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充分了解心脏移植,心脏移植是心脏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心脏移植具有很高的手术风险,而且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手术,主要是针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那么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心脏移植的相关知识,赶紧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心脏移植是什么 】
心脏移植是心脏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心脏移植具有很高的手术风险,而且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手术,主要是针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那么今天图老师小编就向大家介绍心脏移植的相关知识,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心脏移植是什么 2、心脏移植的发展历程
3、心脏移植患者的症状 4、心脏移植的方法
5、心脏疾病的预防 6、心脏移植的条件与禁忌
7、心脏移植后的饮食准则 8、心脏移植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
心脏移植是什么
心脏移植主要是针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
是将已判定为脑死亡并配型成功的人类心脏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体胸腔内的同种异体移植手术。
受体的自体心脏被移除(称为原位心脏移植)或保留用以支持供体心脏(称为异位心脏移植)。
手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3年。目前,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100余例,三年生存率大于90%,五年生存率大于85%。
心脏移植并不是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而是作为挽救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生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一个治疗手段。
心脏移植的发展历程
历史在古代中国神话和圣经的文献中有几处提到了心脏移植,直到20世纪初,Alexis Carrel的先驱工作才使外科医生能够移植心脏这样的器官。
通过许多富有想象力的实验,Carrel证明心脏官能够被移植,并且在新的宿主体内恢复功能。Carrel不仅移植心脏,而且也提出和进行了心和肺联合移植。
这些手术都是异位移植,将器官移植至受体狗的颈部。随着50年代成功心脏外利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最终集中到胸腔内原位心脏移植的问题。
近年来最常用的心脏移植技术源于1959年Lower和Shumway的工作。有关移植的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免疫抑制的方案拟定,体表心电图与移植物排异的关系,以及加强免疫抑制后这些改变的逆转都是早期研究的课题。
尽管有这些早期工作,当在1967年12月,南非Capetowm的Christian Barnard进行首例人心移植时,许多人都感到惊奇。
这次移植引起了全世界其他中心的极大兴趣,从1967年12月到1971年3月65个外科小组进行了170例心脏移植。
但一年的存活率仅15%。因此,到1971年底,心脏移植的热情迅速降低。只有斯坦福大学和弗吉尼亚医学院的外科小组继续心脏移植计划。
经过70年代l0年的实质性的工作,这些研究人员重新修订了受体选择标准,观察了经静脉心内膜活检在诊断排异中的作用。
制备了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作为急性排异的有效治疗,明确了许多晚期移植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免疫抑制治疗心脏移植的广泛应用依赖于更好的免疫抑制治疗的发展。环孢素A的发现达到了这一目标。
环胞素A(一种由霉菌产生的环型的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能选择性阻断白介素2(IL-2)对T细胞的刺激作用。
心脏和肺移植已扩大到许多其他的受体,包括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新生儿和60-70岁的老年人及原发性肺病的病人,如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化。
移植计划的组织在1994年,全世界有257个中心进行心脏移植。经验显示成功的移植依赖于公共机构的保证和多种专业组人员的共同参与。
精心关注移植计划的细节对获得和维持好的移植结果是至关重要的。心脏移植计划的有效开展需要周密的组织以及临床和非临床人员的合作,一些但不是所有州对开展新的心脏移植计划需要得到批准。
1984年全国器官移植条例(NOTA)规定了加入移植计划全国计算机配型系统某些最低标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为了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阻止一些结果不良的中心进行移植,该组织确定了器官共事联合网络(UN0S),其成员仅限于每年至少进行12例次移植手术,且存活率至少达70%的那些中心。
此外,中心还必须有适当的手术室设备,训练有素的内科医生,护理人员以及是当地器官获得组织的参与单位。
计划必须确定病人选择的方案和手续、供体器官的评价和分配,手术后的处理以及长期随访。
参与病人处理的内、外科医生均须符合在训练和既往经验方面的要求。每个中心从医疗照顾方案中获取基金的能力也基于上述条件。
1967年,报纸和电视播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克里斯蒂安•尼斯林•巴纳德博士把一个人的心脏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上。
在此之前也曾经做过许多尝试,但却没有取得成功。
1961年,诺曼·沙姆韦在狗之间进行过心脏移植。新的心脏工作了3周后,受到机体排斥。
3年以后,一位密西西北的病人接受了一个黑猩猩的心脏,但黑猩猩的心脏不够大,适应不了人的需要,不久就告失败。
1967年,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将一位因头部损伤将要死去的24岁妇女的心脏,移植给了另一位因患心脏病生命垂危的54岁的刘易斯·沃什坎斯基。沃什坎斯基活了18天后死于肺炎。
20年后,医院里给病人进行心脏移植,他们通常可在术后存活5年或更长的时间。
1984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露玛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将一颗狒狒的心脏移植到了出生两周的女婴体内.
