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自学教程 谈太极拳的起势及修炼误区,太极拳是武术中的内家拳,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人练习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稍加锻炼就能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学习太极拳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太极拳教学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太极拳自学教程。
【 tulaoshi.com - 太极拳自学教程 】
太极拳是武术中的内家拳,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人练习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稍加锻炼就能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学习太极拳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太极拳教学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太极拳自学教程。
太极拳的起势
练习太极拳有讲究,首先要心静,身体保持中正,身体要朝南练习,这样练习太极拳不仅容易找到感觉,而且有助于提升技能。
(一)身体直立,两脚约等肩宽,脚尖冲前或微微里扣,下颌微收,百会虚领,沉肩坠肘,舒指展腕,含胸拔背,手臂微旋,虚腋松肋,松腰落胯,尾闾微送,如坐高凳,舒膝展踝,十趾铺地,脚趾微扣,足弓虚撑。稍停,全身虚松。
(二)眼睛平视远方,似见不见,面部肌肉放松,似笑不笑,牙轻叩,舌轻卷,放松背部和胸腹部肌肉,圆裆裹肫,双膝微曲非直,松踝,重心缓移至涌泉偏后一点点儿 。通天接地,胸怀宇宙。
练习太极拳要集中精神,聚精会神的练习。初学太极拳要慢练,在慢练中掌握太极拳的特点,并领悟太极拳的精神。
(三)整体放松,心平气和,呼吸悠长,气沉丹田,神意上领,肉沉骨松,神轻意灵,如佛如道,拈指微笑,普渡众生。
太极拳修练误区
很多学武者埋怨练太极拳,达不到技击效果。本人从小随师学习太极拳,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对全套拳法进行演练,但却从太极中修练出较好的技击劲力效果。对后期的拳学修练帮助巨大。现将其修练中的误区言明,以求与各位同好共提高。
误区一
练拳时讲呼吸,但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呼吸,造成修练反为呼吸所累;讲练气,但不明气,不知气从何来,要从何去从何用。拳中所用之气,有别于养气功中的气,它还要在这个气的基础上,通过呼吸,配合拳法,达到以意带气,以气摧力,力达四梢。
许多人练习太极拳讲究呼吸,当你还没有那个功力的时候,深藏的呼吸只会让你走向练习误区,初学太极拳一定要学会自然呼吸。
现在有一些师父讲究在太极拳练气中,循奇经八脉运行,但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功,这只能增加气血运行,气感认识,增加意想效果罢了。真正要练到气为技击所用,还必须拳路运行方法/呼吸/意念三者合一,缺一不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怎样练呢?拳架姿势正确无勉强后,气沉丹田,采用逆腹式呼吸,把一个姿势分成蓄劲和发劲二部分,蓄劲时吸气,气沉丹田,发劲时呼气,气四肢,也就是说一个姿势运行到最后,其意念落在四肢。
初学时其贯气意念按修练需要,先着重把意念单独落在两脚上,或单独落在两手上,有所得后再四肢合练,再从拳的虚实中,配合意念虚实。
误区二
下盘锻炼思想错误,大多太极拳修练者,都没有一个针对性的下盘训练课程,加上过分的.超前的讲究迈步如猫行,造成行拳患得患失,造成不自觉的腿部紧张,气不达下盘,如无根之树,那还有劲克敌。
过分讲究松柔,把武功变成养气功,一个拳架运行未完,害怕不松,气不达梢。拳经先求开展。为的就是把肢体放开,自然而然。
误区三
单一的节奏,不能应付多变的战斗。太极拳修练大多重推手,不重散手。或修练只和太极的对拆,战术片面,这样从何谈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必须在实战中,进行听化发劲,才能有所进步。
本人才疏学浅,只能在此谈一下我的点滴经验,最主要是在于你本人在修练时,结合自身情况理解贯通,才是最必要的。
1、初练拳架,要求开展,偶尔有些达不到放松的要求,不用怕,先求展开,再求松静。当然了,拳架要正确,不可有违生理。
2、正确理解劲的传动过程,从脚掌-腿-腰-到手等!初练时,切切要加强腿与步的训练,进而练腰,再练各个劲的表现。要练习和做好架的劲路到关节时的过渡,大多练拳者不注意关节修练,造成劲路脱节。自然而然,没有速成法!这两点是拳架修练所讲究的。
3、当拳架练到无所勉强时,才讲究气沉丹田,初步气沉丹田时,配合的是腹式呼吸(吸气腹胀,呼气腹收)。虽然太极拳讲究逆腹式呼吸,但是作为一个初练者,必须先练其腹松沉,如果一入手就练逆腹式呼吸,可能造成憋气于胸。
4、气沉后,练习气行腿梢,这时才开始采用逆腹式呼吸,出脚沉稳,有抓地之感。进之再练气行于手,气行周身。
5、开始练推手,先求和对手贴紧,初习时顶牛也不怕,必须有劲到,才能练出听劲,化劲,发劲,就有如我们平时在看东西,你要看时,首先眼光要到,才能看,你目光到几分,你视物就有几分的清楚度,这里的目光就如拳中之劲。太极入门都是先练刚,后洗刚到柔,到刚柔相济。
6、多练散手,多和对手过招。更要强调的是多和各派对手过招,体验和应对各种不同的节奏。不能做到这一步,你就不用学有所用,只能关起门来练太极了。
太极拳的的特点
1、内容充实
48个姿势动作包括3种手型、9种步型、4种腿法以及多种多样的手法、步法。这些动作既体现了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又减少了传统套路中存在的动作重复。
