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生长环境以及自己的个性问题都会起到影响,但是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强迫症呢,这里有几个自测方法,我们来看看吧。 遗传因素、强迫性性
【 tulaoshi.com - 育儿 】
孩子们健康是父母的愿望,但是孩子们却也有可能患上某种疾病,比如儿童强迫症。什么是儿童强迫症?儿童强迫症有什么类型呢?父母养育这样的儿童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进行详细了解吧!
1.儿童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分为强迫性观念和强迫性行为。一般来说,行为者或者思考者都知道这些观念和行为不好,但是他们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于是进行重复性行为和意识。儿童如果有强迫症,那么孩子们可能很难融入其他人,而且对孩子的学习也www.tulaoshi.com会伴有影响。
2.儿童强迫症的分类
a.强迫检查
犯有强迫检查的儿童一般对自己做的事情都持有怀疑态度,所以做好的事情他们需要反复检查,比如,房门已经锁好了,但是这类儿童会反复检查;又如,临走时,插座已经拔掉了,但是这些孩子还是会反复确认。
b.强迫计数
强迫计数的儿童,一旦碰到任何物体,他们就喜欢开始数。看见马路上的车子他们喜欢数;看到路边的树木,他们喜欢数;看到集市上的人,他们喜欢数。总之,这些孩子不可控制的在脑子里转着阿拉伯数字。
c.强迫回忆
强迫回忆的孩子,是说他们喜欢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进行回忆。而且越想不起来,他们就越要回忆,最后弄的自己精疲力尽。
d.强迫性恐惧
这种孩子对于一些日常见到的事情都会恐慌。走在马路上,他们担心自己被车子压死;游泳时,他们担心自己溺死;甚至喝水,他们都担心自己呛死。所以这种恐惧是毫无理由的,也毫无根据,只是由于孩子的这种错误意识行为。
e.强迫性咬指甲
儿童咬指甲也是常事,但是犯有强迫咬手指的孩子可能一整天都把手放进嘴巴里。他们不听劝告,不听自己意识的指令。
3.如何应对强迫症的儿童
对患有强迫症的儿童,父母要有耐心,当孩子出现病症时,不要急着责骂孩子,而要心平气和的抱着孩子,告诉孩子:“一切都会好的,别怕。”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平静下来的良药。当孩子反复做某些事情时,父母还可以告诉孩子:“宝贝,妈妈刚刚已经确认了,窗子已经关好了;插头已经拔了。”如果孩子的强迫行为非常严重,那么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接受正规的治疗。
关心孩子,不是只关心他们的身体就够了,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也就是所谓的身心健康发展。孩子在小时候,需要父母们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反之,如果缺乏表扬,孩子们可能会换上强迫症。
1、父母的通病
在生活中,你可能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向家长们联系孩子情况的时候,孩子的家长可能会向老师们批评孩子,说他们在家里没有进步。例如在寒暑假的时候,老师们会定期的打电话向家长们询问孩子在家里的作业完成情况,或者是业余生活的丰富情况,这时候有的家长会直接回答孩子没有任何进步,每天只知道玩,并不会写作业,或者看些无聊的书和电视,这样的消极回答会让孩子非常的不高兴,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老师批评而就此抵触接老师的电话,或者是在接下来的校园生活中会显得非常被动,甚至是不愿意主动的完成作业,形成叛逆的性格。
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妈妈们虽然在陈述事实,但是并不能够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话,要知道你的孩子会非常的受伤,他们会难过的,这样孩子的闪光点会被埋没,之后他们便会形成不良的心理疾病,家长们要关注并且避免批评孩子的行为。
2、父母们注意自己的言行
父母在平时对待孩子的时候,或者是与老师们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在孩子的面前批评他们。据说严厉的父母亲会把孩子逼成强迫症,这是因为父母们觉得孩子应该更加好,给孩子施加了太大的压力,这样他们便会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进而使得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压抑的情绪,导致心理疾病。因此父母亲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的表扬孩子,只要他们有进步,那就不要吝啬于言语上的表扬。
3、强迫症会危及孩子的健康
如果孩子患有强迫症的话,他们会表现出强迫思维,也就是说他们会反复的进行一项思想活动,或者会一直做着同一件事情,非常的焦虑,急躁,只是为了将一件事情做好,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很容易换上抑郁症,这对孩子而言是不健康的。所以在平时,父母们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不必要求那么高,适当的表扬孩子的进步,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有兴趣进步更多,要知道父母的表扬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进步空间的。
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事与愿违,有些孩子可能会患有强迫症。那么什么是强迫症呢?孩子如果有强迫症,家长和学校该怎么应对,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融入学校呢?请看下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强迫症有许多种,其严重性因人而异。当强迫症孩子想要融入学校这个环境,那么这就是一个好消息!只要孩子的情感,社交和学习情况没有受到强迫症的严重影响,那么父母可以稍后再与教职工讨论。孩子能够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继续正常生活,家长和医生可以对孩子整个学年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如果强迫症妨碍到孩子的正常运作,那么父母应该立刻与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进行讨论与处理。
