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水果吃起来比较方便,许多家长更多的给孩子喂水果,这也是不适当的。水果中缺少了铁等物质,应该适当的让孩子补充铁元素。现在小编就来教你如何让你的宝宝爱吃“铁”吧。
【 tulaoshi.com - 宝宝 】
在我们的幼年时代,能订得上牛奶的家庭都是富裕之家。如今生活好了,宝贝随时都能喝上奶。可是,关于喝奶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总有那么多的说法,有些甚至互相矛盾。这里就认真分析一番,把有关喝奶的迷惑好好地澄清一下。
误区之一:婴儿配方奶粉优于母乳
而今,很多父母认为配方奶价格大都较贵,而且很多都是进口品牌,所以,它的营养一定好过母乳。其实,对于0-12个月的婴儿来说,母乳绝对是最好的。这时候,婴儿消化能力极弱,抵抗力也非常差。母乳是专门为宝宝设计的食品,不仅容易消化、极度安全,其中的成分还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自动调整,又富含促进生长和抵抗疾病的活性物质。目前发现母乳中的微量活性成分达四十多种,无论人工改造的婴儿奶粉如何“高级”,都无法与健康妈妈的母乳相比。
不过,如果妈咪确实奶水不足,或者妈咪生病没法喂奶,那么退而求其次,就一定要选婴儿奶粉了。婴儿配方奶粉以牛奶为基础,但模拟母乳的成分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大大降低了蛋白质和钙含量,减少了奶油,又添加了植物油、维生素和矿物质,比普通牛奶更适合1岁以内幼儿的需要。只能说,它的目标是无穷逼近母乳,但永远不可能超越母乳。
误区之二:断奶就是不喝奶了
很多地方的人没有喝奶的习惯,认为孩子已断奶,就不用再喝奶了,包括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在内。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断奶意味着孩子已经不用依赖母乳,能够从其他食品中获得营养了。这些食品也包括了牛奶、奶粉和酸奶等。有人以为,牛奶不好消化。其实这是针对1岁以内的婴儿而言的。1岁后的宝宝已经能够消化纯牛奶当中的营养成分了,所以不必把牛奶兑稀。比起日常其他食品来说,牛奶已经非常容易消化了。
宝宝在1-3岁之间,咀嚼和消化能力还是比不上成年人,特别需要一些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容易的食品,而奶制品就是这样的东西。如果一点儿不碰奶制品,宝宝很难得到足够多的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维生素D也有缺乏的风险。所以,幼儿营养专家都建议每天“早一杯、晚一杯”地喝牛奶。
这里说的“喝牛奶”,包括了奶粉、酸奶、奶酪等各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奶制品,可是不包括乳饮料(也就是所谓的酸乳饮品、乳酸菌饮料、果奶等等各种有甜味的含奶饮料)。国际公认,酸奶的营养价值不低于牛奶,其中的钙更容易吸收,还能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减少患痢疾肠炎的危险。所以,早上一杯鲜奶,下午或者晚上喝一杯酸奶,是断奶后宝宝的最佳选择。这样的好习惯,应当保持到青春期。成年以后,每日1杯奶即可。
误区之三:牛奶不能空腹喝
很多人都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饮食禁忌:牛奶不能空腹喝,酸奶不能空腹喝……结果妈咪看着宝贝餐前饿了,却不敢给他喝牛奶,只能给他饼干甜点和膨化食品之类充饥,真是非常可惜!
