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

2016-03-26 02:18 25 1 收藏

太极拳教程 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太极拳的流派众多,吴式太极拳就是其中一个派系。吴式太极拳是以柔化著称,灵巧轻妙,能够活动全身。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致学十要是学习吴式太极拳的一个重要部分哦!

【 tulaoshi.com - 太极拳 】

太极拳教程 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

  太极拳的流派众多,吴式太极拳就是其中一个派系。吴式太极拳是以柔化著称,灵巧轻妙,能够活动全身。下面图老师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致学十要是学习吴式太极拳的一个重要部分哦!

  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

  一、中定:

  伸屈与开合之未发谓之中,寂然不动谓之定。心气清和,精神贯顶,不偏不倚,是为中定之气,道之本也。何以守中?无过不及。何以能定?不为起使,不为利诱。伸屈开合,进退顾盼,互争者中也。中者,以脚为立点,以势为重心,以动作为枢机,故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此虽技之一端,实为全体之纲领。

顶劲即顶头悬。头顶正直,腹内松净,气沉丹田

  二、虚领顶劲:

  顶劲即顶头悬。头顶正直,腹内松净,气沉丹田,精神贯顶,如不倒翁上轻下沉,又如水中浮标漂浮不没。歌曰:神清气沉任自然,漂漂荡荡浪里转攒;任你风浪来推打,上轻下沉不倒颠。

  三、感觉:

  身有所感,心有所觉。有感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感应互生,人于精微。推手互相问劲、找劲,即是锻炼感觉与反应,感觉灵敏,变化无穷。

  四、听劲:

  听者权也,即权衡轻重,推手时侦察敌情谓之听,听之于心,凝之于耳,行之于气,运之于掌,以心行意,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听而后发。听劲要准确灵敏,随其伸就其屈,乃能进退自如。

  五、量敌: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整军行旅之初,当先审己而量敌,以计胜负也。拳虽小道,其理亦然,以己之短当人之长,谓之失策;以己之长当人之短,谓之得计。量敌应问劲,问其动静,听其来劲方向与重心所在。彼此未进入攻守之时,应以静待动,以逸待劳,不存主见。彼未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当彼此相互承变之间,即知其虚实而应付之。

  六、知机:

  推手分三个功夫阶段,由不知不觉而后知后觉,由后知后觉而先知先觉。当阴阳未分,动静未明,姿势未成,虚实未知。似有征兆时谓之机,此唯高手能知之。能知机则能造势,所谓无中生有,乘机而动,低手则反之。高手心气沉静,姿态雍容,逆来顺受,运用自如,低手则进无门,退无路,攻之不可,守之乏术,此即知机与不知机之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tjq/)

太极拳教程 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2)

  七、双重:

  无虚实谓之双重。双重之病有双手与双脚之分。拳经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又曰:‘有数年纯功而不能运化者,率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是故双重之病最难自知自觉,非知虚实之理,不易避免,能解此病则听劲。感觉。虚实。问答皆融会贯通。推手时若对方用力推我,而我用力抗之,相持不下谓之滞,此即双方之双重。

  若彼此各顺来势,不以力抗而顺其来劲之方向引之前进,使其落空,此即偏沉所致。若以双手按对方之上盘,而对方力气极大,攻之不可,则采×虚实之法,以双手抚其肩,左手由彼之右肩下履,右手击其左肩,此时我双手作交十字势,同主一方,而发劲成一圆圈,则彼必侧斜而倒地,此即发劲偏沉所致也。

  八、舍己从人:

  舍弃自己主见,依从对方动作,随其所适,因而取之,顺而成之,合而解之,由被动转为主动。主动能造机造势,而后得机得势,处处随曲就伸,则无往而不利。

  九、鼓荡:

  气沉、腰松、腹净、含胸、拔背、松肩、垂肘,节节舒展,动之静之,虚之实之,开之合之,刚之柔之,此种混合之劲谓之鼓荡。以心行意,以意运气,以气运身,鼓荡之劲乃生。由于心气贯穿,阴阳变化顷刻而来,犹如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在同门之中运用鼓荡劲,多是高手指导低手,使对方腰腿生长弹性抵抗力,增强感觉敏锐,久之则感应灵活。在应敌之时则用来摧毁对方之守势,牵引对方之重心,使其立点不稳,扰乱对方步骤,疲劳对方精神。

  太极拳最高境界尚有名曰采浪花者,全以鼓荡之劲震撼对方,使其如航海遇风,出入波浪之中,眩晕无主,倾斜颠簸,自身重心难以捉摸,即是鼓荡之作用。

  十、重心:

  研究太极拳劲之平衡作用,即是研究各种姿势与动态之稳定而求其重心。无论站立或俯仰,各有其重心存在,推手原理即在各种动态中研究力之平衡关系。如稳定则重心升高,如为不稳定则重心降低,如为中立则不升不降。更应知稳定平衡之时,重心必须在最低处。

