏:母亲妊娠期钙和(或)维生素D摄人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等,致使胎儿期维生素D和钙储存不足,造成婴儿一出生就出现钙缺乏症状。表现为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和钙缺乏而导致低钙血症,致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搐搦、喉痉挛,甚至全身性惊厥。严重会危及宝宝生命。
婴幼儿缺乏:婴幼儿由于生长迅速,对钙的需求量大,如果维生素D不足,钙吸收不良,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表现为夜惊、枕秃、方颅、手镯等;进而会引起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等胸骨变形;如宝宝开始走路还没能及时纠正就会形成O型腿、X型腿等严重症状。对宝宝一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儿童和青少年期缺乏:多数人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少数患儿可出现生长痛、关节痛、心悸、失眠等非特异症状。严重缺乏会导致骨矿化障碍,出现晚期佝偻病临床表现。
相同剂量的钙,分次补比一次大剂量补吸收好;
饭后补钙吸收更好:饭后食物中国的营养物质分离,其中氨基酸、维生素C、乳糖等均可促进钙吸收;
晚上睡前补钙吸收更好:晚上睡觉时胃肠蠕动较慢,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较长,有利于钙吸收;
钙剂与果汁同服比单纯服用钙剂要好,果汁中的维生素C、柠檬酸等物质可促进钙吸收;
钙不能和奶一起吃,易形成奶块儿,影响钙的吸收,最好在吃奶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服钙。
补钙剂量不是越多越好,根据营养调查表明:0-6月龄推荐摄入量为300mg,实际摄入225mg;7-12月龄推荐量为400mg,实际摄入239-281mg;1岁以上推荐量为600mg,实际摄入仅为230mg左右。因此婴幼儿儿童补钙量以推荐适宜摄入量的1/2到1/3为宜。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124/79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