2、动作圆活
拳势动作不仅采用了杨式太极拳的立圆转换,且多次运用吴式、孙式等传统套路的平圆手法;在步法上,以稳定轻灵为基础,吸取了武式、孙式等流派的撤步、跟步练法,增加了步法的灵活性。
在姿势造型上,舒展大方,气势完整,既体现了武术特点,又有很好的艺术造型。
3、均衡全面
在编排上照顾到了锻炼的全面性,动作左右匀称。一些典型动作,如单鞭、云手、搬拦捶等,在左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称的右式,克服了偏一侧的现象。从两腿负荷上看,弓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左右次数基本平衡。
4、编排合理
整个拳套分六段,第一段重点动作是捋挤式,第二段重点动作是转身推掌,第三段重点动作是拍脚伏虎,第四段重点动作是左右蹬脚,第五段重点动作是左右穿梭,第六段是整个拳套的最后高潮,重点是转身大捋、转身摆莲两个旋转性动作。
5、易于开展
拳套在内容上、风格上都力求与简化太极拳”衔接适应。简化太极拳”的全部动作,都被48式直接采用或稍作变化后采用,如果学会简化太极拳”,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学习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五字要领
松
松”,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是最本质的东西,贯串于始终,并且练拳时要松,发劲时也要松,它是所有技术行为的出发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外家拳,才能练出独有的弹簧劲。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当年有人曾问过澄甫师祖: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发出那样远,打得那样干脆呢?”回答说:我是松着劲打的!”也有人问过少侯师祖:您发劲时是松松软软的样子,如这样子还能有劲吗?”回答说: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
那么怎样去练松劲呢,首先在练架子时松。练架子时每一个动作,都要使全身九大关节掌、拳、肘、腕、肩、腰、膝、脚松开来,而在定势时更要注意松。
每个式子放松开以后,再接着往下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势在运行时要引导梢节往根节松,定势时则是反过来从根节引导着往梢节松。
最后达到内外皆松,不但筋骨松了,肌肉松了,连内气和精神也松了,这才是真正的松”。而这一切主要是以意为之,没有明师指点和较长时间的锻炼,是难以做到的。
另外,要知道区别松”与懈”。松”是神舒体静,但劲不丢,不但关节是开启着的,肌肉也是舒展的,功夫到家后有一种蓬松的感觉;而懈”则表现为精神委顿,劲全无,不但关节是闭合的,而肌肉也是萎缩的。习练者不可不深察之。
圆
圆”,对于太极拳而论,既是体,又是用。
就内含阴阳鱼的太极圆圈看,它是体,太极拳运行用劲的情况,与太极圆形相合,太极拳每一动作的起落旋转,开合虚实,都是圆圈所构成,这也正是太极拳由此得名的缘故。
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太极图弄圆歌》中说:我有一丸,黑白相和。
虽是两分,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无始无终,无右无左。八卦九畴,纵横交错;今古参前,乾坤在座。”
整个太极拳运动,就是阴阳互根而不断变化消长的过程,太极拳的圆圈,大致有平圆、立圆、斜圆、大圆、小圆、双S圆、圆中圆等,也即是乱环术法”。
刚柔相济、虚实莫测
而就太极拳圆形运动刚柔相济、虚实莫测、善发善化、善开善合、善动善静、攻防兼备等方面来看,它又是用,而且是巧妙之用,所谓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就是对太极拳运劲和技击最高造诣的准确而又形象的描述。
而圆圈的轴心和根本是腰上的尾脊骨,田兆麟师说:圆圈以尾脊骨为根本。这就充分说明腰脊劲越圆越小,周身之劲也就越轻灵奇巧,速度也就越快,也就越能显示太极拳出神入化的功夫!
正
正”,是太极拳立身运动之本,通常与中”连在一起,叫中正”,在习练拳架和推手、技击中,无一时一刻可以离开它。
《太极拳论》云: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十三势歌》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头顶悬”。
《十三势行功要解》云: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些都是强调立身中正的重要性。
中正安舒
首先要头容正直,头顶悬,舌顶上腭,双目平视,神凝于耳。
其次,要注意双肩的平齐松沉。
第三,要松腰、收腹、敛臀。
要想松腰,只须将腹部稍微一收即可。敛臀的方法是两腿的股四头肌稍用力,臀部前送使尾闾骨有向前托起小腹之意就行。
做到了以上三点,立身中正的最关键之处尾闾中正”也就能做到,因为这样由头顶百会到尾闾会阴的一条线自然就垂直了。
太极拳的一切技术动作,如能都在立身中正的条件下进行,那末,自然神意安舒,支撑八面了。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要按照的正确的方式方法练习,常练太极拳能强身健体,年轻人练习太极拳能缓解精神压力,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病,还能延迟衰老。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5/1987245.html
看过《太极拳自学教程 谈太极拳的起势及修炼误区》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