既然不满1岁的宝宝都可以空腹喝奶而不会不消化,没有人听说宝宝喝奶之前要先来块小点心。那么,以断奶后宝宝的消化能力,即便空腹,也可以充分消化牛奶。有人说,空腹喝牛奶,蛋白质会当作能量被消耗,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实际上,牛奶中含有约4.5%的乳糖,它属于碳水化合物,会优先分解提供能量;此外牛奶中还含有3%左右的脂肪,也起到供应能量的作用。因此空腹喝奶并不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
那么为什么会说牛奶空腹喝不能吸收呢?其实这话并不是针对幼儿,而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
宝宝们天生具有很强的“乳糖酶”活性,消化奶里面的乳糖可说轻而易举。然而,如果断奶之后很久不再喝奶,慢慢地,乳糖酶就会“用进废退”,结果乳糖不消化,“穿小肠而过”,直接进了大肠。这一下可不要紧,一方面乳糖对肠道产生刺激,造成脱水和腹泻;另一方面,大肠细菌有了这么好的营养,tulaoShi.com便疯狂地繁殖起来,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肠鸣和胀气。如此一来,当然会妨碍营养吸收啦。在空腹喝牛奶的时候,乳糖下得更快,症状就更厉害。所以,喝牛奶不舒服的成年人一定要记得,最好吃点儿东西再喝牛奶。
宝宝却与大人不同。因为生下来就是空腹喝奶,所以消化乳糖的能力一直非常强。母乳中的乳糖比牛奶还要多,所以断奶后宝宝消化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可能发生空腹喝牛奶不吸收的问题。只要让宝宝一直经常喝奶,就无需考虑什么空腹不空腹。饿的时候给宝宝喝牛奶,可要比给他吃零食健康得多呢!
误区之四:牛奶与茶和果汁同时饮用
而今,我们越来越讲究饮食的搭配,也会经常看到有关喝牛奶的一些禁忌: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不能和茶一起喝、喝牛奶不能加糖之类。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很强的科学证据。比如说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是因为牛奶中的酪蛋白遇酸会凝块。实际上,即便不加果汁,牛奶在胃里面遇到胃酸也会凝块,酸奶不就是牛奶蛋白遇酸形成的凝块吗?而且西方人喝奶茶的历史也不短,似乎没有发现他们因此出现什么营养不良的问题。
喝奶的对于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吃”是因为吃了就会出大问题,还是因为吃了之后吸收差一点儿,营养损失一点儿。如果是后者,就不用惊慌害怕——就算吃米饭,吃肉,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吸收的,为什么要苛求牛奶呢?还是放心地帮宝宝好好地享受牛奶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营养好处,也让宝宝爱上酸奶的美味吧!
一些年轻的父母见宝宝厌食或胃口不好而不愿吃饭时,往往会在菜肴中多加些味精,以使饭菜味道鲜美来刺激宝宝的食欲;或者让宝宝一次进食大量美味的鸡、鸭、鱼、肉而不加控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近年,德国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证实,过量的谷氨酸能逐渐把婴幼儿血液中的锌带走,导致机体缺锌。
锌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婴幼儿一旦缺锌,便可出现味觉迟钝,甚至厌食,日久造成智力减退、生长迟缓、性晚熟等不良后果。
一味追求鲜美还会使宝宝产生美味综合征,其病因是鸡、鸭、鱼、肉等美味食品中含有较多味精,食入过多会使新陈代谢出现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
美味综合征的表现一般是在进食后半小时发病,出现头昏脑胀、眩晕无力、心慌、气喘等症状。有些宝宝会表现为上肢麻木,下肢颤抖,个别的则表现为恶心及上腹部不适。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因此,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宝宝,美味佳肴不可一次吃得过多,要注意荤素搭配。
