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带得好不好,能影响他一生的健康,新手爸妈们千万不能大意啊! 专家:65岁的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清沁 真正疼孩子 就让孩子吃母乳吧 刘主任好,我是
【 tulaoshi.com - 新生儿 】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邹小兵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开发宝宝学能应向专业人员取经
邹小兵教授指出,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致强制学习、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和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
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定势,应该根据其天赋和特性来具体对待。公平的教育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来武装头脑,邹小兵教授说,开发宝宝潜能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邹小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明显缺位。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婴幼儿保健学组在全国七个城市针对1200多位0~3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意识到需要特别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是仅有一成父母意识到从事婴幼儿健康的专业人员指导的重要性。
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能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父母指导。但是在国内新晋爸爸妈妈们的育儿经,多是从长辈、同事、幼教人员等处咨询得来的,而很少有人会请教儿童保健专业人员。
到底哪种睡姿最好,医学界目前没有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宝宝的睡姿可自行选择,可视父母的喜好和宝宝的习惯或特殊需求来决定。不过请记住,宝宝睡觉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看护,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趴睡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就是腹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睡时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tulaoshi.com熟,不易惊醒,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趴睡还能使宝宝抬头挺胸,锻炼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进宝宝肌肉张力的发展。趴睡还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发的呕吐及窒息,消除胀气。
婴儿趴睡时,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
哪些宝宝不适合趴睡: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感冒咳嗽时痰多、脑性麻痹的宝宝,以及某些病态腹胀的宝宝,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叠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及腹部肿块等疾病的宝宝,不适合趴睡。
哪些宝宝很适合趴睡: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异常、斜颈等的宝宝,可以尝试趴睡,以帮助缓解病情。下巴小、舌头大、呕吐情形严重的小孩,必须趴睡。另一种状况要特别注意,幼儿有痰时,常常会呕吐,一旦有呕吐,要让幼儿趴下,使食物流出,才可再躺下,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环境:一般认为,婴儿在两三个月时头部的控制还不是很好。若头部的周围有柔软的东西(例如棉被、枕头、玩具等)遮住或压住鼻孔,婴儿容易因为没有能力抬高头颈部转个方向换气,因而让被褥堵塞口鼻引起窒息。所以床铺不能过软,周围也不可以放置任何毛巾或玩具,更不可以用所谓的婴儿专用枕头(即中央凹陷状似甜甜圈的枕头)让婴儿趴睡,以免发生意外。
仰睡
仰睡可以使肌肉放松,对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脏器不会形成压迫感,还可以让家长直接观察到宝宝睡觉时的脸部情况。
但仰睡也不全然没有危险。
有些新生儿仰睡,会使得已放松的舌根后坠,从而阻塞呼吸道,出现呼吸费力的现象。
另外,新生儿的胃都是水平的,喝奶时宝宝常会吸入一部分空气,胃部空气要排出来,往往会溢奶。仰卧的宝宝发生溢奶现象很危险,呕吐物很可能回呛阻塞呼吸道,甚至吸入肺部。所以每次给宝宝喝完奶,应该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他排出胃部空气。然后可让宝宝趴在大人肩上睡一小会,促进奶水更快进入小肠,减少胃食道逆流造成呕吐。
研究人员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躺着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可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睡觉房间最好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光线,宝宝才会睡得香甜。
侧睡
许多医生都提倡宝宝侧睡。对消化道未健全、吃奶后容易溢奶的婴儿来说,侧睡可以更好地避免溢出的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侧睡时脊柱略微弯曲,肩膀前倾,两腿弯曲,双臂自由放置,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血液循环畅通,婴儿睡得安稳。
向右侧卧比向左侧卧更佳,因为左侧卧心脏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常会自我感觉到心跳,难以入睡。右侧卧不但不会压迫心脏,位于右上腹部的肝脏也能得到较多的血液,帮助婴儿胃中的食物向十二指肠运送,使消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婴儿侧睡时,妈妈们需要注意的是:
●侧睡也要注意婴儿的枕头不可太柔软,以免头部陷入枕头,堵塞鼻子。
●长期朝同一个方向侧睡,可能会使头部及脸部左右形状产生大小不对称。
特别提醒:
欧美国家及澳洲的学者研究指出,趴睡的婴儿发生婴儿猝死症的机会,要比仰睡的高出3.5-5倍。
婴儿猝死症指的是婴儿突然且无法预期的死亡,多发生在宝宝睡觉时,且以2~4个月大的小孩最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症。气温太高或天气冷时,孩子裹着厚重的棉被也易造成婴儿猝死。
不过,趴睡虽可能与婴儿猝死症候群有关联,却不是绝对的因素。
到底哪种睡姿最好,医学界目前没有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宝宝的睡姿可自行选择,不必固守于某一种,可视父母的喜好和宝宝的习惯或特殊需求来决定。不过请记住,宝宝睡觉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看护,才能确保宝宝的安全。
新生儿一天喂几次奶粉?宝宝每次的奶量因个体差异很大也有所不同,奶量不宜过多或者过少,只要宝宝体重增长正常就可以。
奶粉宝宝的喂奶规律是怎样的呢?
