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如果不得不让孩子独自在家或外出,最担心的,当然是安全问题。教会孩子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要比只告诉他们危险的严重性重要多了。
【 tulaoshi.com - 安全知识 】
宝贝咳嗽细护理
春季,气温忽高忽低,身边感冒的人日渐增多,轻则鼻塞流涕,重则发热咳嗽。如果孩子自身免疫力较差,又没得到有效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不但会加重,还可能引起声带受损、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可继发风湿病、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那么孩子一旦咳嗽了,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1.留心孩子咳嗽的特点和规律
把孩子咳嗽的相关情况正确无误地告诉给医生对医生诊断病情大有帮助,切记:不要东拉西扯,要直截了当。叙述内容包括:咳嗽时间、咳嗽性质、音色、节律等。
小贴士
早晨起床或入睡时咳嗽,多为有痰的咳嗽。
咽部或气管有刺激的咳嗽表现为干咳。
咳嗽以白天为主,可能是支气管炎或咽喉炎。
咳嗽以夜间为主,要高度怀疑咳嗽变异性哮喘。
饭后咳嗽或咳嗽加重,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2.不盲目使用抗生素
孩子一咳嗽,父母就心疼,恨不能马上用止咳药、抗生素给宝贝止咳。其实,有时候咳嗽并不是坏事!咳嗽有清洁呼吸道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通过咳嗽,孩子可将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排出体外,减少呼吸道内病菌数量,减轻炎症症状。因此,如果咳嗽不是由细菌引起的,则无须服用抗生素。
另外,据临床统计,8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而抗生素并不能“杀死”病毒。盲目使用抗生素对止咳并没多大帮助,反而会损伤其自身的免疫力,使咳嗽迁延不愈,由急性咳嗽转为慢性咳嗽。
3.饮食禁忌别忘记
在孩子咳嗽期间注意饮食禁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忌冷冻、辛辣食物
中医认为身体一旦受寒,就会伤及肺脏,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如果咳嗽了再吃冷饮,岂不是“雪上加霜”?注意:一些凉性水果,如西瓜等,也要忌食!
另外,中医有“脾虚生痰”之说,过多进食冰凉食物会伤及脾胃,造成痰液增多哦。
孩子大多是热性体质,辛辣食品不仅会刺激其咽喉部,还会助湿酿痰,从而使咳嗽加重。所以,咳嗽期间也要远离辛辣食物。
●忌甜酸食物
酸味食物会收敛痰液,使痰液卡住不易咳出,从而导致咳嗽难愈。多吃甜食会滋生痰液,也不利于宝贝康复哦!
●忌鱼腥虾蟹
常常看到患咳嗽的孩子在吃了鱼腥类食物后,咽痒难忍,咳嗽加重。这可能与孩子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
●忌炒货、膨化及其难消化的食品
瓜子、花生、巧克力、爆米花及油炸食物都容易使孩子的咳嗽加重,而且这些食物还会加重胃肠负担,助湿、助热,滋生痰液,使咳嗽难以痊愈。
文/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夏以琳
一部接一部的《小鬼当家》让中国父母在领教了美国小鬼智勇双全的同时,不禁也发出一声感叹:“我们孩子要有这本事,我也就放心了!”
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如果不得不让孩子独自在www.Tulaoshi.com家或外出,最担心的,当然是安全问题。教会孩子处理紧急情况的方法要比只告诉他们危险的严重性重要多了。
一些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建议家长们别把这种教育看得有多么复杂,也千万别人为制造紧张气氛。他们总结了下面几个问题,只需在茶余饭后同孩子聊天、游戏的时候,考考孩子,如果他答不出来,再耐心仔细地教给他处理的方法。
◆你在需要帮助时怎么找到爸爸妈妈?
让孩子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马上就能和你联系上的号码;教会他使用各种通讯工具;养成他定时与父母联系的习惯。
◆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管他说得多么动听,多么像回事。假如他说是父母让他来的,干脆告诉他,父母就在家里。
◆你一个人在家时,身上受伤,流血不止怎么办?