由于水果吃起来比较方便,许多家长更多的给孩子喂水果,这也是不适当的。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尤其图老师是桔子、弥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较高,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但是水果中的糖份含量较重,多吃对孩子的健康不利,过多的水果会导致孩子膳食的不平衡,有的孩子多吃水果还会腹泻。7-9月的孩子一天水果50克左右就够了。
新鲜蔬菜中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蔬菜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尤其是那些大便较干燥的孩子,更要多吃新鲜蔬菜。
半岁后再给宝宝吃咸酸辣苦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由黑白到彩色逐渐过渡的;而孩子感觉中的味道,也经历了一个甜咸酸辣苦的接受过程。
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表示,婴儿对味觉的敏感,先于视觉和听觉,仅次于触觉。它在母亲怀孕时已产生,出生后,即可感受到不同味道,长到6个月后,就发育得差不多了。只不过,婴儿还小,不知道如何表达,多数时候,只能摆出皱眉、撅嘴的表情,或是通过哭闹抗议。
通常来说,婴儿最早会对甜味比较敏感,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主要是因为婴儿天生对母亲的乳汁敏感,而母乳里就含有微微的甜味。此外,甜味食物里一般都含有糖分,口感较柔和,不仅不会对婴儿稚嫩的口腔和胃肠道产生刺激,容易被消化吸收,还能起到补充能量的作用,符合婴儿的发育需求。
在甜之后,婴儿会先接受咸味,再到酸、辣、麻等,最后才是苦味。对此,杨健解释说,这与孩子身体发育的生理需求有关。甜味食物多是碳水化合物,能产生热量,属于身体发育的第一需要;咸味食物多含盐分,属于身体发育的第二大需要;酸味食物略有刺激,但有助肠胃消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营养,因而随着身体需求的不断增加,宝宝对酸味食物也会主动接受;苦味刺激强烈,一般生理情况都很难接受,所以宝宝对它的适应也要等到最后。另外,有专家认为,舌尖到舌根的味觉感应是一个甜咸酸苦的顺序,因而人最先接受的是甜,最后才是苦。
那么,宝宝多大时可以开始尝试各种味道呢?杨健说,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即4—6个月后就能逐渐喂食各种味道的食物了。如果过晚,可能会由于刺激不够,导致长大后孩子的味觉弱化,或拒绝某种味道。
由于宝宝对甜味有着天生的接受性,所以可以首先添加咸味食物。比如在粥类辅食中加一点点盐,看宝宝的反应。一般来说,开始宝宝会有些排斥,这很正常。家长可先用勺子让他尝一点,然后慢慢增加。需要注意的是,盐量一定要控制,因为宝宝的肠胃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太咸不仅对肾脏不好,还会导致口味过重,进而在成年后引起高血压等问题。
宝宝接受某种味道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可能几天,有的也可能几个月。家长可以具体观察孩子的反应,一旦没有排斥举动,就可以按照酸、辣、麻、苦(如苦瓜)的顺序尝试下一种味道了。杨健说,品尝的量由少到多,家长可灵活掌握。液体类食物,比如低度酒、辣汤、酸汤、果汁等,都可以先从用筷子蘸着让宝宝尝开始,再到用小勺喝。固体的食物可先磨成泥,一点点喂,再到小块。
宝宝不肯吃辅食怎么办
不肯吃辅食
妈妈花了大半天,辛辛苦苦做好的辅食,宝宝常常只吃了一口便说什么也不肯再吃了。
解决对策:
碰到这种情况,妈妈千万不要强迫宝宝吃。宝宝不想吃可能只是暂时的,也许过些日子,他就会好好吃妈妈做的辅食了,而妈妈的强硬态度却会给他们脑海中留下很不好的记忆,下次他们甚至可能会一口都不吃了,结果反而造成添加辅助食品的困难。
聪明的做法是,在大人吃饭时,要态度十分和蔼地给宝宝先喂一点适合他们的饭菜,如鸡蛋羹、豆腐、稀粥等,观察宝宝是否喜欢。如果他们不喜欢,妈妈不要勉强,可以过几天再试试,或变换一下口味。这样处理既不会给宝宝的脑海中留下不愉快的记忆,妈妈也用不着因为白白辛苦做上大半天,宝宝却不领情而感觉十分沮丧懊恼。
如何科学合理地喂养小胖墩
目前,我们周围的小胖墩儿越来越多,而胖宝宝的妈妈们也在为如何科学合理地喂养自己的宝宝而困惑,急切地盼望着有专家能够解答她们一连串的疑问,能够针对自己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给出一个量身订制的喂养建议!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baobao1/)6大胖胖问题
在网友们提交的问题当中,以下6个是被反复提到的,专家也给予了非常详细的回答。
1. 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超重?