新生儿期:一昼夜喂奶7~8次,约3小时一次,后半夜稍长。第一天每次喂奶15~20毫升,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0~15毫升,直至每次60毫升,再隔天每次增加10~15毫升至每次90毫升。夜间喂奶的间隔延长,7~8天后每天喂奶可降至5~6次,每天总量120~180毫升/公斤体重。
2~3个月:每天6次,每次喂奶120~150毫升,间歇延至3.5~4小时,后半夜可睡5~6小时。
4~5个月:每天喂奶5~6次,每次150~200毫升,后半夜可持续睡5~6小时,不需要喂奶。
5~6个月:每日喂奶4~5次,每次可喂200~240毫升,入睡后最多喂一次奶;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每日奶量保持600~800毫升,每天喂奶3~4次。
宝宝每次的奶量因个体差异很大也有所不同,奶量不宜过多或者过少,只要宝宝体重增长正常就可以。但是宝宝一般在3~4个月之前,因为觅食反射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当刺激宝宝的面颊的时候,宝宝就会出现觅食的动作,小嘴呈鱼唇状态,但是这并不是表示宝宝没有吃饱,只要距离喂奶时间还比较长,就不要给宝宝喂奶,以防宝宝摄入过多,引起肥胖。喂奶时使奶嘴处充满奶液,以免宝宝吸入很多空气而引起腹胀、溢奶。
新生儿带得好不好,能影响他一生的健康,新手爸妈们千万不能大意啊!
专家:65岁的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清沁
真正疼孩子
就让孩子吃母乳吧
刘主任好,我是大河健康报的订户,您看,这是我带来的报纸。从报纸上得知您义诊,我专门从东区跑来请教一个问题:我爱人马上该生产了,我想问一下孩子出生后是吃进口奶粉好呢,还是吃国产奶粉好?
刘清沁看了一眼这位急切的年轻人,笑着反问他:你知道你爱人有什么不能用母乳喂养的医学指征不?
这可问住了年轻人。他愣了一下,然后说:医学指征?还没生呢,我咋知道?
你记着,如果妈妈患有精神病、子痫、心衰等严重疾病,或服用抗甲状腺类药、细胞毒性药物、放射性药物;如果宝宝是极低体重儿、早产儿、严重未成熟儿或有潜在低血糖或者低血糖,急性脱水,或有先天性代谢疾病如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枫糖血症等,就可不用母乳喂养。除此之外,都应母乳喂养。
那,不用母乳喂养有啥害处呢?年轻人不甘心地问。
害处多了。再好的奶粉也比不上母乳。不吃母乳,孩子的免疫力会弱,易得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这已是医学界的共识,你没事上网一查就知道了。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如果吃错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真正疼孩子就让孩子吃母乳吧。
我爱人乳房很平,恐怕没奶水吧?年轻人问。
不会的。没有没奶水的妈妈,只有没信心的母亲。人是哺乳动物,哺乳是本能啊。一要有信心,二要多喝水,三要让孩子的嘴多接触奶头,越刺激奶头,就越促进分泌。刘清沁说。
旁边一个抱婴儿的女士问:刘主任,我这两个奶,一个大一个小,孩子老吃大的,不吃小的,咋办?
刘清沁说:让宝宝饿时先吃小的,吃一会儿再吃大的,但记住,吃一次,一个奶最多让吃15分钟,两个奶最多让吃30分钟,不能时间太长了。如果奶水不够,在3个月以内还可服用些下奶药。
孩子坐站走,千万不能早!
