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 练杨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杨氏太极拳是由近代人创编而成,其特点是柔和缓慢,也是现代人养生的首选运动。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增强抵抗力,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很多。小编今天与您分享习杨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 tulaoshi.com - 杨氏太极拳 】
杨氏太极拳是由近代人创编而成,其特点是柔和缓慢,也是现代人养生的首选运动。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增强抵抗力,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很多。图老师小编今天与您分享习杨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练杨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随着医学的发展,太极拳发展方向也偏向与医学,同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养生运动。
太极养生
太极拳是一种简洁,缓慢,轻柔的运动。它目前是人们参与最多的一种健身项目。太极拳的理论思想里包含了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运用辩证的哲学观,使太极拳成为集攻防、养生为一体的特殊运动。
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现今太极拳运动的宗旨‘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松。’我国的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是身体阴阳失调导致。
太极拳练的就是阴阳、虚实,其讲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同时又贯穿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通过每次轻柔、圆缓、连绵不断的打拳。时间在二十至六十分钟左右,就会感到浑身舒坦,气血畅通,不仅心跳平稳,而且身体微微出汗。太极拳的这些特点被科学家们认定太极拳是一项有氧的运动,从而风靡全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太极拳的练习,不受时间、场地大小的约束,只要地面平整,通风就行了。练拳前半个小时不宜进食,着装要宽松,思想应放松,抛开杂念。
练拳时要力求作到松、柔、缓、慢、匀、圆、正。自然呼吸。尽量按太极拳十要去练。日子一长就会受益,使您身心健康,永远焕发青春的活力。
太极拳虽然是一项柔和的有氧运动,但是练习时间不能太长,太极拳是门武术,练习中会消耗能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angshitaijiquan/)太极拳之预备式
预备式,一般都作为太极拳套路的第一个动作。由于它没有什么外在的变化,从而容易被拳友们所忽略。我想通过我的练拳体会,来说几句心得,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预备式是告诉我们要准备练拳了,要把心收回来,不要再去想练拳以外其他的事情。注意自己是否逐步放松下来,情绪是否稳定。是否做到了松肩坠肘,腰胯松,虚灵顶劲,又含胸。
两耳不闻身外事,专心只为太极功。所以预备式不是简单的往那里一站就开始打套路了,而是应该有点时间去做准备的。
如果预备式做不好的话,那么整个套路练出来也好不到那里去,仅仅是活动一下四肢而已。更谈不到长功力了。不是忽快忽慢,就是东倒西歪。
全然没有太极拳的味道在里面。太极十要的连绵不断、上下相随、动中求静等,更是无从谈起。
套路中有些动作应区别的几个地方
提手上式与手挥琵琶;提手上式两臂为左右相和,两手心侧相对。内含横挒劲,捋劲,提劲。手挥琵琶则不同。左手心向右,而右手心是侧向左下。左手含托,右手含采和捋。两手有上下的挒劲,是斜中求攻的动作。
白鹤亮翅与退步跨虎;白鹤亮翅是两臂上下滚动撑开,右手至于额角前上方。退步跨虎是两臂上下环弧,右手至于额角右侧上方。 野马分鬃与斜飞式;野马分鬃是斜上方的挒劲,右手主要攻击对方的腋下,动作不是很大。
斜飞式的右手是攻击对方的脖颈处,所以右手要略高一些,且是左右的横挒。野马分鬃两手心侧相对,斜飞式两手心上下相对。
撇身捶与进步搬拦捶;撇身捶是在左转腰时,坐左掌于左胸前,右拳反手用拳背打出。要求两手前后开,两肩合。进步搬拦捶在启动时,是两臂随左转腰环下弧,由后向前搬出右拳,左手则护在右腕部。两手是同一个方向运行。到做拦时,两手才前后拉开。
太极拳中的‘抻’
抻。有抻展、抻开、对拔、拉长的意思。在套路的演练过程中,尤其是传统杨氏太极拳,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杨老师的二十字口诀,第一句话就是‘抻出肘尖,空出胳窝’。更足以显现出抻的重要性。通过对套路的练习,我的感受是,抻肘尖并不是单指左肘或是右肘而言。比如;搂膝拗步之左搂膝,如果单是抻出左肘尖的话,那么右臂就成了空的,就会断劲。
只有两个肘尖对抻,身体才会中正,不失重心,达到不偏不倚,从而形成含胸拔背,动作浑然一体。拿白鹤晾翅的运转方向来说,两臂上棚、下按,主要靠两肘尖上下对抻从而形成身体向外的张力。
在转动幅度大的动作上,抻肘尖则更显出它的重要性。比如倒撵猴接斜飞势之转动式,左肘尖向外抻圆,才会使右胯松开,右脚轻松落到西南方向。
在每个单式连接的过程中,尤其是步伐转换时,只有两肘尖对抻,才会使下盘稳固、转换灵活,不会出现前俯后仰之弊病。在做平衡动作时也是如此。
如左金鸡独立,左肘下抻与右膝相应,能使动作稳定、不失中正。转身摆莲之提膝动作要求也是一样。再如进步搬拦锤之搬拦转换,抻右肘尖与左膝对拔拉长,左肘尖与右膝相合形成平衡。
