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掉床,这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的事。一些家长觉得婴幼儿的骨骼很柔软,即使从床上摔落在地,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事实上,这种想法很错误。 宝宝掉床,重则致颅脑损伤
【 tulaoshi.com - 宝宝掉下床 】
我们一直在强调蔬菜和粗粮的营养价值,却对给孩子吃肉望而却步。究竟孩子吃肉好不好?如果不吃肉,会不会造成什么营养问题?如果吃肉,选择什么肉、怎样烹调才健康呢?
伟伟的妈妈说:我家孩子是个无肉不欢的孩子。男孩子嘛,要多吃肉才能长得壮壮的!
薇薇的妈妈却说:我家孩子好像天生不喜欢吃肉。反正吃肉容易发胖也容易得心脏病,女孩子不吃肉,也许更加清秀呢
肉类不可替代的优势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也就是说,主食还是要吃饭,但是加些肉食有益身体。肉类的好处,是给我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B族维生素,还有最容易吸收的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吃肉可预防贫血,也能有效解决蛋白质营养不良,促进生长发育。
动物性铁吸收率高
植物食品中也含有很多铁,甚至比肉里面的含量更高。然而,植物性的铁吸收率比较低,通常是不溶态的,需要大量胃酸来溶解,还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来还原它,才能比较顺利地被身体吸收。如果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草酸、植物等成分,就会妨碍植物性铁的吸收。同样,植物性食品中的锌、铜、锰等元素吸收率也不高。所以,很少吃肉的人必须很细心地搭配食物,才能避免缺铁、缺锌等问题对孩子发育的不良影响。
蛋白质量优质美
当然,植物性食品当中也含有充足的蛋白质。所有的豆子和豆制品都是植物性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各种坚果也是不错的蛋白质食品。不过,它们仍然比不上肉类蛋白质的质量和美味,特别是对于贫血的孩子来说,豆类在供应铁元素方面比不上肉类。
对成年男性来说,是否吃肉并不十分紧要,因为他们不容易缺铁,蛋白质营养吸收能力也很强。但对于正处在快速发育当中的孩子来说,经常适量吃点肉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饮食内容。
为什么不能放任孩子吃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虽然孩子需要吃肉,可是很多父母都听说,肉类带来的麻烦可不少呢。他们一则担心肉类脂肪多,容易让孩子发胖;二则担心肉类里面有激素,会让孩子早熟;还担心肉类胆固醇高,对身体不利。
脂肪引发胖
的确,就猪肉来说,即便是瘦肉,也含有相当高的脂肪,可达25%左右,肥肉则达到90%左右。显然,吃太多的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特别是已经有点胖的孩子。对成年人来说,每天只需要吃50~100克肉即可保证需要;孩子年幼,每天有50克无骨鱼或者瘦肉,就足以满足一天的营养需要。况且,吃肉太多,吃其他东西的胃口就会小,会影响整体的营养平衡。
激素促早熟
从激素角度来说,事情比父母们想象中的更复杂一些。目前只要采用正确的饲养方式,各种育肥动物不需要添加激素就可以快速出栏。然而,一些饲养水平较差的企业或个人也可能违禁添加激素,其中牛肉比鸡肉的情况更令人担心。问题在于,即使在饲料当中不加入任何激素,成年动物的体内仍然会天然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就好比人类的成熟女性肯定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一样。用作肉食的动物不是雌性动物,就是经过去势的动物,肯定是没有成年雄性动物的,因为它们会有一种令人不愉快的问题。再说,人们食用的主要是一些育肥的动物,而动物越肥,其体内雌激素就会越高,人也是一样的。因而,只要多吃畜肉,必然就会增加膳食当中雌激素的摄入量,使孩子倾向于早熟。西方国家的研究证明,肉类摄入增多之后,孩子的发育年龄会提前2~3年。
所以,肉类只是平衡膳食当中的一个部分,绝对不能因为孩子爱吃肉就毫无控制,超量供应。这不是一个负责人的父母应当做的事情。
怎么给孩子选择肉食?