一位年轻妈妈抱着10个月大的婴儿高兴地对刘清沁说:刘主任,都说孩子到1岁才会走,你看,我家宝宝才10个月,就会走了。
什么都能早,宝宝坐站走不能早。民间有‘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的说法,意思是婴儿活动的本领不用教,两个月就会抬头,四个月就会翻身,六个月就会坐,七个月就会打滚,八个月就会爬行,周岁时就会走路。但是像坐、站、走,都属于大运动,千万不能早!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过早学坐,会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提前让孩子走路会造成孩子平板脚、内八字、外八字以及O形、X形腿,而且一旦造成很难纠正。我很感谢我老娘没让我早走,你看看我这足弓说着,刘清沁将右脚的鞋脱了,让大家看她深深的足弓。
一岁之内,学步车是宝宝最坏的玩具!是偷懒的大人在逼孩子走路!不但弄坏了宝宝的腿脚,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了学步车,孩子乱走,会好奇地拧开水龙头、戳戳电源、拉拉抽屉等,很容易造成事故。学步带或学步车在1岁以内用,会强迫孩子走路,不建议用,1岁以后孩子可以用。1岁到1岁两个月学走路较为合适。刘清沁说。
当然,‘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的说法,冬天出生的宝宝不容易做到,因为穿得太厚。我一直说,影响人一生健康最重要的时期是一周岁,一周岁里最重要的是半周岁,半周岁里最重要的是新生儿期。新生儿带不好,影响一生健康。说‘新生儿的护理决定孩子一生的健康’并不为过。
我孩子8个月了,却不愿意爬,怎么办呢?现场有家长问。
这个好办。刘清沁说,孩子不愿意爬时,需要家长帮忙。拿玩具在孩子眼前引诱其往前爬,家长可以竖起孩子的脚往前推,左右脚交替推,这样一扭一扭的,孩子就会往前爬。拿到玩具后,孩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如果家长实在教不会孩子爬,可以就近找亲子班去学习,由专业的人员教导。
感冒,先喝葱姜萝卜水
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半岁的宝宝说,孩子发高烧,没精神,不停地打喷嚏、流清涕、咳嗽,刘清沁用压舌板压住宝宝的舌头,打着手电往宝宝嗓子眼里看了看,又用听诊器听了听孩子的胸部,说:风寒感冒,所幸没发展到肺炎。接着问:几天了?家长说已有三天。
刘清沁说:我诊断应该是病毒感染,还没发展到细菌感染,但时间这么长了,最好去查一下血,看看有没有细菌感染。她立即给这位家长开了个查血的单子,让赶快去查,查后过来再处理。
有几个人是为宝宝看感冒的,刘清沁便为大家讲起了感冒治疗的诀窍。
九成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因此不要上去就用抗生素。抗生素滥用,会让人类回到没抗生素可用的可怕年代。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就是不用药,一周左右也会自行痊愈。感冒了,让孩子别出门,在家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了。如果孩子只是出现轻微的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的症状,但是精神状态比较好,吃喝拉撒睡都没什么不正常的话,家长大可不必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到医院反而容易交叉感染。其实家里常吃的葱、姜、萝卜这三样东西就可以缓解孩子的这些症状。
感冒良药是葱姜萝卜水。葱白2段、生姜3片、白萝卜5片,再加250毫升的水炖汤,一起熬水喝。早喝早好。如果宝宝嫌辣,风寒感冒可少放些红糖,风热感冒放白糖。一天让孩子喝三次,喝汤后,身体发发汗,感冒就会好一大半。风寒感冒的症状是:流清涕、打喷嚏。风热感冒的症状是:大便干、小便黄。如果孩子出现精神不振、发烧、嗓子发炎等状况就要及时去正规儿科门诊就医。
