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因长时间看电视损伤人体健康所出现的一组症候称为“电视迷综合征”。这组症状表现为:经常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和眼干不适等
【 tulaoshi.com - 电视迷综合征对孩子的危害 】
有人将因长时间看电视损伤人体健康所出现的一组症候称为电视迷综合征。这组症状表现为:经常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和眼干不适等。引起这组症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长时间看电视容易引起神经系统和眼睛的疲劳,进而引起头晕、心慌、无力等全身症状;电视迷由于看完电视后大脑难于从兴奋状态解脱,而不能很快进入抑制状态,从而导致失眠、多梦、梦呓(说梦话)乃至梦游;更主要的是,久看电视可以过分地消耗人体中的维生素A和眼底视紫质,出现干眼症,进而影响视力。
由于儿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视觉功能发育均未臻完善,迷恋电视对身心健康影响更大。儿童眼睛晶状体尚未发育成熟,眼球前后径较短,睫状肌也较薄弱,长时间看电视使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久之可导致眼压升高,眼轴变长,视力减退,有人称之为电视眼。儿童过分迷恋电视容易打乱饮食节律,使本来就薄弱的消化功能受到不良影响,而发生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厌食、营养缺乏和营养性贫血。儿童沉湎于电视节目还会直接减少室外活动和运动的机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性情陶冶及社交能力的培养,这些对儿童的心身发育都是不利的。
看电视时间过长,身体内新陈代谢减慢,体重增加,容易发生肥胖。美国科学家对8—12岁女童进行研究,她们静观电视一段时间之后,体内能量消耗最多下降16%。有人对1000名肥胖者进行3个月的观察,发现每日看4个小时电视的比看2个小时的,体重平均增加了1.3公斤,而后者体重基本保持不变。
观看电视节目后,儿童刻意模仿引起意外伤害事故的事件屡有发生:河南省息县4名小学生,看了《新白娘子传奇》后,对剧中人许仙到阴曹地府来去自由十分羡慕,也想到阴间潇洒走一回。于是,集体吃了老鼠药,结果全部中毒,其中2人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巢湖市一名8岁女孩,看了包青天后,把同龄女孩召集到一起,学包公审案。把家中铡刀拖出来摆在堂屋中间,让一名7岁孩子当坏蛋,另2名孩子站在两边当王朝、马汉,硬把坏蛋的脑袋塞进铡刀底下。镇江市某机关家属宿舍一名5岁女孩看了《小龙人》之后,为模仿剧中小主人公,竞从家中6楼窗口飞出,坠楼身亡。无独有偶,西班牙研究人员1995年对221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儿童看电视时间越长,意外伤害事故越多,而且观看时间每增长1小时,受伤几率就增加34%。这是因为,现代电视的高科技拍摄手段,使儿童以为许多画面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而在玩耍时,有意去模仿节目中的惊险动作,造成伤害。
电视对丰富人们生活的作用不可低估,然而对过分迷恋电视给人体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不可忽视。因此,人们尤其是儿童切不可过分迷恋电视,以预防电视迷综合征的发生。
现在游戏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游戏厅。玩游戏机本来是一种娱乐,但不加控制,不仅可能对儿童少年的品德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英国一名14岁男孩由于玩游戏机而使癫痫病发作;美国一名13岁男孩因玩电子游戏机过度兴奋而昏迷不醒;日本早在1998年就有120例有关玩游戏机引起癫痫发作的报道。看来,对于儿童玩电子游戏机,无论是在游戏内容还是在游玩时间上,家长、老师都应当予以正确Tulaoshi.Com指导,并加以必要的控制。
一周岁孩子的运动机能和智力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一年龄段孩子存在一些有别于婴儿期的行为特征。它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爱扔东西。他非常喜欢故意把东西扔在地上,然后自己奋力去捡或让家长给捡,实际上这是孩子在练习新的技巧,探索扔来扔去的因果关系。对此父母既不要喝斥孩子的行为,也不要予以制止,因为这会妨碍他运动机能和智力的发展。另外父母在这种游戏中不要充当捡东西的角色,最好让他自己去捡。
(2)注意力容易分散。孩子对外在世界的万事万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通过抓握、拿捏、触摸、舔咬等探索着一切。但他的这种兴趣又缺乏长久性,很容易从一个东西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针对他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家长应及时地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无益有害或危险的活动中引导到那些有益的活动上。比如他把手指往电源插座的眼里塞,这时你,引导他把玩具往盒子里装。