1、强迫症意识
不要因为孩子的强迫症而感到尴尬。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就像糖尿病是一种生理疾病一样,不应该被区别对待。家长对患有心理挑战的儿童可以有所作为,使得这种情况渐渐好转。一方面,可以提高意识和增加知识,当父母,教育者和心理健康引导人员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孩子克服日常挑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
2、学校如何应对强迫症的孩子
教师,就像父母一样,希望学生能够茁壮成长并取得成功。学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遵守。学校里的老师和其他教职工也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些制度。然而,当孩子为强迫症感到烦恼并为之奋斗时,可能会违背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可能会因此产生一些麻烦与误会。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这些孩子,要尊重、包容和爱戴这些孩子。
3、家长应对强迫症的孩子
1.与孩子学校的教师和学校其他人员建立积极的关系。
2.与学校成员分享过去如何处理孩子强迫症发作的情况。
3.通过电话或者笔记本与学校教师保持日常联系,有需要的话亲自拜访孩子的教师。
4.让学校的人知道你的目标就是让你的孩子自己处理解决问题,无需援救。
5.帮助教育人员了解有强迫症的孩子需要不断的安慰才能缓解他们的情绪。
6.制定一个关于“塑造孩子行为”的计划,并慢慢应用于生活。
7.教育强迫症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他们的楷模。
8.耐心是帮助他们摆脱强迫症的关键。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记住,让孩子了解压力和焦虑是生活的一部分能够帮助他们有所缓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处理焦虑情绪。当学校其他人员愿意跟你一起努力,你的孩子成功的几率就会提高。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的两种表现,两者可以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正常儿童可出现一些强迫行为,如走路时必须要踏在马路沿上,用手摸身边的每~根电线杆,用脚反复踢一块小石子等。这类行为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无任何情绪反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消失,不能视为病态。真正的强迫症在儿童中并不多见。
儿童强迫症又叫儿童强迫行为,是指儿童重复进行某些活动或动作,明知不该那样,但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好发于10~12岁青春期前的儿童,以男孩多见。患儿多数智力良好,有的还相当聪敏。其性格特点是特别爱清洁,见人彬彬有礼,好思考,呆板,拘谨,有的还特别谨慎、胆小和害羞。儿童强迫症多种多样,但大致分为以下3种表现:
(1)反复计数。如患儿可以一边走路一边不停地数路边的树,电杆、汽车,或者反复地数数字。遇到干扰时才如梦初醒,之后又不由自主地数起来。
(2)反复回忆。如看了一场电影、听了一个故事等,他就会不停地反复回忆其中的某些细节。有的静坐后苦思冥想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狗为什么跑不过汽车,汽车跑得那么快要是轮子掉了怎么办等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治疗儿童强迫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行为指导,如儿童反复某种动作时,可用转移注意力的做法使其停止,并进行多次强化训练,可克服某种强迫行为。
儿童强迫行为的预后一般良好,家长不必紧张,要注意正确地引导。
预防儿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于刻板,父母和教师要注意不良性格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治疗上,要给患儿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找出病因,建立信心,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平时不要表现出对孩子的症状过分焦虑和担心,更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制止和体罚。
小艾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竟然会如此讨厌小孩子。每次妈妈从姑姑家照顾小孩儿回来的时候,小艾都会对妈妈极其反感。她认为婴儿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就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引发危险。尽管妈妈多次强调小艾的这种想法完全是杞人忧天,可是她无法控制自己往更坏的方向去想象。(www.tulaoshi.com)她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摆脱这种思想上的困扰。甚至,她开始觉得婴儿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好几次,她都产生了想掐死婴儿的冲动。
这种控制不住去做或者思考某件事,并为之感到痛苦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强迫症。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强迫症多发病于青春期,是一种难以治疗而预后较差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太清楚,其治疗一直是精神科比较棘手的问题。