★牛肉
食用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适用人群
牛肉性微温,各种体制的孩子都可以吃。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强筋骨,对身体瘦弱、贫血的孩子和父母更为适宜。
营养特点
蛋白质含量高达20%,颜色深红,证明富含血红素铁,是补血的好食品。同时,锌、硒、锰等微量元素和各种B族维生素含量也比较高。
脂肪含量
普通牛肉脂肪含量平均低于6%,但是肥牛肉的脂肪含量可达30%以上。如果孩子已经有点胖,不要经常带他去涮肥牛。牛油的饱和程度比猪油高,但低于羊油。
推荐部位
里脊部位最嫩,适合短时间烹调的菜肴,如炒肉丝、肉片、煮咖喱饭卤等。肩肉也比较嫩,适合一般烧炖。牛腩适合煲汤,腱子肉则适合长时间煨或者做成酱肉。
食用方法
如果孩子较胖,要限制脂肪和热量,则最好选择酱牛肉,其次是清炖牛肉。如果孩子不胖,那么可以选择红烧、炒等方法,但夏天不宜吃涮肥牛。
★羊肉
食用季节
最好在冬季食用。但是如果孩子或父母怕冷而瘦弱,夏天也可以常吃。经常上火怕热的人春夏应当少吃羊肉。
适用人群
羊肉性温热,中医认为它益气补虚,适合虚寒体质的孩子和父母。身体瘦弱、怕冷、吃凉东西后容易胃痛腹泻的人最适合吃羊肉。如果身体怕热、吃凉东西感觉舒服、经常大便燥结,则要少吃羊肉。
营养特点
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与牛肉接近,颜色较红,富含血红素铁,也是补血的好食品。
脂肪含量
普通羊肉脂肪含量稍高于牛肉,平均可达14%,用来作为涮羊肉的肥羊片脂肪含量可超过30%。如果孩子体瘦怕冷,在冬天带他涮羊肉是个好主意。在所有的肉类当中,羊肉脂肪的饱和度是最高的。
推荐部位
羊肉整体质地细嫩,里脊、通脊、肩肉、后臀都适合短时间烹调的菜肴。羊排骨适合煲汤,腿肉则适合长时间煨炖。
食用方法
加萝卜等蔬菜配料烹成的清炖羊肉几乎适合所有的人;烤羊肉和孜然羊肉适合不容易上火的人;红烧、爆炒等烹调方法需要加一些油,适合体重正常者。消化不良和脾胃比较虚弱的孩子和父母要注意,一定不能吃冷羊肉,要趁热吃。
★猪肉
食用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适用人群:猪肉性平,各种体质的孩子都可以吃,相对更适合消瘦的孩子,较胖的孩子要适当控制。
营养特点
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肉类,平均为15%左右。颜色粉红,血红素铁含量不及牛羊肉,但比鸡鸭肉多。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维生素B1含量在各种肉当中最高,也含有磷脂,对大脑思维有益。
脂肪含量
猪肉在各种肉类当中脂肪含量最高,瘦肉也可达20%以上,但是各部位差异较大。里脊部位的脂肪含量仅有8%,蛋白质含量则高达20%;排骨的脂肪含量可达近40%,蛋白质含量则相对较低。如果孩子已经有点胖,应当适当控制猪肉的食用量。
推荐部位
里脊部位适合炒肉丝,后臀可用来炒一般菜肴。肩肉适合制作肉馅,也可以做炖肉。敲开的棒骨和脊骨适合加点醋煲汤。
食用方法
猪肉本身油脂较高,所以最好不用煎炸一类烹调方法。如果能选择清炖、烤、煮等方法最好,炒食时应控制放油数量。肉馅和灌肠通常要加入较多肥肉糜以保持细嫩口感,所以应当适当控制加了肉馅的食品。
★鸡肉
食用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冬春更为合适。
适用人群
鸡肉性微温,各种体质的孩子都可以吃。中医认为它补中益气,对身体较弱、食欲不好的孩子更为适宜。
营养特点
蛋白质含量达20%,颜色较浅,含铁量低于牛羊肉。微量元素较为丰富。在各种B族维生素中,尼克酸的含量最高。乌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普通鸡更高。
脂肪含量
去皮土鸡肉的脂肪含量仅有5%左右,而乌鸡更低,通常为3%。但是,育肥鸡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达10%~20%。
推荐部位
在各部位当中,鸡翅尖和鸡爪的脂肪含量最高,但肉质也最为细嫩。胸肉脂肪含量低,但肉质较粗而且微量元素含量较低。鸡脖部位颜色红,不仅肉质细嫩,而且含铁、锌、锰等最多,营养价值很高。鸡胗和鸡心都是补铁的佳品,蛋白质也十分丰富。
食用方法
鸡肉各部位肉质均十分柔嫩,适合各种烹调方式。为了保持鸡肉低脂肪的优点,不妨选择较为清爽的烹调方式,如白斩鸡、清炖鸡、气锅鸡等;如果希望促进食欲,也可以选择咖喱鸡、烤鸡、烧鸡、小炒鸡、口水鸡等。但是,香酥鸡、辣子鸡、炸鸡一类烹调方式需要经过油炸,不仅损失营养成分,而且热量过高,不利健康。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鸡汤内所含的营养成分远低于鸡肉,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喝了鸡汤便感觉营养足够。
★鸭肉
食用季节
最适合夏秋季节食用。中医认为它有滋阴补血的效果。
适用人群
鸭肉性质偏凉,容易上火、燥热、咽干口渴的孩子和父母可以用鸭肉代替鸡肉,起到清补作用。
营养特点
鸭肉的蛋白质含量略低于鸡肉,在16%左右。铁含量低于牛羊肉,略高于鸡肉。其他微量元素和各种B族维生素含量与鸡肉类似。
脂肪含量
普通鸭的脂肪含量略高于鸡肉,约为7%~10%,但低于猪肉。北京烤鸭经过填饲育肥,脂肪含量可达38%。如果孩子已经有点胖,不要经常带他去吃烤鸭。水鸭的脂肪当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鸡油更高,故而营养价值也较高。
推荐部位
鸭胸肉脂肪含量最低,肉质也相对细嫩。鸭心的B族维生素含量相当高,铁也比较丰富。鸭肝和鸭血铁含量极高,最适合用来补血。鸭掌蛋白质含量高达26%,但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低。如果用来炖食,以可溶性物质较多的老鸭较好。
食用方法