既要用目测,也要会计算
通过目测就能做一个大致的判断,每一位家长都可以做到。如果想更精确一点,可以用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的比值来衡量。具体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实际体重÷该身高的标准体重×100%,如果所得值≥110%,为超重;所得值≥120%为肥胖。
近年来世界各国正在采用一种新的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对肥胖进行判断。具体计算公式是:BMI = 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对于成年人来说,BMI≥24千克/米2为超重,BMI≥28千克/米2为肥胖。对于儿童来说,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 BMI 界值。我们可以借助宝宝的 BMI 曲线图(登录父母必读育儿网即可下载)来进行观察和测评。
2.肥胖会遗传吗?
即使基因遗传,更是生活方式的遗传
有资料显示:父母都肥胖的家庭,孩子发生肥胖的可能性约为80%;如果父母只有一方肥胖,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约为40%;如果父母都不肥胖,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约为20%。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遗传不是基因概念上的遗传,而是生活方式的遗传。比如父母很喜欢吃不健康的或者容易导致肥胖的食品,经常采用油炸或者红烧的烹调方式,不爱活动等,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孩子也容易出现和父母一致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这里,给父母肥胖的家庭提一些建议:在宝宝6个月以前,最好是纯母乳喂养,在添加辅食的阶段,要注意培养宝宝对蔬菜的喜好,比如在给孩子喂饭时,可以先给他吃蔬菜,这样的话,饥饿会让他更容易接受蔬菜;在总的能量摄入方面,父母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调节,不要过度喂养,宝宝饿的时候一定要给他吃,但孩子感觉饱了,有表示了,哪怕碗里只剩下半口也不要给孩子吃了。孩子大一点以后,要多带他到室外运动。关键的是,父母也要在饮食方面做一些调整,为孩子做出榜样。
3. 宝宝出生的时候胖,以后就会胖吗?
既关心胖瘦更关注饮食习惯
一般来说,出生时的体重和将来是否肥胖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是绝对的。如果能够在6个月内实行纯母乳喂养,在整个喂养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度喂养,并且给宝宝养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话,即使出生时很胖的宝宝,将来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需要说明的是,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孩子胖瘦本身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所以,父母没必要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胖瘦,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状况。此外,孩子的肥胖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透过这个现象,父母需要探究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超重,是不是存在过度喂养的现象,是不是孩子的生活方式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孩子是不是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孩子的饮食方面很正常,生活方式很也健康,那么即便体重高一些,也没有关系。
4.宝宝体重超标,需要减少进食量吗?
既调整吃多少又掌握怎么吃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目前体重高于标准体重没有关系,没必要减少孩子的奶量,只要始终坚持按需喂养就可以了。如果宝宝在6个月时依然超重,在开始添加辅食时,可以从食物的种类和量上做一些调整,最好先添加蔬菜泥和水果泥,然后再添加米粉。添加的量比一般孩子少1/5或1/6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有过量进食的习惯,可以适当多给他吃一些蔬菜泥。
5.怎么知道宝宝的饮食是否适量?
既关心每天每顿饭,更了解生长发育曲线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观察孩子身高(www.tulaoshi.com)和体重的生长情况,每个月给孩子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在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曲线图上描点、连线来进行观察,如果两条曲线都处在匀速上升的状态,说明孩子的喂养是适量的;如果曲线上升速度过快,孩子可能存在过度喂养的情况,或者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太健康,需要稍微调整和控制一下。
6. 如何让胖宝宝积极地运动起来?
既要管住孩子还要管住自己
总体原则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提高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将运动渗透到生活的细节中,从一点一滴开始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喝水。”你可以说:“水在桌子上,咱们一起去拿吧!”而不是你自己倒好水送到孩子跟前。对户外运动来说,父母首先不要偷懒,尽量多带孩子出去运动。外面风比较大,天气不太好,这些都不能成为不出门的理由,可以带孩子爬爬楼梯,或者带孩子去室内的儿童乐园玩。要告诉孩子,运动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好处!总之要让孩子运动,家长首先要有运动的习惯,同时也要有一些技巧,让孩子从最小的运动量开始做起。
不见妈咪还好,见了妈咪,小家伙可就哼哼唧唧抑制不住,非要扎进妈咪怀里嘬上一口。可这一嘬,他喝牛奶、吃辅食的好胃口就全没了。难道不断了宝贝嘬那一口的念想,真的就会败了他的好“食兴”吗?
