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养生18法 缓解秋燥抗疲劳

2016-01-07 16:29 7 1 收藏

爱生活,爱图老师,今天图老师生活百科频道的小编推荐大家补气养生18法 缓解秋燥抗疲劳,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吧。

【 tulaoshi.com - 秋季养生 】

  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 进入秋季,人们很容易犯困,尽管睡觉时间不少,可白天还是哈欠连天、昏昏欲睡。专家建议,入秋也应适当午睡,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但专家同时提醒,对于工作紧张的“白领”一族和无法回家午睡的“上班族”来说,选择在办公室午睡要特TuLaoShi.com别讲究方法,否则可能出现和养生的初衷南辕北辙的不良后果。

  为啥秋天特别困?

  据广医二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高聪教授介绍,夏季人的身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进入秋季后,人的机体进入到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平衡,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也得到缓解,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人体自然会产生秋困的生理反应。

  “秋困”还跟工作紧张和长期疲乏有关。困倦感觉,其实是脑缺氧导致。一个上午超负荷工作,造成脑细胞疲劳缺氧,表现为犯困、效率低下,是自身身体素质变差、抵抗力下降的警示。“秋困”现象在年轻上班族和学生群中表现最明显。高教授建议,除了力求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外,有条件的市民应睡一会儿午觉,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好好休息一下。但专家同时提醒说,睡眠时,人体处于低血压状态,因此对于低血压人群来说,午睡不仅起不到改善体质的作用,反而会增加身体不适。

  高效午睡有讲究

  1.午睡前:少油腻 午餐后5分钟再睡

  不吃油腻食物,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其次,不宜在午餐后立即躺下午睡。午餐后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肠道,大脑血流缓慢,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应在午餐后休息5分钟再午睡。

补气养生18法 缓解秋燥抗疲劳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秋天人容易疲劳,缓解秋乏还应在日常多些注意。专家告诉您秋日养生十八法。

  揉搓脸部使面色红润

  1.节食欲。秋季切忌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

  2.忌怒气。少发脾气可以有效地解秋乏。

  3.常梳发。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易除疲劳。

  4.面多擦。用双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红润。

  5.舌舔腭。用舌头舔牙齿上腭,可以起到提神、补气、养心的作用。

  6.齿数嗑。牙齿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

  7.呼浊气。应多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统机能。

  8.咽唾液。咽唾液可促消化、开胸理气、增加内脏气管功能,延年益寿。

  9.目运转。经常走出户外,眺望远方,结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脑解乏。

  10.耳常弹。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听听音乐激活听觉神经,有助于减轻疲劳。

  11.脊背暖。秋季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地增减衣物,防止感冒,保护五脏六腑。

  12.胸宜护。保持体温,可以增强免疫力。

  13.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适当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积、益气强身。

  14.谷道拖。收缩、上提肛门,可以提神补气。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qiujiyangsheng/)

  15.肢节摇。甩甩手,踢踢腿,增强活力,消除疲劳。

  16.足心搓。每天洗脚按摩脚心,可以消浊通络,解除疲劳起到吐故纳新的效果。

  17.便禁言。大小便时闭口握双手,可以益智补气。

  18.净体肤。秋天干燥应多用手揉搓身体,可以使人精神焕发、延年益寿,解乏消疲劳。


秋季养胃的10大禁忌

  秋凉,肠胃道对天气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胃病在职场白领中发病率不断上升。专家提醒,白领养胃应注意以下10大禁忌。

  1.忌精神紧张

  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直接导致胃肠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最终形成溃疡。

  2.忌过度疲劳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如果过度疲劳,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3.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以直接损害胃粘膜。除此之外,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4.忌嗜烟成癖

  吸烟将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与此同时,吸烟还会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5.忌饥饱不均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qiujiyangsheng/)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等都会促成胃损伤。

  6.忌饮食不洁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溃疡病人中,该菌的检出率高达70%以上,而溃疡病治愈后,该菌亦消失。溃疡病人可通过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染,不洁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7.忌晚餐过饱

  很多人喜欢把一天的食物营养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在睡前吃点东西。这样做,不仅会造成睡眠不实,容易导致肥胖,还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溃疡形成www.tulaoshi.com。
延伸阅读:

让你长命百岁的10个健康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长寿也不例外。一些不起眼的生活习惯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英国《每日邮报》近日载文,刊出多所大学研究总结的“让你长命百岁的10个健康习惯”。

1.吃红色食物。英国医学研究会人类营养研究所苏珊·杰布博士研究发现,红色食物保健效果加倍,比如红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超过橙子,甜菜根中的硝酸盐有助于扩张血管,防止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红葡萄富含能抗炎抗癌降脂的白藜芦醇。

2.每天1杯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茶叶中的多种抗氧化剂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可使心脏病发作幸存率提高28%。

3.瘦肉取代肥肉。英国营养学家洛瑞恩·麦克里博士最新研究发现,用瘦肉取代香肠等脂肪含量较高的肥肉,可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量,降低患心脏病和认知障碍症的风险。

4.常吃洋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洋葱富含具有抗炎作用和促进免疫力的硫化物,有助降低结肠癌、喉癌和卵巢癌风险。

5.多吃香蕉等富钾食物。英国营养学家莎拉·申克博士表示,香蕉等富钾食物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防止脑卒中和心脏病。钾的日推荐量为3.5克,一根香蕉含钾约4.7克。

6.经常喝牛奶。美国抗衰老专家迈克·莫伦诺博士认为,牛奶中的维生素D可有效抗击炎症。缺少维生素D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

7.用酸奶取代其他零食。英国营养学家莎拉·申克博士称,酸奶中的益生菌不仅有益肠道健康,而且有益免疫系统。

8.每口饭嚼20次。日本奥羽大学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吃饭咀嚼不充分会使2型糖尿病危险翻倍,细嚼慢咽更有益营养吸收。

9.吃点葡萄干。美国农业部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葡萄干、梅干、蓝莓和黑莓等食物抗氧化剂含量是其他食物的20倍,堪称“超级食物”。

10.每晚一杯红酒。每晚喝一杯红酒(125毫升)可获得护心抗癌防认知障碍症的类黄酮和白藜芦醇。


  更多生活百科文章推荐:


  怎样做秋季养生汤----银耳煲鸡汤最好吃  


  怎样做夏季养生特色菜最好吃


  春季养生吃什么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107/1293414.html

延伸阅读
你是否觉得每天都似乎没睡好?白天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时常精神萎靡,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或者你经常感到头痛目眩,却查不出病因?身体正在警告你,过度疲劳了。 抗疲劳的食物有哪些?吃什么食物抗疲劳 疲劳又称疲乏,是主观上一种疲乏无力的不适感,上班族常处于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没有休闲的状态中。疲劳是一种不管...
标签: 秋季养生 健康
十一长假过后,很多人由于长假里作息安排不科学,生活节奏不适当,导致体能下降、情绪紧张,进而出现疲乏、焦虑等症状,再加上降温,很容易引起感冒、发热、咳嗽、秋泻等“疲劳综合症”的发生。 .hzh {display: none; } 其中,秋泻就占了很大一部分。一是因为长假期间出游的人比较多,地域变化、水土不服,人就容易胃肠功能紊乱而腹...
图老师 秋燥宝宝便秘吃什么缓解   秋风一起,空气日渐干燥。由于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完善, 宝宝 对气候的变化尤其敏感。秋风送爽,反倒使他们鼻腔干燥,喉部发痒,更多的宝宝则出现大便干结, 便秘 等 症状 。便秘虽然不是大病,但是如果宝宝便秘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会给宝宝带来不良后果。 现...
疲劳是一种生理性现象,对人体来说,是—种保护性的机制,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应该休息的信号。白领由于超负荷工作和突击性任务,经常加班加点,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休息不好,就会产生长期健康透支。此外,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诸多竞争与挑战,白领们在精神上长期保持紧迫感,压力和焦虑感与日俱增,心理疲劳和负面情绪挥之不去,因此...
标签: 秋季养生
秋天了秋乏、秋燥、秋膘也跟着来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方法总是有的,关键是要去实施,秋季都要注意养生,早睡早起,注意饮食,在这里我们要提醒老年朋友和体弱的朋友,虽然说有人提倡春捂秋冻,但您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自我调节,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在秋...

经验教程

559

收藏

88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