用一条干净毛巾用力包住伤口,然后叫邻居或打电话给父母。如果附近就有医院,可以直接找医生帮助,再通知父母。出门时别忘了锁好门。
◆一个人在家,出门前应做哪些准备?
先和父母联系,让他们知道你去了哪里,然后检查家里的电器、水龙头、煤气等是否关好,带齐物品。最好平时给孩子准备一个写着他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及父母姓名、单位、电话的卡片随身带着。
◆你一个人在路上走,有人老跟着你怎么办?
往人多的地方跑,找警察帮忙,或者直接往熟人家、父母单位去,如果家里没人,千万别进自己家。
◆迷路了怎么办?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告诉警察、商场里的店员或其他负责任的人,不要随便向你不熟悉的路人说你迷路了。
◆一个人回来发现家门被破坏了怎么办?
不要进门,马上去找认识的大人。让孩子知道报警电话。
◆着火了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火警电话。自己家的小火要迅速扑灭,并打开房门大声呼救,请邻居帮忙。注意油类着火不能用水来浇灭,要用沙子、土或淋湿的被褥等压灭;电器起火要设法切断电源开关。楼房着火时,一定要大声呼救,让别人知道你在家里,逃离时应将全身淋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顺楼道火势小的一面迅速往下跑。
◆地震了怎么办?
地震光是大地震的预警信号,许多地声出现在大震前的十分钟内,若见到不寻常的光,或听到不寻常的地声,要迅速逃离建筑物。若地震已到,应迅速躲到桌子、柜子底下或管道纵横的卫生间、厨房里,千万别往离窗近的地方跑。若地震后被压在重物下,发现无力自救时,应尽量不动,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正确的理财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对于孩子来说,这才是给他们最有价值的财产。让孩子有理财观念,会帮助他们在一生中把握“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
0-3岁
■Method-1激发热望
准备色彩、面料、长短、大小各异的袜子,给宝宝观看、捏拿,并跟你互相做套袜子游戏。让宝宝在比较中了解袜子不同的用途,在游戏中懂得袜子的价值(漂亮、保暖等)。
■Method-2理性分类
挑几件有趣的玩具,一一递给宝宝。当他手里已经握有玩具后,拿出更新奇的玩具,要求他将手里的玩具跟你的玩具进行交换。这个游戏在婴儿期就可以开始。可以让宝宝在分类意识中产生“取舍”观念,建立物物交换意识。
■Method-3数字感受
尽早训练孩子的数字敏感度,对婴儿期的孩子来说,即使会数数了,也未必懂得数钱,因为那只是抽象的声音或文字,必须让孩子感受数字的多与少到底有什么不同,才能建立金钱观。
■Method-4认识钱币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并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用钱的机会,以及了解钱是怎样来的。
■Method-5理解储蓄
买些储蓄玩具教孩子存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孩子懂得,钱可以越存越多,理解储蓄的意义。
4-6岁
这个岁数的孩子,可以定期给零花钱,让他自己支配。让他有攒钱和花钱的体验,养成先算后用,算了再用的好习惯,明 白自己花钱对家里经济造成的影响,从而在花钱过程中培养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感。其正确财智潜能培育方法有:
■Method-1币值概念
让孩子观察不同票面上的图案,告诉他图案的意思。取一张有水印的纸币,让他迎光观察纸币上的“奥秘”,告诉他水印的作用。再将人民币纸币、硬币,分别按照面额大小排列,让他识别数字面额。同时比较一下,一张100元等于多少张50元;还可以用10元与50元、10元和100元进行比较。以了解我国的货币,建立币值概念。
■Method-2购物游戏
