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和有禄,和有禄,1963年生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一个太极拳世家。
【 tulaoshi.com - 和式太极拳 】
和有禄,1963年生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一个太极拳世家。
自幼随父习祖传拳法,是和式太极拳第六代嫡系传人,现任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曾在国内举办的多种太极拳比赛中荣获套路、推手冠亚军。
其祖上和兆元自幼习武,师承赵堡镇一代太极拳名师陈清平,和兆元武功精湛,曾统领清宫大内侍卫,官授"武信郎"。
和兆元在北京期间,精研武学,集思广益,融合老庄之道,医家之学,《周易》、《中庸》之理,创编了一套既不失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新型太极拳--集拳、功、理为一体的"代理架"。
它在原来拳架64式的基础上增删完善为72式,又细分为108式,套路编排先易后难,功法理论由浅入深,层层相扣,浑然天成。
和式太极拳除具有原来太极拳三直、四顺、六合、不撇不停、不流水等要点外,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它遵循"中正松柔,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的要领,演练时身体中正安舒,不偏不倚,不贪不欠。
和式太极拳以步活圈著称,走立圆或弧线是它的主要运动形式,融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为一圆,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
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一动无不是圈,处处顺遂,活似车轮,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即滑如鱼,黏如胶,柔如棉花硬如刚。
和式太极拳练拳以自然为准则,不尚用力。视练者体质阶段不同,速度可快可慢,但均匀适宜。
架式可大可小,以自然舒展为度,动作朴实无华,简洁流畅,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青睐。
和有禄幼年时正处文革”时期,受左的思潮影响,祖传的拳术不改公开演练,只能在家里由父亲和士英偷偷”地传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及全国各地,武术热兴起,也激起了和有禄要把这一优秀的拳种继承发展,并传播开来,造福于人民的决心和信心。
二十多个寒来署往,他苦练不辍,终于练就了一身功夫。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80年代初,和有禄应征入伍。当部门首长知道是和氏太极的正宗传人后,每有集会,都必定让他表演,他以轻灵圆活、舒展大方的演练征服了官兵,纷纷请他收徒传世。
和有禄对家传的拳术不断挖掘、整理,对太极拳的技术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他认为:太极拳是儒家、道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技术方面真正体现了以弱胜强,逆来顺变,无为无不为”的风格,充分体现了阴阳辩证的道理。
在与同道切磋技艺时,和有禄从不主动攻击对方,而是待对方攻击他时,凭借自己深厚的功底,舍已从人,在对方认为必胜而发力时,反而被击出,充分体现了太极四两拔千斤的技术精髓。
在成都,和有禄的到来在当地武术爱好者中并没有引起重视,都有些轻视他。
有武功高超的同道邀请他到住处推手,搭手之间,对方已被轻松制服,于是成都太极界开始对他刮目相看,纷纷向他求教。
现在,他正在成都、重庆利用出差之机教授太极拳,学员中的有教授、医生、学者及普通武术爱好者,和有禄从不因对方身份而厚此薄彼,受到了武林人士的尊重。
为推广和氏太极拳,和有禄走访了西安、宁夏、成都、重庆、河北等地,并与香港、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取得联系。
在台湾《太极拳》及内地的《武当》、《永年太极会刊》、《少林与太极》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为推广太极拳做出了贡献。
和有禄新作《和式太极拳谱》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于2003年3月正式发行,由其演练的《和式太极拳、剑、刀、棍、推手》列入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于2003年5月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发行。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6/1996022.html
看过《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和有禄》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