再专门说说发烧的处理。发烧不到38.5℃,不要打针或输液,应物理降温。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同样能达到不错的退热效果。首先可以给孩子多喝水,以助发汗散热,且能起到补充丢失水分的作用。冷敷法也非常简单易用,将用冷水打湿的毛巾敷在前额,待毛巾变热后再重新用冷水浸透敷用。另外还可以将75%的医用酒精(不能用纯酒精)和温水按1:1的比例兑好,用柔软的纱布或小毛巾蘸取,擦孩子的手心、脚心、腋窝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这种方法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
如果孩子腋下的温度超过了38.5℃,这时确实应该给予退热治疗,可以先选择口服退热药。服药后如果不能达到退热效果,再考虑打针或输液。当然,为孩子选择何种药物、吃多少剂量都应该去正规医院找儿科医生,不可找给成人看病的医生。
如果孩子有痰又不会自己吐,就提着孩子,头朝下,轻轻拍他的后背,让吐出来。
小儿频繁口腔溃疡,多吃炒胡萝卜
刘主任,又来找您了。我孩子老是口腔溃疡,还有地图舌,您看该怎么办呢?一个来自新郑的老太太抱着她5岁的孙子来找刘清沁。
刘清沁一看他的舌苔,淡白淡白的,你看,都没舌苔了,胃气严重不足,脾胃太弱,得好好调理调理脾胃了。说完,她开起了处方,只见处方上只有3种药。边开,她边说:孩子的药不能多于3种,多了一是怕对孩子肝脏不好,二是怕药之间打架。‘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药不在多而独取其性’呀。
不能光吃药,饮食习惯得改。接着,刘清沁建议老人三天两头给孩子炒胡萝卜吃。胡萝卜里含的维生素B2是脂溶性的,也就是溶于脂肪,过了油,维生素B2就能最大限度地溶出来。同时,不能整天吃肉蛋奶,要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饮食要均衡。同时,要记住不能吃太多热性的水果,像大枣、山楂、樱桃、提子、石榴、荔枝、青果、榴莲、木瓜、橘、柑、白果等都属于温热性水果。
村医说经常吃维生素B2、喝清热解毒口服液就行。行不?孩子的奶奶问。
维生素B2,一次最多吃三天,不能当饭吃。清热解毒口服液也不能天天喝。
老人又说孩子老是睡着的时候将舌头吐弄在嘴唇外面。一听这,刘清沁立马双手抓着小儿的手盯着孩子的双眼看,一看笑了:不是挺好个孩子嘛,没啥事儿,是小时候没让吃够奶吧?老人回答:吃了一个月,就不让吃了。妈妈没时间带,送老家我喂奶粉养大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刘清沁一听,双手一摊:看看,怕啥来啥,又是一个不喂奶的妈!忙着挣钱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养好孩子吗?不喂奶,光吃奶粉,孩子这辈子的病多着呢。
俺孙子这病是咋回事呀?老人着急了。
这叫‘吐弄舌’。婴儿不断地把舌头伸到口外,缓缓收回的称为吐舌;将舌头时露时收,不断玩弄的叫弄舌。两者在儿科临床中并不少见,多见于1~3岁小儿。在中医上属于心脾热盛重症。只要对症吃些中药就会好的。从心理学上讲,也有很多是因为吃奶中断所致,他通过这样玩儿舌头寻找吸吮母乳的感觉。你看,是不是呀?刘清沁笑着解释道。
接着,刘清沁说睡时要让右侧卧,尽量别让仰卧,因为仰卧时,突出的舌头容易压迫呼吸道导致打鼾。同时,只要见到孩子舌头出来了,就碰碰让回去,让他习惯于不出来的感觉。再吃上一段时间中药,就会好了。
治腹泻:思密达灌肠,针刺长强穴
刘主任,我的宝宝拉肚三天了,一直止不住,咋办呢?一位年轻妈妈抱着自己11个月的男婴来到刘清沁面前,满脸的焦灼。
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是灌肠。去买一包思密达和灌肠用的东西吧。
旋即,思密达和灌肠器到了。刘清沁开始兑药,她很注意水的温度,用手指接触一下盛水的杯子,嗯,这个温度正好,不凉不热。再将药兑进水中,吸进灌肠器,让宝宝趴在妈妈腿上,很轻柔地将细细的灌肠胶管迅速插进宝宝肛门,宝宝还没反应过来,一大管药水已全部注射进去了。
