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也与其他国家颇有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
【 tulaoshi.com - 学前教育 】
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美国
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青少年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小保姆去赚钱。14岁的詹妮每周礼拜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领取工资。但詹妮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瑞士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德国
家长从不包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日本
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加拿大
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人们从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有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结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那位当记者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这么多报纸不容易,很早就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耽误。
德国:童话打开金钱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让我们看看这本书讲些什么:“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你最后只会以失败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是一种借口,你还没有做,就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不能试验,你只有两种选择,做或者不做。”、“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会从中学到很多的人生道理。
美国:卖玩具换收入
美国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较少,在生活习惯上也不墨守成规。同样,在子女理财教育方面,习惯花未来钱的美国人也与其他国家颇有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英国: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英国人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在英国,从幼儿起就开始理财教育,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
&n(www.tulaoshi.com)bsp; 日本: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日本人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钱是从银行取出来的吗?
如果问4、5岁的宝宝:“钱是从哪里来的?”,一定会有宝宝告诉你,钱是从银行取出来的。这是因为宝宝可能只看到父母从银行取钱的过程,而并不真正理解:钱是父母通过辛辛苦苦的工作而获得的酬劳。曾经有过“让孩子做家务该不该付钱”的讨论,这种做法是从西方传来的,是不是符合中国的国情呢?其实,这种方法只要合理掌握分寸,完全可以尝试,而且对帮助宝宝正确树立金钱观念是有益的。
例如:可以确定周末的双休日为“宝宝工作日”。在这两天里,宝宝帮助父母做家务时可以按劳付酬,制定标准,报酬以1元为单位,不能过多;给宝宝安排的“工作”也应该适当,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周一到周五宝宝做家务是“义务劳动”,因为这时父母正在为宝宝和全家的生活工作挣钱。让宝宝体会一下劳动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这对宝宝是很积极的教育。
现在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独生宝宝,从小就没有体会过生活拮据的滋味,只知道缺什么就让父母给买什么,父母往往也会尽量满足宝宝的要求,甚至宝宝并没有开口,父母就已经给买好了。而且追求名牌,追求时尚,别人有什么,自己也一定要有什么。在他们的概念里,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为了帮助宝宝正确认识金钱的意义,应该从小对宝宝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
CPI持续走高,个人财富普遍面临缩水,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的问题在于如何抵御通胀预期,并且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如何通过合理的家庭理财,进行资产配置并实现收益最大化,达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呢?
家庭基本情况
张先生28岁,某消防公司销售总监,工作收入稳定。妻子待产在家。张先生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社保、公积金齐全。自住一套100平方米商品房。存款10万元,房贷10万元。张先生税后月入6000元。家庭每月支出3000元,包含2000元生活费及1000元房贷还款。年终奖10万元左右。
目前资产配置状况
1.在股票市场有一定投资,4万元左右。再无其他领域投资。
2.没有购买商业保险。
理财目标
1.目前CPI高居不下,如何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孩子即将出生,孩子未来的教育金如何保证。
3.如何构建较为完善的家庭保障,让家人过上无忧的生活。
理财分析及建议
保证家庭生活质量
短线投资机会以银理产品为主导
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副经理高文博表示,在目前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进行分散投(图老师整理)资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建议预留三个月到半年的月薪现金即可,60%左右的资金用作短线热点题材的投资,10%~20%的资金进行长线配置。CPI高居不下,加息预期日益升温,不宜用过多的现金进行长线投资。张先生可从10万元存款中留存2万元做应急准备金,其余8万元用于更高收益的短线投资渠道。
目前短线投资产品首推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债券、黄金也可考虑,外汇市场有波动也有投资机会。中国银行个人资金业务团队交易员王涛表示,近日来受韩朝地缘政治的影响,黄金出现了一波短期逆转的反弹行情,为投资者提供了一轮逢高卖出的机会。西方圣诞节即将来临,投资者将有一轮逢低买入的机会。王涛认为,虽从大基本面上倾向价格下跌,但从长期来看,黄金的保值避险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积累孩子教育金
加大股票、基金等高风险资产比重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理财师董卫峰认为,考虑到孩子未出生,教育基金可有较长的投资期限,应加大股票、基金等高风险资产的比重,以提高未来的收益率。张先生在股票的选择上,应关注“十二五”规划期间较为热点的题材,如新能源板块、大型设备制造板块及有色金属板块。在基金的选择方面可关注消费板块的基金及抗通胀的主题基金,提高产品组合的收益率。也可建立一个基金定投计划作为子女的专项教育金,保持资金的长期增值能力,并且有助于达成子女教育金的专款专用,以及为未来退休计划打下基础。
保障家里顶梁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用可投资资产中10%购买商业险
太平人寿陕西分公司聚诚部业务经理徐艳表示,张先生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但除了社保之外再无商业保险,这在家庭资产配置中是不合理的。建议拿出家庭可投资资产中的10%购买商业保险,既能补偿家庭出现变故时的经济损失,又能在退休时以支取年金方式弥补退休生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徐艳建议张先生先“保障”后“投资”,即先购买重大疾病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保障型的险种,以确保家庭经济支柱在遭遇风险时,能够雪中送炭,帮助整个家庭渡过危机。之后,再考虑投保一定的养老险,对晚年生活早作规划,并可考虑选择投资类险种作为家庭理财计划的一部分。在夫妻双方保障充足的前提下,再安排孩子的健康和教育保障是比较合理的。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9271.html
看过《孩子即将出生的家庭如何理财》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