跟孩子一起做购物游戏。用玩具、卡片、水果等当“货物”,一一标出“价格”。用废磁卡当“信用卡”,塑料圆片、纸片等当“现金”。无论“价格”还是“现金”,数字尽量简单,而且以“现金”和“价格”吻合为好,方便宝宝接受。比如,苹果标价2元一个,“现金”中就有2元的硬币或纸币。先由你当售货员,宝宝当顾客;然后让宝宝当售货员。在“买卖”中强调用“货币”换取“物品”,让宝宝进一步了解货币的作用。
■Method-3超市购物
带宝宝去超市前,先跟他商议需要购买什么,一一列入购物单。可以用简单的图画表示物品,让宝宝能“看懂”。并约定,除此之外不买其他物品。购物中,每挑选一件商品,让宝宝在购物单上做一个“已购”记号。让宝宝参与挑选物品,告诉他关于物品质量与价格、保质期等简单知识。并让宝宝参与付款全过程,告诉宝宝一共花了多少钱。
■Method-4习惯储蓄
当孩子有了一定数量的可自行支配的零花钱时,父母不妨为孩子准备一个可爱的宠物储蓄罐,鼓励孩子将零花钱的一部分放进储蓄罐中“养宠物”,并引导孩子有意识地用储蓄来的钱去做更大、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孩子在形同游戏的积累中,享受到了积累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而且还不经意间养成了储蓄的习惯。
■Method-5走进银行
带孩子走进银行,进行投资启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银行的作用是什么,将钱放在银行里可以做什么;同时观察取款与存款的过程,让孩子亲自尝试从取款机中取出钱币或是把钱币送入存款机。告诉他密码不能外泄。让孩子对银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Method-6创造财富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使他们懂得劳动创造财富,从而学会赚钱的正当途径。可让孩子学做小家务,比如,擦小桌子、小椅子,跟你一块儿准备开饭等等。做完了,给予真诚的夸奖,或者奖励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也不妨给一个小硬币。让孩子建立劳动观念,体会劳动的精神快乐。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上秉持上述这些原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过分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看过>>
理财从儿童做起
【】有研究显示,良好的理财习惯并不一定靠天生遗传而来,儿童理财的习惯一般是从10岁开始养成的...
零花钱——孩子理财第一课
【】如何支配零花钱,对孩子来说,是人生理财的第一课。上好这一课意义不小...
国外理财经:理财从娃娃抓起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当然,给他们从小灌输金钱观念也是很不错的主意。在通货膨胀的时代...
一个三岁多的女孩喜欢把脚踩在椅面上,妈妈在旁边提醒,“宝贝,把脚放下去。”女孩把脚放下。没过多久,女孩又把脚踩上去,妈妈又提醒,“宝贝,不能把脚放在椅子上,妈妈说过多少次了,鞋子太脏,待会儿椅子不能坐了。”女孩条件反射似的又把脚放下,可没过多久,女孩的脚又踩上椅面了……
有个5岁男孩胆子较小,不敢冒险,不敢玩游乐场的任何一种游乐玩具。妈妈觉得这样不像个男孩,男孩就应该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某日,一家三口到公园玩,妈妈鼓励男孩去玩公园的游乐玩具,男孩不敢。妈妈再鼓励,说:“你是一个男子汉,要勇于冒险,你看人家小女孩都敢玩,要不,爸爸妈妈陪你一起玩?”男孩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妈妈失去耐心,强行让孩子玩了一次。男孩在痛苦中玩了一次,后来更加不敢玩大型玩具了……
以上是两位妈妈“纠正”孩子缺点的两幕情景,妈妈们的道理都没错,可是教育效果却很糟糕:女孩照样踩椅面,甚至踩得更频繁;男孩照样胆小,甚至比以前更加不敢冒险。为何给孩子说理却说不通呢?面对孩子的缺点或不良习惯,我们该怎么办?
