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父母马上就会发现孩子在个性上存在着差别。有的宝宝非常老实、非常安静、较好带养,睡眠时间长,肚子不十分饿就不会醒,肚子饿了就咕噜咕噜地吃奶,也不怎么哭。
【 tulaoshi.com - 新生儿个性发育状况怎么样 】
问:新生儿个性发育状况怎么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答:新生儿出生后,父母马上就会发现孩子在个性上存在着差别。
有的宝宝非常老实、非常安静、较好带养,睡眠时间长,肚子不十分饿就不会醒,肚子饿了就咕噜咕噜地吃奶,也不怎么哭。若是吃母乳,就会把两侧奶全部吃空,若是吃牛奶也能轻松地吃掉100多毫升。新生儿吃完奶就要小便,换尿布时显得很高兴,然后又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在夜里一般再醒一两次,每次换完尿布吃完奶又马上睡着了。每天大便一般1—2次。这样的小儿称为易抚养型。
有的新生儿就不那么老实,带养起来比较费劲。宝宝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一点儿声响马上会醒,醒来后如果尿布湿了就哭,表现出不高兴,即使换了尿布,如果肚子饿了仍然哭个不停。这种孩子如果是吃母奶,吃了6~7分钟后饥饿感一消失就不再吃了,此时孩子肚子并未饱。如果再硬塞奶给孩子吃,就会把吃进去的奶全部吐出来,待过去10多分钟又会因饿而啼哭,再吃5—6分钟才能睡去。如果是喂牛奶,奶嘴稍有不通畅就哭,甚至把奶嘴吐出来不吃了。有时喂完了奶,刚过20来分钟又把奶给全吐出来,这种情况多见于男孩子。由于每次吃奶量和吐奶量均不同,饥饿的时间也就不同,所以喂奶时间也就没有规律了。这样的新生儿称为抚养困难型。
生理性微笑与社会性微笑
生理性微笑。
新生儿最早出现的微笑可能仅仅是一种生理状态的反射性反应(或称之为面部怪象)。在宝宝出生后的2~3周,即自发性微笑阶段,微笑是生理性的,只要也只有生理条件满足了,才可发笑。故此阶段应当以合理的喂养、良好的护理(如勤换尿布、保持臀部卫生等为重点措施,让孩子吃好、喝好、睡好。
最初,婴儿对任何人的反应都没有区别,是无选择地以十分相同的方式,如抓握、微笑等对大多数人作出类似的反应。在新生儿宝宝的脸上,能看到一种奇妙的笑。这是一种具有一定节奏的运动,它是神经兴奋周期的反映,是身体内部状态引起的一种反射,与外界刺激无关。在新生儿心满意足的时候,对映入眼帘的任何刺激物都会报以微笑。因此,称这种微笑为非社会性微笑(即生理性微笑)。也有人称之为自发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
随着成人与婴儿的接触,大约8周左右,婴儿会表现出相当清楚的对人脸发出的微笑。这种感情上的应答性反应,是婴儿早期社会性发展的反映。笑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宝宝的脸上,他的笑逐渐从原来的无意识状态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他知(图老师整理)道自己的笑会让妈妈也笑起来,让妈妈高兴,宝宝也更开心,更主动地笑了。这样的笑称之为社会性微笑,宝是在用自己的微笑告诉妈妈我现在很快乐。尽管在宝宝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主动笑,但是你也可以把他逗笑,比如冲他扮个怪样,挠宝宝的痒处,出个怪声,都可能把宝宝逗笑,让他开心,这也称为社会性微笑。
问:新生儿的感觉能力是怎样发育的?