如果孩子经常上火,可以选择清炖鸭,或者盐水鸭等烹调方法。酱鸭和烧鸭的脂肪含量也不是很高,适合各类人食用。油炸的馋嘴鸭和含油脂过高的烤鸭则要适当控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宝宝掉床,这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的事。一些家长觉得婴幼儿的骨骼很柔软,即使从床上摔落在地,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事实上,这种想法很错误。
宝宝掉床,重则致颅脑损伤
宝宝掉床,轻则可能出现皮肤擦伤、软组织损伤等,如果掉床时手、脚、关节或头部先着地,还可能造成骨折、五官受伤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颅脑损伤。
去年12月3日,大连市瓦房店泡崖乡吴屯6个多月的小硕硕,在妈妈转身去给他冲感冒药时,一骨碌从床上跌落下来,导致脑血管破裂,脑内一个储血槽儿也坏了,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度过了最危险的抢救期,在ICU抢救了15天后,才转到了普通病房。
去年9月29日夜里,3岁的轩轩睡觉时从床上滚了下来,上半身瘫软无力,连牛奶都喝不进去,连夜送至武汉市儿童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颈髓损伤、中枢神经性呼吸衰竭。
去年5月中旬,4个月大的蓉蓉从30厘米高的床上摔下后神情呆滞,开始呕吐,送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是颅内血肿
防宝宝掉床,家长们有高招
家长们都不想类似的悲剧发生,可是,宝宝掉床实在让家长们防不胜防。育儿论坛上,很多妈妈说,自Tulaoshi.com己刚转身,也就两三秒钟,就听见身后啪一声孩子掉地上了。
还有的妈妈说,为了防止孩子夜里掉床,她和老公一人把持床的一边,把孩子围在床中间,可是他们睡着后,孩子竟然会从他们腿脚之间的空隙爬到床尾,摔到地上。
看来,想避免宝宝掉床,家长们只能将防范工作做得更细致,看看家长们都有啥高招吧。
网友金鱼MM:在床周围围上护栏,在床四周的地上铺上泡沫板,万一宝宝掉下来,也不会摔得很疼。
网友伟玉宝贝:把床下面的床架去掉,只留床垫,地板上铺上爬行垫。
宝宝睡眠是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睡眠时的一些小细节往往会对宝宝的睡眠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在宝宝睡眠过程中,又有什么千万不能犯的禁忌呢?
一不宜:不宜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孩子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二不宜:环境不宜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敢发出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这样的不良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三不宜:被子不宜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四不宜:不宜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孩子在妈妈摇篮曲的哼唱声中入睡自然美好甜蜜,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五不宜:白天不宜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宝宝掉床,这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的事。一些家长觉得婴幼儿的骨骼很柔软,即使从tuLaoShi.com床上摔落在地,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事实上,这种想法很错误。
宝宝掉床,重则致颅脑损伤
宝宝掉床,轻则可能出现皮肤擦伤、软组织损伤等,如果掉床时手、脚、关节或头部先着地,还可能造成骨折、五官受伤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颅脑损伤。
去年12月3日,大连市瓦房店泡崖乡吴屯6个多月的小硕硕,在妈妈转身去给他冲感冒药时,一骨碌从床上跌落下来,导致脑血管破裂,脑内一个储血槽儿也坏了,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度过了最危险的抢救期,在ICU抢救了15天后,才转到了普通病房。
去年9月29日夜里,3岁的轩轩睡觉时从床上滚了下来,上半身瘫软无力,连牛奶都喝不进去,连夜送至武汉市儿童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颈髓损伤、中枢神经性呼吸衰竭。
去年5月中旬,4个月大的蓉蓉从30厘米高的床上摔下后神情呆滞,开始呕吐,送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是颅内血肿
防宝宝掉床,家长们有高招
家长们都不想类似的悲剧发生,可是,宝宝掉床实在让家长们防不胜防。育儿论坛上,很多妈妈说,自己刚转身,也就两三秒钟,就听见身后啪一声孩子掉地上了。
还有的妈妈说,为了防止孩子夜里掉床,她和老公一人把持床的一边,把孩子围在床中间,可是他们睡着后,孩子竟然会从他们腿脚之间的空隙爬到床尾,摔到地上。
看来,想避免宝宝掉床,家长们只能将防范工作做得更细致,看看家长们都有啥高招吧。
网友金鱼MM:在床周围围上护栏,在床四周的地上铺上泡沫板,万一宝宝掉下来,也不会摔得很疼。
网友伟玉宝贝:把床下面的床架去掉,只留床垫,地板上铺上爬行垫。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3/945534.html
看过《父母常做这7件事 当心好心办坏事》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