这是有学问的呀。刘清沁边收拾灌肠器边说,宝宝的体位摆不好,注射会很麻烦。水温太凉或太热,宝宝都不舒服。进肛门太快或太慢,宝宝还不舒服。最要紧的是,注射得太多或太少,管子插得太深或太浅,都达不到最佳效果。之前,这活是护士们干,有个别护士就是把握不好这几点,要么宝宝哇哇乱哭,要么就是管子一出来,药跟着就出来了,等于白干!反正,就一两分钟的事,我想,不用麻烦家长再带孩子去注射室排队,我勤快点就干了。
刘清沁还指出,思密达灌肠治腹泻,不能上来就用,一般得药物治疗三天无效才用。对一周岁以内的小儿效果最好。
说起腹泻,医生和家长们最头痛的是婴幼儿顽固性腹泻,之所以称其顽固,是因为病症超过两周,药物治疗无效。对此,刘清沁有独门绝技针刺长强穴。
在现场,记者目击了她这一绝技。她让患儿俯卧,双腿微分,她用左手拇指、食指分开小儿臀部,露出长强穴,即会阴部的后边,尾骨尖与肛门连线中点处;右手用消毒干棉签消毒后,取一根毫针迅速刺入此穴,与惯常的垂直行针不同,她让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前探些许,捻转运针两三秒钟后,迅速退针,最后以消毒棉签压迫片刻。此法每日一次,三天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下来,宝宝的便便就正常了。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一针退敌。顽固性腹泻短则两周,长则数年,顽固的时间越长,疗程越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医专家,刘清沁用银针不仅能治疗婴幼儿顽固性腹泻,还在治疗小儿惊厥、遗尿等病症上有奇效。咳嗽不吃药,用膏药竟能贴好
该下一个宝宝就诊了,不过,宝宝的妈妈喜笑颜开,怀里的宝宝看上去也欢实得很,丝毫看不出有什么病的确,宝宝没病,这次来是答谢刘清沁的。要知道,四天前,他一声接一声的咳还令人揪心呢。那时,宝宝都咳半个多月了,才1岁一个月大的宝宝都咳成了急性支气管炎,在一家省级大医院注射青霉素3天,间断口服小儿止咳糖浆及磺胺类药10多天,无效,求治于另一家某省级大医院吃中药两服,因宝宝太小一吃就吐,无奈之下,听熟人说刘清沁治小儿病水平高,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这里。
当时,刘清沁一看,宝宝的确已发展到支气管炎。由于宝宝之前用抗生素较多,且中药西药都用过无效,遂决定启用膏药。这个膏药名叫神农膏,是她于1991年自研的纯中药膏药,专门用于外敷治疗小儿咳嗽。当天,她用此膏药贴敷肺俞、脾俞、膻中三穴。第二天,宝宝咳嗽略轻,她又贴涌泉、天突、肺俞三穴。第三天,宝宝咳嗽减轻,又贴多个穴位。到第四天,宝宝竟然不再咳了。真神了!宝宝一家人高兴得欢呼雀跃,这不,从《大河健康报》上得知刘清沁下午义诊,专程带着宝宝和糖果过来答谢呢。
记者好奇地问:治咳嗽,人们惯常都输液和内服药,一般难以三天止咳,外贴膏药疗效咋会这么快呢?
刘清沁莞尔一笑:这正是中医的神奇之处。接着,她详述了此膏药的妙处。原来,此药源于张仲景的两个止咳方麻杏石甘汤和三子养亲汤,能起到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的作用。当年创制此药,就是为解决小儿使用抗生素过多及吃药就吐的问题,没想到效果好得出乎预料。此间,刘清沁发现,用此药外敷小儿足底的涌泉穴治疗咳嗽,有比其他穴位更高的疗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xinshenger/)另外,她还研制出了由10味中药制成的安儿散治疗小儿厌食。此方既可煎服,也可研末冲服,还可研粉外敷神阙穴,效果显著。她还研制出止泻散,在治疗小儿腹泻上也令人叫绝。
婴幼儿缺钙不准确 应是缺维生素D
刘主任好,我家宝宝7个月了,最近老是夜惊、出盗汗,是咋回事?
来,我看看。刘清沁让年轻妈妈将孩子抱到自己眼前,她仔细看了看孩子的双手、面色,对年轻妈妈说:缺钙了,之前补过钙没?