  练习太极拳,每因学者性情之不同,而功夫造诣各异,虽同一师乘,而对拳理之领悟,盘架之姿势及应用之法则各有不同,所以教者应因人而教,学者更应自知个性之优却点而学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tjq/)

  性情大约可分刚柔两类。刚者急而烈,刚之上者为强,刚之下者为暴。柔者温而顺,柔之上者心气中和而笃敬,柔之下者则意志簿弱无进取心。刚之上者喜争强斗胜,不屈人下,学习多务于刚,刚之者暴燥而鲁莽,学者多务于猛。柔之上者性喜和平,学者多务于柔,柔之下者心意不坚,不求甚解。太极拳讲刚柔相济,必须锻炼到刚不过,柔不弱,如此乃能进德修业。

  柔之上者学习太极拳,容易增长功夫,性情刚之下者每每误解慢与不用力为懒散儒弱之意。其实慢与不用力正是锻炼功夫之要旨,犹如炼钢,由生铁而熟铁,由熟铁而成精钢,非长期火候不为功。

  所以必须由慢而成及不尚气力而尚用意者,因用力则笨,用气则滞,是以沉气松劲,纯任自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有若无、虚若实;逆来顺受,无中生有;不丢不顶全由慢与不用力锻炼而得之。

  慢所以能静,静所以能守,守之谓定,此即心气之中定也。心气中定而后神安,神安而后气沉,气沉而后精神团聚,一气贯通。快则心粗,心粗则气浮,气浮则心无所守,散乱之病生,虚实更无由求。

太极拳教程 吴式太极拳致学十要(3)

  吴式太极拳的由来及特点

  据传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创始人陈王庭。传到陈长兴后,由陈长兴传授给杨露禅。杨露禅到北京授拳,太极拳才逐渐为世人所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太极拳逐步形成许多风格不同的流派,著名的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诸家。

  吴式太极拳始于吴鉴泉。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以柔化为主,能做到因势利导,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极柔软而后极坚刚。所谓极柔软,是高度的不丢不顶,如影随形,触之总觉空虚无物,摸不到对方中心,进则落空,退即失势,故柔软不是软弱无力。所谓极坚刚,一方面是受者的感觉,总觉对方力大,自己处处不能得机得势,另一方面是吴式太极拳久练之后,产生一种鼓荡之劲,如皮球,如水浪,一种极富弹力的整体劲。

  吴式太极拳在推手时,特别强调不顶撞,少刺激人,不把人家当扶手,也不给对方作扶手,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使对方败于不知不觉之中。太极拳一般都是先化后打,这是共同的特点。但有的太极流派,多主即化即打,显示出十分刚猛的威力。而吴式太极拳平时多主化而不打,以化为主,所谓引而不发,使人感到的不是刚力而是柔劲。但并非吴式太极只能化不能打,而是要打时,则能达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总结: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大家应该对吴式太极拳的致学十要了解了吧,吴式太极拳是以柔软著称,这对于整天坐着的上班族来说,吴式太极拳是健身运动的最好的选择,在此希望上文的介绍能够给大家练习吴式太极拳带来帮助!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2272.html

延伸阅读
吴式太极拳 简述吴式太极拳的体用原则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基本流派之一,学习吴式太极拳有助于我们对太极拳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今天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在练习武式太极拳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以此来拓展大家对吴式太极拳的认识。 在吴式太极拳的学习中,身法要领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原则。 1、公转...
吴式太极拳 了解吴式太极拳中的特点 我们知道,太极拳经历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已经演变成了很多的门派,其实无论太极拳的哪个门派都是共同的特点的,但是也有它们自身的特点,像这些特点的地方需要我们去体会。 吴式太极拳相信大家一定不是陌生的,它的特点从外形上几乎没什么变化。 吴式太极拳以松、...
吴式太极拳 练习吴式太极拳需轻松自然 学习太极拳,我们需要把握它的特点才能找出好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吴式太极拳的学习,今天图老师小编就和大家讲一讲它的两个典型特点,通过讲解相信大家会对吴式太极拳的学习有所帮助,在此基础上加以练习也定会有所提高。 吴式太极拳的学习,也是需要从基本功入手,基本功练好的基础上,...
吴式太极拳 简述吴式太极拳的学习特点 想要学好太极拳,了解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我们是一定要知道的,吴式太极拳的相关特点和学习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今天图老师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吴式太极拳的相关特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能够有所帮助。 一、会练会养是真功 太极拳的学习,注重养练结合,这是太极拳的内在要求,...
吴式太极拳 练习吴式太极拳的动作要求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吴式太极拳作为有很多人练习的太极流派,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如何才能练好吴式太极拳,这是很多吴式爱好者们共同的问题。今天,图老师小编要和大家讨论的就是练吴式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练吴式太极拳的动作要求 练吴式太...

经验教程

512

收藏

73
微博分享 QQ分享 QQ空间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