2001年7月3日,美国一家医院完成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这一机械心脏移植手术是最近20多年来人工心脏移植历史上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它将为千千万万个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到2001年底全球心脏移植总例数已超过5万。存活率:1年存活率79%,3年存活率70%,5年存活率63%,10年存活率48% 。
2007年1月30西班牙马德里格雷戈里奥·马拉尼奥医院心脏科主任费尔南德斯和一名美国心脏外科专家共同主持完成世界首例间质细胞移植心脏手术。
2007年3月美国洛杉矶锡达斯—赛奈医疗中心成功进行心脏再移植手术。
移植术受到供体短缺和经费不足的限制。在印度,人们把他们的肾脏卖给医生;但在南非这个国家里,这种做法被称为是不道德的”。
人与人之间器官的移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克服免疫系统的反应,即使他们之间的血型和组织尽可能做到匹配,机体的本能反应仍会排斥被移植的器官,可用药物来抑制这种免疫反应。
人类心脏移植虽然开始于1967年,但仅在80年代初才被接受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免疫抑制剂治疗和移植物处置的进展才使心脏移植成为可能,并导致了心肺移植的成功和不断发展。
胸腔内器官移植逐渐广泛应用,使这种治疗方法在全世界许多中心得以开展,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病人。
据1994年国际心脏移植协会的登记,在257个移植中心,心脏移植手术累计超过30200例。
而在1980年前,心脏移植总数不到360例,这进—步表明心脏移植术是在近期发展起来的。
心脏移植患者的症状
一、症状
1、先天性心脏病
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蹲踞体征、杵状指(趾)、肺动脉高压、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
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明显紫绀。
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部分有胸痛、晕厥。部分排汗量异常。
2、冠心病
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
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3、风湿性心脏病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二、肺性心脏病
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病程漫长,基础病变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又往往伴有多种疾病,使其症状不典型,常被掩盖或与其他疾病混淆,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2.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患者常突感呼吸困难、明显发绀、窒息、心悸、剧烈咳嗽和咯血。
多有中等程度发热。严重者常致猝死,或因心力衰竭、休克、心脏停搏或心室纤颤而死亡。
肺大块梗塞区域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伴有湿啰音。如病变累及胸膜可出现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的体征。
3、心肌病
发症状通常是活动后气促以及易于疲乏等,当心肌病是由感染引起时,患者的首发症状可以是突然发热和类流感样症状。
患者的心率增快,同时伴有血压下降或正常、在大腿和腹部有液体潴留以及肺中液体淤积。借助于听诊器常能闻及心脏杂音。
4、 肿瘤性心脏病
可有胸痛、昏厥、充血性左心和(或)右心衰竭、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心内分流、缩窄性心包炎、血性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
可产生广泛的非心脏性全身表现:发热、恶液质、全身不适、关节痛、雷诺现象、皮疹、杵状指、发作性古怪行为、全身及肺栓塞。
由于心脏表现常呈非特异性,并且可能很轻微、甚至缺乏。
以致心脏肿瘤的全身表现有时可误诊为结缔组织血管病变、感染、或非心脏性恶性肿瘤。
三、其他疾病导致的心脏病
1.高血压性心脏病
在心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在心功能失代偿期,则逐渐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开始时仅在劳累、饱食或说话过多时感心悸、气喘、咳嗽。
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多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2.甲亢性心脏病
甲亢时心律失常最常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房纤颤,其中最常见者为房颤。
久而未治的甲亢可引起突出的心脏形状改变,包括心房或心室扩大、心脏重量增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间隙增宽,这些改变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改善或逆转。
甲亢患者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大约6%,年龄大于60岁,病程长者更易发生。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3.糖尿性心脏病
糖尿病早期心率常有增快倾向。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可达24%~42%。
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表现为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
有些仅出现疲乏无力、头晕等症状,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故易于漏诊与误诊。
直立性低血压,常伴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昏厥,甚至休克。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9/203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