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人喋喋不休的说教让孩子感到反感,要么孩子会公然作对,对大人的说教不理不睬;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却很抗拒,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说教无效的原因。对孩子的“缺点”或“不良习惯”,一次次的说教实际是在提醒孩子:你胆小,你踩椅面。这样反而会强化孩子的行为。
好的、有效的教育是不露痕迹、“润物细无声”的。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也是一个胆小被动孩子的转变。这位妈妈是大学老师,2009年12月给我发来一封名为“令人担忧的图图”的邮件:
“我女儿图图2岁10个月,胆子比较小,有点偏内向型。对不熟悉的人和环境,开始表现得比较羞怯,玩上半天才会熟识起来。比如说,这个周末带她去儿童乐园,里面的小朋友很多,其实她很喜欢里面的东西,但就是有点怕,不敢去玩。等过了半天,兴头才表现出来。这个时候要有大人陪着。如果有别的小朋友来玩,她就会主动跑到家长身边。平时,在小区坐滑梯也是这样,如果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她就不愿意上去滑,不会和别人争抢。
“图图在幼儿园并不开心,老师说她在幼儿园一直不太吭声,也不主动去和小朋友玩,也不喜欢幼儿园的玩具。和一两个小孩子玩的时候,挺好的,就是集体活动不太乐意(我估计她很想参加,但是不敢参加,或者不知道怎么参加)。图图语言表达能力不错的,但就是不太爱说话,只有老师问她的时候,她才说。”
在跟图图妈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孩子是不惹事的类型,他们对孩子保护得比较多,遇到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会立即介入。而幼儿园老师由于害怕孩子被抓伤对家长不好交代,也是一发生冲突就立即介入,所以孩子几乎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抢,因为拉不下面子去说别人,图图妈的做法是让孩子谦让,这种“不公正”的做法让孩子觉得委屈和受伤害,因而变得更加退缩。
我建议图图妈给孩子创造真实的社交圈子,大人少介入,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的能力。小朋友抢孩子的玩具时,要鼓励孩子想办法拿回来,不要顾及面子,维护规则的公平最重要。同时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胆小”之类的字眼,也不要急于让孩子主动和别人交往,以免给孩子压力。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胆大”的行为时及时肯定。
1个月后,我看到了图图妈的反馈:“今天带图图去玩,3个小朋友一起在玩滑梯,图图表现很好。当前面的小朋友准备躺在滑梯上睡觉时,图图有些着急,但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向妈妈求助或者自动退下来,而是在那里跺脚,以提醒她的小同学(同一个托班的孩子)。一会儿,在孩子奶奶的招呼下,那孩子自己滑下来了,图图也很顺利地滑了下来。这点变化,给我带来些惊喜,图图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方式,变得大胆些了。但这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有时候我会失去耐心,告诉她‘应该自己去做!应该和人家打招呼’……但效果并不好。也许,家长可以做的是相信孩子,并给予更多的交往机会,关注她好的一面,忽略她弱的一面。时时提醒孩子‘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等于在暗示孩子‘你这样不行,那样不好’,这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往往孩子就会成为自己所说的那个样子,我还是要多培养自己的耐心,耐心!欲速则不达!”
图图妈真是一个有悟性的妈妈,她意识到了必须“关注其好的一面,忽略其弱的一面”,这样好的一面被强化,好的一面的“面积”便会越来越大,覆盖掉弱的一面。反之,如果时时提醒孩子“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弱(坏)的一面被强化,弱(坏)的一面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覆盖掉好的一面。家长们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出现打人、吐口水等“不良”行为后,如果家长大惊小怪、或哈哈大笑、或气急败坏、或一番说教,总之只要家长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孩子就会越来越起劲,哪怕家长厉声喝止,孩子也会继续其恶作剧似的行为。如果家长忽略他的行为,就当没看见,孩子搞两下,索然无味便罢休了。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五岁多的女孩芳芳,只要闲下来就喜欢吮手指,经常把手指咬出血。她妈妈急得不得了,想了很多办法,讲道理、打骂、涂苦药水、戴手套等,都改不了这个习惯。有一天她碰到我,发愁地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吃手,手都啃出血了,这可怎么办呀?”