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即脑性瘫痪,是指从母亲妊娠期开始到孩子出生1个月之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李永强表示,小儿脑瘫症状多在婴儿期出现,一般
【 tulaoshi.com - 小儿脑瘫应早发现早治疗 】
小儿脑瘫即脑性瘫痪,是指从母亲妊娠期开始到孩子出生1个月之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李永强表示,小儿脑瘫症状多在婴儿期出现,一般在6个月左右就会有明显的异常。小儿脑瘫发生原因较复杂,约有80%以上的病儿可追查出较明确的致病原因。但仍有15%—20%发病原因不清楚。直接的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出生前:母亲怀孕早期感染过风疹、带状疱疹、流行感冒等病毒;母亲怀孕期间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妊娠中毒症等。出生时:足月出生的婴儿脑部受损伤;难产造成的婴儿头部损伤;婴儿呼吸道窒息;早产儿体重不足2500克;婴儿重症黄疸。出生后:脑部感染如脑膜炎;感染引起的高烧或腹泻引起的脱水。
小儿脑瘫有哪些症状呢?李永强进行了详细介绍。
新生儿期是指出生28天以内的婴儿。小儿脑瘫在新生儿期一般没有明显表现,不容易被发现。但如果父母注意观察,有些迹象还是可早期发现的,如脑瘫患儿行为能力明显缺欠,好像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如果请医生检查,还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婴儿期是指从出生28天到1周岁的孩子。一般到了婴儿期,随着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脑瘫的许多症状陆续表现出来。首先,最容易发现的是运动发育落后,同时还会出现一些异常姿势或动作,有的孩子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民间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其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及姿势异常,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幼儿期是指1-3周岁图老师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孩子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如有异常很容易被发现。其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运动不灵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总用一只手去拿东西;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有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出现认知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有的脑瘫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他表示,目前,邢台市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正与残联联合对小儿脑瘫和智力障碍的患儿进行免费康复治疗。条件为:1、户籍为邢台地区;2、年龄7岁以内;3、家庭困难者。免费额度为12000元/人/年。
18日,由市妇联携手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的早教进社区活动走进长春高新区硅谷街道富强社区,吉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育儿科主任邢杰以营养与喂养,健康宝宝的源泉为主题,结合自己在医院接诊中遇到的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0~3岁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及科学喂养方法。
从门诊的情况看,目前缺锌幼儿的数量在下降,反倒是锌超量幼儿的数量增加了!邢杰说,如今的家长对于给婴幼儿补充微量元素都很重视,但许多家长没有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导致一些孩子出现了不适反应。在接诊的病例中,有的家长给不到三个月的孩子补锌,甚至给20多天的新生儿补锌,孩子出现作、闹等现象,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锌元素补充过量了。锌含量超标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使婴幼儿的抵抗能力下降,锌中毒则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邢杰说,关于0~3岁婴幼儿微量元素的补充,是最受家长们关注的,当下,很多家长是通过上网搜索来学习并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的,但是网络上检索到的内容往往是片段性的碎片信息,家长不能结合系统的医疗基础知识给出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因此喂养方法很不科学,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门诊中,www.Tulaoshi.com经常会遇到家长因通过网络搜索自行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而导致婴幼儿患病或延误病情的病例。
据介绍,今年市妇联携手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全市17个社区开展100场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活动,围绕0~3岁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保健、喂养等相关内容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让更多家长和孩子从中受益。
父母掌握一些宝宝发热时的科学处理方法,帮宝宝度过生病期,是有必要的。那么宝宝发烧,家长该如何处理?
宝宝发烧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摄氏度—38摄氏度;中烧38.1摄氏度—39摄氏度;高烧39.1摄氏度—40摄氏度。38.5摄氏度左右可用温水擦身帮助www.Tulaoshi.com物理散热。38.5摄氏度以上的就需要就医治疗。
发现宝宝发烧后必须先给宝宝降温,特别是有高热惊厥的孩子。
在孩子精神状态可以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做物理降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
当宝宝发烧时用40度至50度的温水擦拭脖子、腋下、肘窝、大腿根等大血管走形的位置帮助宝宝降温。
给宝宝做温水浴是搓宝宝手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很多的家长在给宝宝退烧的时候,经常的会犯下面5个错误:
1、捂汗退热
老百姓有个土方子:感冒后用被子捂着发汗。对成人来说,这样做有时候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是不适合的。
原因分析: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
2、一发热就吃退热药
很多妈妈认为发热是坏事,见不得宝宝发热。其实,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
原因分析: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优于体温正常时。这些免疫功能可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康复。如果过早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但存在退热药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使病程延长,还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3、用冰袋降温
冰袋常用于高热不退的患者,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小婴儿。
原因分析:小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调节功能差,外界温度过低,尤其是局部大面积应用冰袋,极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肿。
4、带着高热宝宝候诊
国人看病排长龙的现象很常见。不少妈妈在宝宝高热后不做任何处理就赶去医院,排队等待医生处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原因分析:超过39℃的高热对健康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宝宝高热时,应先给宝宝口服退热药,然后去医院排队等待看病。在看病过程中如果宝宝继续高烧,也不要盲目排队,及时和就诊医生联系,医生一般会灵活处理的。
5、泡澡降温
泡澡是当今时髦的一种养生方法,适度的水温作用于人的副交感神经,使人身心放松,但这个方法对发热的宝宝并不适用。
原因分析:泡澡水温过高,对身体刺激加强后,交感神经便发挥作用,使得机体进入兴奋状态。相反,水温过低,洗澡后犹如给宝宝雪上加霜,又会加重感冒。
宝宝发烧期吃什么好:
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
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其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
鸡蛋羹:取1-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
西瓜汁:可促进毒素的排泄。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3/94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