(3)探索与抗拒。这是一周岁儿童显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比如他往地板上扔玩具,你不让他扔,他反倒扔得更起劲,成人的呵斥根本不起作用,这实际上是他与大人抗拒的心理在作怪。对于无害的探索,你尽可以让他去玩,但如果活动是有危险的比如扯电源线,你就Tulaoshi.Com必须及时口头制止,同时把他从危险地带抱开,另外给他一个玩具,以转移他的注意力。
(4)独立性与依赖性同时增长。由于一周岁的小孩已经会走,所以他活动的独立自主倾向明显增强。你给他玩具他置之不理,你不让他玩的他非要抢着闹着玩;他会在房子各个角落里玩来玩去,拿起这个东西放下,又拿起另一件他认为好玩的东西;他在玩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独立自主意识,甚至你如果打断他的这种兴致,他就会又哭又闹;而有的时候又会感到孤独,于是很害怕地回到父母身边,这种依赖在父母尤其是妈妈离开他时表现得更加明显,他连哭带叫地让妈妈柔肠寸断。
实际上这种依赖性并不是坏习惯,说明孩子正在成长为有自我意识的孩子,而且开始意识到母亲对他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独立性,在可能的范围尽量放开他,但一定要注意避免危险事件。如果父母对孩子限制太多,不许孩子去独自探索世界,整天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下,则会形成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影响孩子的交往能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以上是周岁孩子一些突出的行为特征,做父母的应了解这些基本情况,以正确地抚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妈妈教子问题:我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我看他整天一个人玩很寂寞,于是就有意识地带他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可他要么远远地站着看别的孩子玩,要么在那儿自己玩,为什么他不合群?
育儿专家回答:孩子不合群并不是天性,相反,孩子非常希望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玩,所以孩子是否合群,决定性的因素在于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如果父母习惯于把孩子关在房中,不愿邻居的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玩,而孩子却十分想玩,父母为了满足他常说:爸爸妈妈陪你玩!对孩子连哄带骗,孩子就会滋长我是中心的心理,习惯于享受特殊的待遇。当地上的板凳绊了孩子时,父母便说:别哭,我打这个凳子!父母把凳子推翻在地,孩子满足地笑了;当孩子吃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说:快吃,要不门外的小朋友来抢你的雪饼了!这样的教育只能扭曲孩子的心理,使孩子养成自私、不宽容的性格。久而久之,当他出门与别的小朋友玩时便会因他www.tulaoshi.com的蛮横、以我为中心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这样他就会不合群。
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存在着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两个不同的不可代替也不能相互转化的系统,两个系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上述父母的做法实际上是想拿亲子系统取代同伴系统,其结果使孩子在群体中格格不入,对孩子以后成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孩子既拥有亲子系统的亲情,同时又拥有同伴系统的团结、友谊、互助。
父母应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宝宝走出家庭狭隘的天地,在楼区、大院、公园和小朋友一起活动,结交更多的小朋友。通过与小朋友们交往,既培养了孩子的纪律性,同时又有助于培养孩子尊重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正是在这种伙伴关系系统中,孩子知道除了自己还应兼顾别人,养成开朗大方的性格,懂得友爱、谦让、互助,孩子也就合群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孩子也只有在合群的集体中,才会感受到亲子系统所不能给予的新感受。在群体中他通过观察其他小朋友的行为、语言、反应,从而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技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同时还可在群体环境中体会到公共秩序和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所有这些对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发展社会性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以群补独更是弥补社会交往先天不足的良策,所以父母在这方面一定要正确地加以教育引导。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3/95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