我对这位妈妈说:“孩子吃手是表象,本质是缺乏安全感,要完全纠正这个行为,就要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你的这些措施都是对孩子行为的一次次强化,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加强她的行为。”芳芳妈说:“那我怎么才能改掉她这个坏毛病呢?”我说:“首要的肯定是建立安全感,这个命题很大,父母需要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让孩子和你们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碰到孩子吃手的时候,不要指责,不要提醒她‘不吃手’,轻轻拿开她的手即可。然后以她感兴趣的活动来分散她的注意力。平时找事给她做,不让她有闲下来发呆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活动上面,就会减少吃手的行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她的这个习惯,以免强化她的行为。养成一个习惯容易,要改变一个习惯难。改变一个习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三两天可以改变的,你要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
没多久,芳芳上小学了,也不知这个习惯到底改了没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妈妈仍然是以前那样的方式,这个习惯是改变不了的。
我的小侄女晓晓喜欢一边捻头发,一边做吸吮状,这个习惯导致她形成了“地包天”,即下面的牙齿包在上面的牙齿外面(正常情况是上牙包在下牙外面)。经过牙齿矫正后,医生叮嘱,必须改掉吸吮的习惯,不然换牙时还会形成“地包天”。晓晓的这个习惯本来不是太严重,仅仅是在显得无聊的时候偶尔为之。我妈心情急切,唯恐晓晓的“地包天”再次复发,每当晓晓捻头发的时候,她就大声喝止“别捻头发”“怎么又捻头发了”,有时还打晓晓的手。在奶奶的“监督”之下,晓晓越发紧张,捻头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从以前的偶尔为之发展至时时刻刻都举着手捻头发!
重点提示:
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人喋喋不休的说教让孩子感到反感,要么孩子会公然作对,对家长的说教不理不睬;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却很抗拒。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某个弱点或不良习惯,一定要记住“教育无痕”四个字,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说教太多孩子听不懂,就算听懂也接受不了。不要提醒,因为每一次提醒都是一次强化。我们要忽略掉孩子不好的一面,Tulaoshi.Com善于发现孩子好的一面并给予大大的关注,这样好的一面就会慢慢放大,覆盖掉不好的一面,孩子的缺点和不良习惯将慢慢改变。
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节目、打麻将……每年的春节都千篇一律,比较我们年幼时那种浓烈的喜庆气氛,现在的春节总让我们感觉少了些什么……
为了避免春节文化的失传,我们应该做好两件事:
·现在城市里的父母就有责任重拾那些被遗弃的活动,展现传统春节的魅力;
·不能忘记在过节的时候告诉孩子“年”的真正过法,其实这正是我们越来越不会过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我们一起来看看传统春节究竟是怎么过的。
小年祭灶
时间在腊月二十四日(北方多在二十三日),民间传说灶王爷在这一天朝天奏事。那些看起来怪好吃的灶糖灶饼可不能偷吃,因为据说那是用来贿赂灶王爷,让他上天说好话的。
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联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 …………
除夕守岁
俗称大年。此时家人团聚,吃团年饭,团坐待旦(守岁),小辈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
初一祭祖
祭祖一般在初一子时,须燃开门鞭炮避邪。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初二拜年
人们互相恭贺新年,媳妇们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吃元宝汤,也就是现在的馄饨。
初三老鼠娶亲
为不骚扰老鼠们办喜事,这一天不能熬夜,还要在地上撒些盐米。
初四迎神接神
一切人间神回到人间,傍晚接神。
初五破五
从初一到初四有很多禁忌,初五可以破除了,垃圾可以倒了,刀剪可以动了,稀饭可以吃了,祭祖的供品也要撤了。照例还要吃饺子,商店开张大吉,迎五路财神。
初七人日
小孩节日,煮七种菜为羹。
初八顺星
众星聚会之期,要拜星君,黄昏后点四十九盏灯,摆天地桌(院子里),灯散放各处,叫散灯。
初九玉帝诞辰
祭玉皇祭天官。
十三到十五闹元宵
十三试灯,十四搭彩蒯,迎紫姑神,十五看花灯,吃元宵。闹完元宵,春节就算过完了。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44533.html
看过《教爸妈如何做宝宝最好的“玩具”》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