没。不知道该怎么补。
现在满大街都是补钙的广告,婴幼儿缺钙到底该怎么补钙呢?刘清沁故意问围坐在一边的患儿家长们。让吃钙片呗。吃鱼肝油。
听着大家的发言,刘清沁一个劲地摇头。不,不,都错了。我们国家早就陷入补钙的怪圈,钙是宏量元素而不是微量元素,婴幼儿缺钙的说法不准确,应该说是缺维生素D。儿童缺少维生素D,不能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钙也不会沉积到骨骼上,在临床上表现为缺钙的症状,3岁以内儿童的此类症状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岁以上儿童的叫‘佝偻病后遗症’。
缺维生素D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这四种疾病,一直是我国儿童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卫生部重点预防的疾病。
早在1985年的时候,刘清沁就曾在媒体上发表一篇题为《阳光维生素D钙佝偻病》的文章,文章专门阐述了这几者的关系。她指出,在钙源充足的情况下,维生素D是最关键的,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沉淀到骨骼,促使骨骼健康成长。
刘清沁说,获取维生素D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内源性的,一种是外源性的。通过内源性的途径获取维生素D就是靠阳光,阳光照到皮肤上,紫外线被皮肤吸收,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所以阳光是最重要的,儿童应该晒太阳。当通过内源性途径获取的维生素D不足以促进钙吸收的时候,就要靠外源性的途径,也就是通过药物获取维生素D。
刘清沁提醒,给婴幼儿晒太阳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在冬季(恶劣天气除外),1岁以下的婴儿每次5~10分钟,每天不超过2个小时;一岁以上的幼儿每次不超过1个小时,每天不超过两个小时。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在正常情况下钙源是很充足的,半岁内婴儿一般不用补充钙剂,但是婴儿出生15天就可以补充维生素D了。刘清沁说,钙的吸收情况因人而异,补钙最好的办法是从日常膳食中获取。芝麻酱、虾皮、海带、豆制食品等都是含钙较高的食物,婴儿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加这类辅食了,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单一到丰富的原则进食。
家长该如何判断儿童是否缺钙呢?刘清沁说,孩子夜惊、出汗、无缘无故啼哭、环状脱发、牙齿数量不够等都是缺钙的症状。诊断儿童是缺钙还是缺维生素D,这就需要做检查了,查骨碱酶和微量元素,但是检查的次数不要太频繁,一般3~6个月检查一次就行。
婴儿哭声里的秘密
刘主任好,我的宝宝4个月了,哭的次数比笑的次数多,一哭我们一家人就慌了神,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哪儿不舒服,您能不能教教我们,从听哭声判断孩子到底是哪儿不舒服?
好,你算问着了。婴儿哭声里还真有不少的秘密呢。与大人不同,婴儿哭不会是因伤心而哭,对于婴儿来说,吃和拉是他的首要也是绝大部分任务,因此,大都是因为肠胃不舒服而哭。接着,刘清沁将婴儿哭声里的秘密一一道来:
饿了哭声带有乞求感,往往是由小变大,很有节奏,当你用手指触碰宝宝的面颊时,宝宝立即转过头来,并有吸吮动作,同时,从哭声的间隙里,细心的妈妈会听到宝宝肚子里传出的咕咕噜噜的肠鸣声。
怎么办呢?没说的,喂吧。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吸到奶嘴后只吃一口又将头扭开,很可能说明他不喜欢这个味道,或是只想吃母乳。
撑着了吃过奶后,哭声尖锐,两腿屈曲乱蹬,向外溢奶或吐奶(多见于3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妈妈此时若把宝宝抱起来,哭声可能会加剧,甚至呕吐。
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宝宝将多余的奶吐出来后就会舒服些,妈妈需要注意的是,下一次喂奶时,如果发现宝宝边(图老师整理)吃边玩儿,就表明已吃饱了,应立即停止喂奶。
疼了小宝宝的耐痛能力比大人们要差得多,所以哭声比较尖利、急促,而且突如其来,这可能是疼了。
怎么办?这种哭声首先要排除宝宝没有受到外伤,如被褥、衣服中有异物,皮肤被蚊虫叮咬,否则很可能是肠绞痛。妈妈可通过捏脊来止痛,并观察他的表现,如无改善,应立马就医。
肠道难受了哭声低,持续不断,悲悲切切,两腿乱蹬。这是肠道不适的宝宝大便前的表现,比肠绞痛要轻微。
怎么办?先看看宝宝是不是想拉便便。如果感到排便困难,可顺时针轻揉腹部,帮助肠道做运动。
中药脐疝带
治婴幼儿脐疝
马上下午6点钟了,刘清沁送走最后一名患者,正准备站起来活动活动时,门突然被推开了,进来一名抱着婴儿的年轻妈妈,神色憔悴:刘主任,我是看了《大河健康报》上您义诊的消息后,专门从洛阳赶过来的,一定得救救我的宝宝呀!看上去,简直想哭起来。