答:新生儿出生后就要通过感官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下面具体陈述新生儿的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情况:
视觉
新生儿出生时,视觉模糊,但有光感反应。以强光照射会引起瞬目,但眼的运动尚不协调,可有一时性斜视及眼球震颤,生后3~4周即消失。由于眼肌控制能力差,虽然睁开眼,但视线不会停留在任何物体上。经过光和物体的刺激感受后,视觉开始集中注视眼前的物体。满月时,目光能注视近距离缓慢移动的物体。新生儿喜欢注视色彩鲜艳的物体,对红色和蓝色有不同的反应,喜欢注视轮廓线多和曲线物体的图像。
味觉
新生儿的味觉很敏感,他能感受到什么是甜、酸和咸,并能作出不同的反应。喜欢甜味,尝后出现吸吮动作,不喜欢苦、酸、咸味,尝后会出现闭眼、皱眉、苦脸而转头避开。
听觉
新生儿出生后对突然的响声有反应,会受惊,会停止手脚乱动。两周后出现明显听觉。如果用持续、温和的声音在离宝宝耳朵10—1 5厘米处进行刺激,宝宝会转动眼球甚至转过头来。当然,宝宝最喜欢听的还是妈妈的声音,听到母亲的声音能停止哭声,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在母体内时听惯了妈妈的声音。
嗅觉
新生儿嗅觉发育较早,能区别不同的气味,能通过嗅觉寻找母亲的乳头。喜欢妈妈身上的那种奶味,喜欢闻果香味,不愿闻臭气。另外妈妈也能通过气味确定自己的宝宝。这样,宝宝喜欢妈妈的奶香味,于是嗅觉就成了母婴之间相互了解的一种方式。
触觉
新生儿从生命一开始就已有触觉。习惯于被包裹在子宫内的新生儿,生出后自然喜欢紧贴着身体的温暖环境。当抱起宝宝时,喜欢紧贴着妈妈的身体,依偎着妈妈。当宝宝哭时,父母抱起来并且轻轻拍一拍,宝宝就不哭了。新生儿喜欢妈妈怀里的那种温暖的接触,喜欢被轻柔地抚摸身体,对这种接触能感到安全。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都有触觉感受能力。就是说,宝宝有冷热和疼痛的感觉。嘴唇和手是新生儿触觉最灵敏的部位。
新生儿出生后就要通过感官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因此,感觉能力的发育最早。如通过听觉听声音,通过视觉看光亮,通过嗅觉闻气味,通过味觉尝奶味,通过皮肤感受冷暖、疼痛等。这些都是各种感觉现象。感觉是新生儿的最初心理活动,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开发智力首先要重视的是感知功能的发育。
问:新生儿的原始神经反射有几种?
答:一般来说,新生儿常见的原始神经反射有以下几种:
觅食反射
用手指或乳头轻触新生儿的口角或面颊部,新生儿就会将头转向被触摸的这一侧,并有张嘴和吸吮动作。这个重要的反射,能使宝宝找到和吃到食物。该反射正常,在出生后3—4个月时消失。
吸吮反射
Tulaoshi.Com将乳头或手指放在新生儿两唇之间或口内,即会出现有力的吸吮动作。该反射正常,在出生后4个月时消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握持反射
将手指或笔杆触及手心时,会马上握紧不放。该反射正常,在出生后3个月时消失。
踏步反射
用两手托住新生儿腋下扶持直立并使身躯向前略倾,足底与床面或桌面接触,就会自动地出现踏步动作或开步走的姿势,即为踏步反射。该反射正常,在出生后2个月时消失。
交叉伸脚反射
新生儿仰卧,在膝关节处用手按住使腿伸直,再刺激同侧足底,则另一侧下肢会出现先屈曲,然后伸直并内收,内收动作强烈时可将腿放在被刺激的腿上。该反射正常,在出生后
2个月时消失。
拥抱反射
当用手托起新生儿,其中一手托住新生儿背部,另一手托住新生儿头部和颈部,然后突然放低头部3~4厘米(手仍然托住其头部和颈部),使头及颈部后倾10度~1 5度,此时新生儿出现两上肢向两侧外展伸直、手指伸开、两下肢伸直,然后两上肢向胸前屈曲内收,呈拥抱状姿势,此即为拥抱反射。该反射正常, 般在出生后4~5个月时消失。
正常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一些暂时的原始的神经反射行为,这些神经反射是新生儿宝宝特有的本能,标志着宝宝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是否正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
统逐步成熟,这些原始神经反射分别在生后2~6个月内逐渐消失。如果生后未出现这些反射或者这些反射消失过迟,往往提示宝宝可能有神经系统异常,譬如,新生儿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颅内出血时,这些反射有可能消失。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04/973645.html
看过《新生儿的感觉能力是怎样发育的》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