抻,出现在每一个动作之中,贯穿套路始终。有了抻劲,打出拳来气势浑厚、饱满、连绵不断,就象给整套拳注入了灵魂一般。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抻肘尖并不是用拙力,更不是架起肘尖。
一切都是在松沉之中完成。在最初习练时,免不了会使僵劲,也不必介意。套路练习本身就是一个去僵求柔的过程。时间长了只,慢慢就会品出个中滋味。
杨氏太极拳的四个学习阶段
第一、打基础
练拳一般都从盘架子开给,要领是尽可能地做到松、稳、慢、匀,以达到运劲如抽丝”为目标。
第二、内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要求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一致运行。每一个姿势都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动作自然,绝不勉强。如果一味追求外形,非但对内功的增长不利,有时还会伤身致病。
圆是我国古代美的象征,因此,太极拳的每个动作姿势都是在大小不同的圆里完成的,只要掌握好这个圆,有助于太极拳练习。
第三、上下相随
拳架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求做到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内气舒适畅通地贯注到外形姿势上,是免于僵滞的先决条件。动静咸宜,以静待动,动无一处不动,静无一处不静。
练拳过程如行云流水,上身与下身的动作互相协调,做到上下相随,主要是从头顶经尾间到足心要互相配合,把意气下沉到腹腔,然后疏散到四肢,再合到中心,使上下一体,四肢配合。
两臂的运行要在身体周围的气圈之内,运动的方式要松软圆活,不用强力。以腰胯带动下肢,两胯松散,两腿放松,使意气得以下沉到足心。移动重心时,两足要互相配合,协调运动,轻灵地变换虚实。
练太极拳一定要协调,也就是在练习中要上下协调,这样才能感受到太极拳动作的优美。
第四、拆架子
练习太极拳是为了学以致用,要学会用就得拆架子”。拳架套路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当掌握要领,灵活运用。
杨氏太极拳的三大特点
一、欲转先沉
杨澄甫所传大架子实腿转身,即在承重腿实现转身。如弓步时重心落于前腿则前脚碾转,又如分脚或蹬脚转身时用独立腿碾脚转身,碾脚转身需松沉下气不可向上耸起,坐实松透,立身中正。
建立起通天彻地的一根力轴,身体旋轴而转,求得中定的劲势统领全局,即以腰为主宰的整体运动形态。
太极拳主张虚则灵灵则变,实腿转变貌似与此相悖,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杨氏太极拳的高深奥妙之处,太极阴阳学说有阴中寓阳,阳中寓阴”之说。
正因为太极拳讲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所以在实际对战中的步法往往让对方琢磨不透。
二、进退步收于中而发于中
脚收至支撑腿内侧,再由此迈出,水平面是圆弧垂直面也是圆弧,如此脚的运行轨迹则成球面。进退有序,脚踏中门而入既沉稳又有力,便于破坏敌方的重心。被誉为脚踏中门夺他位,就是神仙也难当”,这与形意拳完全相通。
三、点起点落,迈步如猫行
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地面不允许有丝毫的拖拉痕迹,神似猫行轻柔矫健悄无声息。
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形意拳上步如犁地,八卦拳行步如趟泥,这是三大内功拳的步法特点,虽然提法不同形各有异,其本质却是一样的,都要求含意而行,不允许空起空落。
通过对以上三点的了解,相信大家对陈式太极拳有了更深的了解,接下来,图老师小编再简单介绍下杨式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练杨氏太极拳的好处
一、慢前心静体松,周身轻灵
练拳伊始,以口诀导引意识,使身心两方面都具备慢练的基础。
如:心中默念坦坦荡荡,静静松松,手心空,足心空,心中空”等,一切都放下、都舍去,实在进入清净拳境,感觉似乎在艳阳下、乾坤间、花草里,又似乎在海上,摇晃晃,恍惚惚。
如此克服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心猿意马,自然能慢”下来。
二、慢中运行动作,以意导气,以行应意
在精神聚敛后,要用一些意念观注感觉体验。比如,感觉头悬颈竖,尾闾中正,手心发热,全身似乎拖泥带水”,手心似乎托、拢、含、滚小气球。
周身似乎有一个大气圈包裹,推球如球在,抱拢如气柱,脚踢如踢球,脚踩如踩重,运手如摸风,抱球球自在,进七则阻三。
退则有阻力,棚出如风行于水,捋则如箭穿莲,挤则如钱投鼓,按时如掀箱盖,采捌时如正反掏沙窝,肘时内劲集于肘尖。
靠时内劲似乎在肩部散开,进时如推(或蹬)石磙,退时如随海浪涌于岸,手上托如先太阳升高空后捧气贯顶。
腿下蹲如巨石沉海底,左转身则意气从右向左流通,右转身则意气由左向右流通,气如环流有升有降、有旋有转,如缠丝、如鼓浪,外旋拇指引领,内旋小指引领,带动周身,一转无不转。
三、慢中体会脐轮转圈、丹田磨气、循经合脉、气运四梢、抻筋拔骨、腹内鼓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yangshitaijiquan/)这种体验似真非真、似有似无,心意太执着则不能持久,反易散乱,如无心意则易分心不能用意恰当,不能落实腰脊主宰与丹田核心。故拳打有无中,无意是真意,反求在自己,别人难代替。
图老师小结:看了上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杨氏太极拳。练习杨氏太极拳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对疾病起着预防作用。女性练习杨氏太极拳可达到减肥目的,还能提高身体的柔韧度。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2603.html
看过《杨氏太极拳 练杨氏太极拳的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