原来,她的宝宝出生30天时,出现脐部高鼓,又过了15天,脐部竟然完全膨了出来,像核桃般大小。她带着宝宝求治于当地医院,医生告诉他一般可自愈,但一旦自愈不了,就得做手术,这可把她吓坏了。于是赶紧来找刘清沁。
一看她紧张的样子,刘清沁轻轻抚着她的肩头说:别急,据统计,这病在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有90%自愈,过了6个月就需要及时治疗。治疗多用非手术疗法,像使用松紧带和棉球或半个乒乓球的压迫法和胶布粘贴法,几个月就好了。仅有个别病例需手术治疗。你来我这儿,就来对了!我的‘荔升脐疝带’一般戴半个多月就好了。
原来,这个脐疝带是刘清沁于1997年创制的,获得郑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个带像腰带一样可戴在婴幼儿腰间,正对肚脐的地方有个装有中药芯的方形药袋。这个药袋中的中药能有效作用于突出的肚脐,使其尽快消退。到目前已使用上千例,屡试不爽。
后 记
通过三个半小时的现场观察,记者发现刘清沁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对患者特别好:
她中西医并举,内外科兼备,什么有效用什么,百无禁忌。中药她会开,西药她也用,外科的针刺法、灌肠法、贴敷法等,哪个有效用哪个。不像有些医生就一把板斧,根本玩不转十八般兵器。
她诊病细心,讲解细致。对每个小患者,她都要仔细地望闻问切,如果孩子哭闹,她会用好听的话和备好的糖果哄孩子。用压舌板检查过小患者的口腔后,她在压舌板上画个小人,送给小患者,以使小患者开心。对于病情,她要花上10多分钟时间讲解如何得的,如何预防,就像作了一场专题讲座。
她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对待小患者。她责备那些年轻妈妈:咋又不让孩儿吃你的奶了?不让吃奶,后面一大串病等着呢。看看,给孩子捂忒厚,咋不发烧哩?不用开药,减两件衣服就好了。好孩子是吃饭(泛指正常饮食)吃出的健康,可不能埋到药堆里呀!
当孩子咧着嘴露出一口小黄牙的时候,家长们往往很焦虑。孩子的牙釉质发育不全,菌斑、色素很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使牙齿发黄发黑,因此,家长们对孩子的饮食及口腔清洁护理应十分注意。
坑爹食物须小心
到底是哪些坑爹的食物让家长们防不胜防,让孩子的牙齿发黄发黑,甚至蛀牙呢?
1. 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如糖果、蛋糕,特别是进口奶粉等。这些高糖份的食物粘性较强,容易黏着在牙齿的表面和缝隙中,发酵产酸,最终腐蚀牙釉质。牙菌斑更易于在牙釉质被破坏的牙齿表面聚集,使得牙齿发黄发黑,形成蛀牙。
2. 带色素的食物或饮料,如浓茶、酱油、巧克力、果汁饮料等。这类食物中的色素残留在牙齿表面,久而久之,造成外源性色素沉积,这些色素沉积甚至进入牙齿深层使牙齿发暗变黑。
3.碳酸饮料。现在很多小孩都喜欢喝可乐类碳酸饮料,这类饮料中含有甜味剂、糖和二氧化碳等,呈酸性,长期饮用容易腐蚀牙齿,使牙齿表面变得粗糙,细菌和饮料中的色素在牙齿表面沉积,使得牙齿发黄发黑,严重的甚至导致蛀牙。
注意饮食和口腔清洁护理双管齐下
而今,幼儿牙齿发黄发黑的情况愈演愈烈,有的孩子乳牙萌出不久就变成了黄牙黑牙。鉴于此,口腔专家表示,家长们既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减少摄入容易使牙齿发黄发黑的食物,又要加强孩子的口腔清洁护理,减少色素沉着,双管齐下保护孩子的牙齿。
首先,家长们应该控制带色素和高糖分的食物或饮料的摄入次数和摄入量,从源头上减少色素沉着的机会。在给孩子喝碳酸饮料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将饮料含在嘴里,要及时咽下,减少饮料与牙齿的接触时间,保护牙齿不被腐蚀。
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孩子口腔清洁护理。家长们应该监督孩子在进食后漱口,早晚刷牙,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此外,还应该为孩子选择清洁能力更强,并能有效杀菌防蛀的儿童护牙产品。很少有孩子能坚持3分钟的刷牙时间,选用一般的儿童牙膏,由于刷牙的时间不够,达不到理想的清洁效果,最终就导致刷与不刷没啥两样,牙齿还是会发黄发黑。所以,不少医生建议家长给孩子选用比传统牙膏更有效更专业的儿童护牙产品,如儿童护牙剂,它能通过改变口腔内的PH值,迅速杀灭口腔内的细菌,不必担心刷牙时间不够而使清洁效果打折。更值得夸赞的是,儿童护牙剂的核心材料生物活性玻璃材料是由牙骨中的自然元素组成的生物活性材料,能长时间附着在牙齿表面,达到名副其实的健齿固齿作用,长期使用,儿童牙齿表面便犹如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防止儿童相对脆弱的牙齿受到外物腐蚀和磨损,轻轻松松便将蛀牙拒之门外。
幼儿牙齿发黄发黑不仅影响外表美观,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更有可能是蛀牙的预兆,家长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给蛀牙可趁之机!
