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学习,不肯动脑筋该怎么办?
【 tulaoshi.com - 动脑筋 】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幼儿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
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
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
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问:我女儿3岁,是个听话活泼的孩子,就是不爱动脑筋。比如,看书遇到需要动脑子的地方就不看了,问她一些问题,她总是想都不想,回答“不知道”。有时急了,我就会说她几句,她现在越来越不喜欢跟我看书了。请问,如何让她成为一个爱思考、勤动脑的孩子?
答:其实,很多妈妈都面临这个问题,从前很听话,很让自己满意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带孩子学习的时候,发现孩子压根不爱思考,这个时候妈妈们就着急了,要是这样的话,将来上学可怎么办?!(图老师整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看到,提问的妈妈已经给女儿下了不爱动脑筋的定义,而且,颇为心急生气。然而,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我们实在需要换一种思维。
首先,妈妈之前是不是任何事情都喜欢包办代替?
人的行为是受大脑支配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和大脑的指挥有关。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其实,对于成长发展中的孩子,更贴切的说法是“手巧心灵”。在7岁以前,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体验。摸过热水杯后知道什么是烫,摔过跤后知道怎么走路更安全,养过蚕后知道丝从哪儿来,玩过水和沙后知道有形与无形时时在互变……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孩子就会投入自己的智慧,开动脑筋,探究其中的奥秘。与自然的互动会充满了学问,与亲朋的互动会充满了温情。成人需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中心,提供帮助,适当引导,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探索和思考。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始终不肯放手,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弄脏,嫌孩子动作太慢,这些行为都会切断孩子和外界的联系,让孩子被迫放弃用手用脑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被动等答案,等结果了。
其次,选择的书籍是不是孩子喜欢的?
强调在体验中思考,并不意味着要排斥书籍。因为书可以把孩子体验拓展和提炼。但给孩子选书和讲书,一定要注意贴合孩子的兴趣,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来讲。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在于让孩子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让孩子在一次次重复的故事中吸收和理解。过于急切的提问往往会破坏孩子享受听故事本身带来的好感觉。在这个年龄,如果我们没有选到好书,少讲一两本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千万别让孩子怕了读书!更不能给孩子贴上一个“不爱思考”的标签。
有的妈妈今天看到别的孩子会说几句外语,就赶紧给孩子教外语;明天看到别的孩子会被唐诗,又赶紧给孩子教唐诗,永远以自己的意志决定孩子的阅读方向,那孩子肯定是无法适应,不愿意去学的。
最后,妈妈要有耐心。
3岁的宝宝不可能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只要她有探索世界的兴趣,就有学习和思考的原动力。妈妈只需要耐心等待孩子想你提出“为什么”的那一刻,抓住机会,带孩子去探索,最好的办法不是告诉她答案,而是告诉她寻找答案的办法,以后孩子会找出更多的办法来探索这个世界,到那个时候,也许你再也不会为这个问题而苦恼了。
在同一片蓝天下,有许多的隐性“孤儿”,也就是父母都健在的心灵孤儿。心灵孤儿是指孩子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简单地说,心灵孤儿就是由于父母忽视孩子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导致孩子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逐渐形成了“孤独心理”。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钢筋水泥构建的丛林里,如果他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心灵孤儿”也由此出现。
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易走两个极端: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节衣缩食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把孩子逼进书房题海;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忽视了孩子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有的父母为了工作事业,无暇顾及孩子,选择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渐渐地,孩子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世界。
妈妈的情绪、个性影响孩子的心灵健康
我们毫不怀疑,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妈妈的出发点也都是为孩子好,但是,妈妈的做法却未必正确,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心灵的健康。
愤怒的妈妈:孩子不是夫妻间的夹心饼干
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等行为都会让孩子本能地产生恐惧和不安,从而造成心灵上的孤单和不安全感。
场景:爸妈的吵架让豆豆感觉恐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晚上,豆豆的爸爸妈妈为了一点小事争执起来,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摔东西的程度。豆豆恐惧地看着爸爸妈妈,小声说:“爸爸妈妈别吵了,我怕。”妈妈一把拉过豆豆说:“你看你爸爸,还对着我们摔东西,他压根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以后你也别理他,我们走。”边说边拉着豆豆往外走,爸爸在后面更加生气地大吼:“你发神经就发神经,还拉着孩子一起,真是不讲理。”
点评
上面的场景,相信很多家庭里都发生过。当夫妻间产生了不愉快的时候,心有怨气的妈妈喜欢对孩子说:“你爸爸这个人从来不管家,你还这么黏他做什么?他回家就只会吃饭睡觉,给你做过饭没?洗过衣服没?都只有妈妈一个人为你忙。”父母在口不择言、争锋相对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他还不能理解成人的世界,但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等行为都会让孩子本能地产生恐惧和不安,产生被遗弃感,造成心灵上的孤单和不安全感。
