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顽皮宝宝,父母得多花更多的心思去教育孩子,顽皮的孩子总是精力旺盛,什么都想搞搞破坏,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常常是才买几天的新玩具被拆得稀巴烂,这让家长郁闷不已。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这么顽皮呢?
【 tulaoshi.com - 对付 】
小宝宝的任性脾气会让许多妈妈感到尴尬,有时候你让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爸爸妈妈只好妥协地哄哄他,如果还不行就干脆打骂起来,可是这样真的是“对付”小宝宝的好办法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化难过为高兴呢?我们听听3位妈妈和宝宝斗智斗勇的故事吧。
故事一:我跟宝宝“抢”面条
妈妈小余讲述:今天我又跟宝宝斗上了。宝宝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跑到厨房大扫荡,把面条给拖出来了,还扯了一大把出来握在手中,拿到客厅跟我们炫耀。婆婆连忙过去抢,宝宝生怕面条被抢走,握紧面条满屋子躲,大家都知道,面条是易碎品,稍微一用力就会变成渣渣。
我立即制止婆婆,然后大家都装作若无其事的看电视,没有将视线放在宝宝身上。我则向厨房走去,果然,宝宝跟了进来,我故意在灶台上鼓捣着,装作要做饭的样子,宝宝见状,说:“妈妈,吃面面!我说要吃面面呀!”“那妈妈给你煮好不好?”宝宝点点头,我赶紧将锅拿下来递到宝宝面前,宝宝很配合的将手中那一大把面条全扔了进去,阿弥陀佛,总算成功了,一点都没弄到地上呢,哈哈,宝宝,跟我斗,奉陪到底!
妈妈心得:宝宝总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在手上玩,也不管这个东西能不能玩。但是如果爸爸妈妈一定要把他手里的东西抢回来,宝宝就会觉得“这东西肯定很好玩,连爸爸妈妈都要,我就是不给!”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冷静,不要表现的太紧张,宝宝看到没人理他,自然会觉得没趣,乖乖地把东西还回来啦!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故事二:我跟宝宝“赌”吃饭
妈妈小邓讲述:晚餐的时候,我没有答应敏敏给她吃可乐拌饭,于是她就照旧往地上一躺,还爬来爬去的,一边还用挑衅的眼神望着我,好像在说“哼,你不让我吃可乐拌饭,我就不吃了!”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我高兴地拍掌,大声笑着说:“大家快来看啊,这里有人学小狗狗呀,还爬来爬去的呢!”敏敏一听,马上爬起来大声抗议:“敏敏才不是狗狗呢!”“可是只有狗狗才吃可乐拌饭呀!”敏敏听完后,只好乖乖地低头吃饭,不吵不闹了。
妈妈心得:妈妈们面对宝宝的叛逆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觉得烦恼,或者因为宝宝赌气了就妥协,这样次数多了,他就会觉得这招灵验了,以后还会用这招对付你。其实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下宝宝的逆反心理来教育他。
故事三:我跟宝宝“捉迷藏”
妈妈小叶讲述:早晨的时候,我带着昊昊在小区里散步,走了一会儿,他就开始不听指挥了,偏偏要往相反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转头看看妈妈的反应。我想:“他肯定觉得我会跟着他走,哈哈,我才不呢!”我不理他,继续朝前走,见到旁边有一些树木,故意大声地说:“昊昊,找不到妈妈了!”然后躲在树木的后面。昊昊见到妈妈在跟他捉迷藏,顿时忘记了自己“耍酷”的目的,开心地追上来,找到了躲在树木后面的妈妈,更加得意地手舞足蹈啦!
妈妈心得: 宝宝都是很“善变”的,刚刚还在哭可能见到好玩的东西就乐呵呵地笑了,忘记自己之前为什么哭呢。所以当宝宝调皮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做一些其他令宝宝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宝宝被更好玩的事情吸引了,那还会记得自己之前在干嘛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专家观点:对付宝宝逆反心理,不要“以恶制恶”
这三位妈妈与宝宝的“斗智斗勇”的故事中,反映家长们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宝宝在逆反期时,家长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逆反行为,家长们不必紧张,关键是不要“以恶制恶”,跟他对着干或是硬碰硬,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造成更坏的结果。而且要尊重孩子,认真地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他的想法不可行,爸爸妈妈也可以帮助完善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商量,不压制或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1-2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所以会有“我就是要这样”的心理,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试着对他理解和尊重,把他当成朋友,既不像对“小皇帝”一样百依百顺,也不像对“下属”一样施发命令,慢慢地,孩子就会像你一样通情达理和善解人意了。
三位妈妈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付叛逆的小宝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他玩,做他的玩伴,在玩乐中帮助宝宝改掉调皮、叛逆的坏脾气。爸爸妈妈不妨改变一些态度,不要总是跟宝宝讲道理,把平时的妥协、训斥改成嘻哈的玩笑,您也可以像这三位妈妈一样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孩子从来不出去乱跑为榜样来教育我们。可是在英国,孩子们永远顽皮或者说父母是花钱培养他们顽皮。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rdqTuLaoShi.comuo;。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小孩不是白纸
我们小时候背毛主席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人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孩子从来不出去乱跑为榜样来教育我们。可是在英国,孩子们永远顽皮或者说父母是花钱培养他们顽皮。每个周末都有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一起去,父母辈的聊天,孩子辈的玩耍),就是有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差不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日,很少呆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
英国的家庭教育
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时期的偏食、挑食情况,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原来,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面对顽皮的孩子,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当你冷静下来后,不妨试试下面的策略,总有一个会见效的。
适当丢脸策略
如果孩子早上起床后因为磨蹭或打闹而耽误了上学的时间,不妨就让他穿着睡衣去学校。父母还可以当着同学的面,给孩子大大的分别拥抱和响亮的吻别,对6岁以上的小“男子汉”来说,这个方法特别有效。
挨饿策略
如果孩子经常不吃完饭菜,那么索性饿他一顿。在直接送孩子上床前,让孩子看着父母把他喜欢的饭菜吃光。
零用钱策略
从小就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但是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必须受到扣钱的惩罚。如果孩子实在很顽皮,当月的零用钱被扣光甚至要倒扣时,你可以让他先欠着钱,然后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作为抵押。一直到下月“发薪日”,他还清了欠款才能赎回玩具。
劳动策略
不要担心自己在奴役孩子,www.Tulaoshi.com要尽早培养孩子为别人服务的习惯。对小孩子来说,煮简单的食物、打扫房间、帮父母拿拖鞋和啤酒是光荣的任务。
“失去”策略
如果孩子老是学不会自己收拾玩具,那么就给他一个最后通牒。如果24小时内还不整理干净,那么他将永远失去这些玩具,而且父母也不会再给他买玩具了。如果孩子还是不听话,那么就要把最后通牒执行到底,因为一旦食言,孩子将永远不会把父母的话当真了。采取这个策略前,父母要先考虑清楚,是不是真的舍得把自己花钱买的玩具扔掉。
罚站策略
在家里设立一个受罚点,而且最好是在能看得见客厅或厨房,甚至是游乐室的地方。当孩子顽皮做错事的时候,他必须站在那里反省,同时看着没有犯错的兄弟姐妹游戏、吃饭。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8770.html
看过《怎么对付帮孩子抢玩具的父母》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