据美国一项统计显示,人群中每40人中就有一个强迫症患者。如果按这个比例计算,中国的患者数目可能会达到几千万!英国一家权威机构曾调查得出结论,在英国约有100多万的强迫症患者存在,并且青少年患病的概率明显要高于成人。相应的,青少年时期患有强迫症之后,在成年之前只要进行合理引导都可以康复。在青少年时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强迫症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
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通过大规模的调查惊讶地发现强迫症甚至比常见的情感障碍、惊恐障碍的患病率还要高,每年因治疗强迫症要花费8.4亿美元。强迫症与抑郁症一起,被列入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四大精神障碍之一,成为21世纪精神疾病研究的重点。
因此,家长们要注意,当你的孩子特别专注于清洗、清洁、数数和检查时,并且因为他们这些“习惯”造成了与家人以及同学的关系紧张,而他自己又无法自控时,孩子可能是患上了强迫症。
孩子的强迫症发作的时候,家长必须予以及时控制,从而避免更危险的情况出现。
1.行为疗法。当孩子的强迫症发作的时候,可以促使其有意识地用手腕上的橡皮筋来弹自己,从而克制强迫行为,通过外力的作用来阻止强迫症的发作。从国外现有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参与示范比被动示范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但是监督者,更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
2.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治而治,事实为真”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强迫症产生的根源就是“怕”,正是因为存在各种恐惧,才会导致不断重复地去做某事。怕的时候要怎么应对,“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不要刻意去强化强迫症的观念,转移注意力,做应该做的事情,才会得到“不治而治,事实为真”的结果。
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工作是不要刻意让强迫症孩子寻求改变,顺应其性情,等他确认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根本不会出现的时候,强迫症的症状自然就会减轻或者消失。
3.认知疗法。认知疗法要求患者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识到头脑中这些不合理担心的错误性。但因为长期以来的恐惧已经深入到潜意识中,所以想要一朝一夕改变,并非易事。《脑锁》这本书是专门通过认知来解决强迫症问题的,可以参考。家长和孩子应该结成战略同盟,在家长的监督和指引下,共同从改变一点一滴的小习惯开始,结合行为疗法的相关技术,改变旧习惯,建立新习惯。
&e(www.tulaoshi.com)msp;造成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生长环境以及自己的个性问题都会起到影响,但是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强迫症呢,这里有几个自测方法,我们来看看吧。
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1)遗传因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
(2)人格特征。人的个性特征与强迫症的产生有一定关系。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3)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是本症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诸如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协调,或亲人丧亡,突然惊吓,遭受迫害等等,都可能诱发强迫症。
当下列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症状持续存在,以至影响正常生活时,你就应该毒虑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了:
(1)经常对各种病菌和疾病敏感,并毫无必要地担心;
(2)经常反复洗手而且洗手的时间很长,超过正常所需时间;
(3)有时会毫无原因地重复相同的话语好几次;
(4)觉得自己穿衣、清洗、吃饭、走路时要遵循特殊的顺序;
(5)经常没有必要地反复做某些事情,例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
(6)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都要产生怀疑;
(7)经常不自觉地去想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或想法且不能自拔;
(8)经常认为自己的细小的差错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9)时常无原因地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10)时常无原因地计数或多次吟唱某一段歌曲;
(11)在某些场合,很害怕做出尴尬的事;
(12)当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锐物品时会感到心烦意乱;
(13)为要完全记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uer/)(14)有时会毫无原因地破坏某些物品,或伤害他人;
(15)在某些场合,即使生病了,也想暴食一顿;
(16)当听到自杀、犯罪或生病这类事情时,会心烦意乱很长时间,很难不去想它。
(17)有洁癖、幻想症、电邮综合征、自慰过度等表现。
(18)当脑子里浮现出听到或看到的某一观点或词句时,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点或词句。
强迫不可怕,你要知道他产生的原因,不要有心里上的压力!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1/1028901.html
看过《警惕孩子可能患上了强迫症》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