多数孩子发生睡眠障碍,源于家长的抚养习惯。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负责人李艳教授表示。
家长睡得晚 孩子跟着难眠
广州市民睡眠障碍发病率高达47%,是国内难眠城市之一!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有25%的儿童有睡眠障碍!其中0-5岁儿童睡眠障碍总患病率20.8%。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广州增城1099名2-12岁的儿童里面,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22.2%!这是记者在日前举行的广东省保健协会组织公益讲座让睡眠更香甜上了解到的。健康专家指出,长期睡眠质量不高,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及各脏器健康,直接影响儿童的体格、情绪、认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育。
5招助力孩子好睡眠
1.每天都要让孩子准时睡觉,准时起床。
2.床是用来睡觉的,不能让孩子在床上看电视或者是看书。
3.白天要适当做体育活动,但在睡觉前不要锻炼。
4.睡觉前不要饿肚子,但也不要吃得太饱,别喝太多水或饮料。
5.睡眠时光线要适度,周围的色彩尽量柔和。
孩子睡眠习惯深受家长影响
多数孩子发生睡眠障碍,源于家长的抚养习惯。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负责人李艳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睡眠障碍不只是成年人的专利,同样也会发生在儿童身上。与成年人睡眠障碍不同,儿童睡眠障碍不是以入睡困难、早醒为主,而是主要表现为睡得太晚(有的孩子11点后才睡觉)、睡不安稳(包括辗转翻滚、夜惊、梦游等)。
大人的作息时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睡眠。尤其是一些与家长睡在同一房间的孩子,父母喜欢看电视、玩手机直到深夜,他们的孩子通常也只能在这些时段后才入睡,这是引发儿童睡眠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精神刺激,比如受惊吓、家庭关系紧张、情绪受到压抑等;还有疾病因素,最常见的是特异性皮肤病,因夜间瘙痒起来抓挠皮肤而影响睡眠等。
此外,睡前吃得太饱,或者阴虚火旺体质及经常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后火气大的孩子,也比较容易出现睡眠障碍。
睡不好,长tulaoshi得慢、脾气臭
俗话说: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睡眠对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时分泌的量最多;人体各种营养素的合成也只有在睡眠和休息时才能更好地完成。所以,睡眠充足,孩子的生长发育就快,长得也越高,相反孩子就会比较瘦小。睡眠不足还会危害心、脾、肾等多个脏器和消化系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张诗军教授说,这些脏腑受损可能会造成心悸健忘、烦躁易怒、眼睛干涩、气短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厌食等症状。睡眠不足的人常带有‘熊猫眼’,表象是眼眶黑,实际上是失眠引起了脏腑受损。
儿童失眠大多不需治疗
专家指出,孩子的睡眠障碍大多不需治疗,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并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李艳建议,晚上10时至凌晨1时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儿童最好的睡眠时间是晚上9点至第二天早上8点,再加上白天的午睡,大部分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在9个小时以上。半岁以内的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在20个小时以上;幼儿每天的总睡眠时间要达到12-14小时;学龄儿童平均每天睡10个小时左右;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期逐渐减少为每天七八个小时。
因个体差异,波动范围在2小时内都属正常,主要看小孩第二天是否精神饱满。如果睡醒后没有出现不舒服(如精神状态不好、记忆力下降、焦虑烦躁等),没有发育问题,也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孩子长期睡眠不良,每周有3天以上睡醒后出现上述不适症状,而且情况严重,家长就要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做正规治疗了。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3/945855.html
看过《新生儿一天需要喂几次奶粉》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