常见的“夹心”类型
夹心一:孩子不是出气筒
有的父母吵架过后,一腔怒气无法发泄,孩子就成了出气筒,看孩子做什么都不顺眼,然后开始呵斥教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跟你爸一个样。”“坐那别动,跑来跑去的吵死了,你没看见我正烦着。”无辜的孩子成了父母吵架下的“炮灰”。夫妻双方把埋怨和愤怒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的孩子往往容易紧张不安,他们不幸处于父母矛盾的漩涡中,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最终会用自闭来躲避父母之间的纷争,因为那个还不成熟的心灵,那个需要父母温暖和安全感的心灵,无法承载成人世界的烦恼和争执。
夹心二:孩子不是情绪垃圾桶
有的妈妈与丈夫产生了矛盾,就把孩子当“倾吐”的对象,对孩子诉说自己的委屈,絮絮叨叨地说着“你爸爸如何如何不好”,甚至唆使孩子“站在自己一边”,去和父亲较劲。幼小的孩子很难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情感,面对妈妈的“控诉”,他要么无法理解,要么天真地以为爸爸是个坏爸爸,妈妈将负面情绪和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却忘了孩子无力承担。
教养建议:不要当着孩子吵架
夫妻之间切忌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更不要把孩子夹在两人的矛盾中,你拉一把他推一把的。孩子的爱不是一盆水,倒给了爸爸,妈妈便没有了。还是让我们的孩子带着对父母同样美好的爱去长大成人吧!不管大人之间发生了什么,请用宽容和理智,给孩子留下这份人世间亲情的美好,那将是他一生最温暖、宝贵的财富。
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孩子,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还压让他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成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别让孩子成了你们吵架下的牺牲品。
图老师1234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教育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是蒙氏“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
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教育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特梭利认为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教师必须掌握三大原则,即:
1、预备符合成长需求的环境
2、协助与观察孩子在环境中的需求
3、订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时常提醒孩子自我控制。
因此,对孩子应该以教育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需要”,自由的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特梭利表示:“你只要冷静的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
我想,在家中的大人们对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也应把握上述的观念。
让幼儿自己做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 (幼儿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什么:
我听到了,
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记得了;
我做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我就理解了。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幼儿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
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Tulaoshi.com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过年时聚会增多,一些家长发现,家里要是来了客人,孩子就会出现一些“微妙变化”:一方面,孩子的表现欲被激起,喜欢在客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一些孩子开始吵闹,打断家长说话,甚至可能出现一些让人尴尬的行为。孩子的这些表现,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人来疯”。本期,我们就从孩子的“人来疯”谈起,展开解读孩子不恰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希望家长意识到,读懂孩子的“心”,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反应,并且相信孩子的自身力量,将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来疯”背后的心理
妈妈的朋友来家里做客。五岁的小明特别兴奋,不停地在妈妈和客人身边跑来跑去,还不时地大声嚷嚷:“妈妈,我的笔找不到啦,快帮我找找。 ”妈妈耐心地哄着:“小明乖,妈妈和客人说话,你先自己玩。 ”
“噢,知道了。 ”小明乖巧地回到自己房间。可不到五分钟,小明又来了:“妈妈,我觉得身上痒痒,快帮我看看。 ”妈妈面对客人有点尴尬:“这孩子平时挺乖的,今天不知怎么了? ”
很多家长把类似小明的行为,称为小孩“人来疯”,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大多是束手无策,严厉打骂自然于心不忍,好言哄劝又难以见效。父母还会担心:下次家中来客人,孩子是否还会“人来疯”。
客人来到家中,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新鲜刺激,客人一般会夸孩子,这就会让孩子兴奋地表现自己。此时,客人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表示宽容,但这又一次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可能会闹得更凶,甚至会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使父母陷入尴尬的境地。
从另一面看,孩子都有表现欲,“人来疯”是可以理解的。况且有时候,有的家长只顾自己谈天说地,孩子认为自己被忽视了,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孩子可能会有所行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可以归结为一个主要原因:他们希望感受自己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对父母来说,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 12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