败了宝贝“食兴”的特殊情境
很多时候,宝贝的“食兴”被败是有特殊原因的,通常会更多地出现在以下情境:
1.终于见到妈咪了
一天或者很多天没见妈咪,当妈咪的身影突然出现在眼前,宝贝就会猴急猴急地扎进妈咪怀里,嘬上一口,即便他根本就不饿,他也要嘬着玩儿半天。
2.换了新环境了
搬家或者外出旅行的时候,宝贝会更加频繁地依赖母乳,只吃少量自己熟悉的食品,甚至会完全拒绝当地的饮食,在吃饭的问题上出现严重的倒退现象。
3.宝贝生病了
当宝贝有点小毛病的时候,他的胃口自然会不太好,这个时候,他会更加依赖母乳,甚至整天叼着妈咪的奶头不放,对那些他原本熟悉的食品也不屑一顾。
宝贝“食兴”被败的主要原因
宝贝“食兴”高低其实跟断不断奶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之所以贪恋妈咪那一口奶,可能更多的缘于以下原因:
1.远离了安全的港湾
缺乏安全感是导致宝贝严重依恋母乳,排斥其他食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妈咪心情焦虑,妈咪陪伴宝贝的时间太少,经常为了避免宝贝哭闹偷偷溜走上班,妈咪对宝贝缺乏耐心,宝贝的扶养人经常更换……这一切都会导致他缺乏安全感,试图通过更多地“纠缠”妈咪摆脱他内心的焦虑情绪。
2.没有及时添加辅食
研究表明,婴儿的味觉发展有一敏感期,每个宝贝味觉敏感期的出现可能会有些早晚,时间大约在出生后2~7个月左右。如果错过了味觉敏感期,没有及时给宝贝添加辅食,他也会过度依赖母乳,拒绝进食其他饮食。
3.缺乏进食的愉快体验
宝贝最初接触某种食物时,如果他最信赖的人对这种食物作出了负面评价,他就会在内心依赖父母的这种负面评价,拒绝进食这种食物。如果父母因为担心宝贝没有吃饱而强迫他进食,或者宝贝最初对食物产生兴趣,想要自己动手进食而弄得满身满地满桌子狼籍时受到父母限制,吃饭这件事就会带给他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他对食物的兴趣就会随之消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他一看到那种最初带给他不愉快体验的食物就恶心、呕吐,拒绝食用。
4.缺乏模仿的好榜样
有的父母本人吃饭就挑三拣四的,见到不喜欢的饭菜就牢骚满腹,宝贝自然也就会模仿父母的这种行为,拒绝进食某些食品,严重的甚至除了母乳,别的食品一律拒绝。
调动宝贝“食兴”的简易妙招
1.给宝贝提供高质量的母乳
母亲的乳汁所具有的味道与母亲的进食有关,是婴儿接受味觉刺激的重要来源,因此,如果母亲摄取的食物种类丰富,宝贝通过母乳获得的味觉刺激就会比较丰富,他自然就会在味觉敏感期获得更多适应各种食物味道的机会。
2.从玩饭开始增进饮食乐趣
从宝贝几个月开始,妈咪就可以有意识地给他一些饭菜,让他自己用小手抓着吃,等他小手操作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尝试让他用小勺、筷子进食。一旦宝贝能够很顺利地将饭菜送进嘴里,他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他进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3.让进食变成有趣的“游戏”
每次进餐时,一家人都要开开心心围坐在餐桌旁就餐。从宝贝会坐开始,父母就可以给他设置一个专门的座位,让他跟大家一起进食,感受一家人进食的快乐,带给他更多就餐的愉快体验。
4.变换特殊的烹饪花样
根据宝贝的特点,妈咪可以从食物造型、食物种类、色彩搭配甚至餐具的选购等方面多下点功夫,给宝贝一个良好的观感,调动他想要尝试去吃的欲望。一些宝贝不太喜欢的食物可以少量添加一些在他喜欢吃的食物里面,让他逐渐适应这些食物的味道。雨薇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5/1062075.html
看过《如何让你的宝宝爱吃“铁”》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