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严禁过年送礼为何能送美女,众所周知,太平天国是一次农民运动。也是我国脍炙人口的一项壮举,但是在彼时,送礼却成了难关。那么太平天国不允许送礼,为什么能送美女呢?古代送礼有哪些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 tulaoshi.com - 太平天国送礼 】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是一次农民运动。也是我国脍炙人口的一项壮举,但是在彼时,送礼却成了难关。那么太平天国不允许送礼,为什么能送美女呢?古代送礼有哪些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在最强盛时期,其疆域曾占有中国的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十八个省,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二十三个州府,总面积超过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太平天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先例和特例,例如,以西方宗教拜上帝会名义组织农民武装,并把拜上帝会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组织核心;再如,太平军占领南京前后,曾在武昌、天京、镇江、扬州等地,对全体居民实行“男女分馆”的政策,把所有的男子集中到“男馆”,全体妇女集中到“女馆”,在一个短时间里取消了家庭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又如,东王杨秀清命人做了有一张几十平米的大床,用珍珠作帏帐,嵌以宝石,床的周围还流水不断,还养了许多金鱼,这张床夏天可以制冰消暑,冬天可以取暖驱寒,白天可以与部属商议国事,夜晚可以与众多美女一起寻欢作乐。
尤其是定都南京之后,太平天国的破除旧例开先河的事情就更多了,有的竟让人匪夷所思。太平天国居然取消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年节习俗,就是春节这样举国欢度的传统节日也不列外。在太平天国的“历法”里,只允许辖区内的军民正式过六大节日。为此,公元1859年,即咸丰九年,天王洪秀全在改历诏书中规定:“正月十三日为太兄升天节,纪念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二月初二为报爷节,答报上帝派洪秀全“斩蛇妖”之事;二月二十一日为登极节,纪念耶稣与天王洪秀全同在此日“登极”;三月初三为爷降节,纪念上帝初次俯身杨秀清下凡传言;七月二十七为东王升天节,纪念杨秀清忌日;九月初九为哥降节,纪念耶稣首次俯身萧朝贵下凡传言。”即便是在庆祝这些节日时,洪秀全也不参与太平天国军民的纪念活动。其实,太平军进入南京之时,洪秀全就一头钻进深宫,与三千佳丽寻欢作乐,安享富贵,既不坐朝议政,也很少见人。因此,清朝情报专书《贼情汇纂》中说,从没有见洪秀全其人,每逢喜庆节日,大殿上所坐的只是一个木偶。
那么为什么太平天国一扫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呢?原来,洪秀全、杨秀清等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们认为,旧历是“妖朝历”、“清妖历”,太平天国的军民是上帝的信众,不能按旧历过节过年。因此,太平天国政权严格推行自己的所谓“天历”,每逢春节来临,便禁止辖区军民按传统的旧历过年守岁。
虽然太平天国禁止军民按传统的旧历过年守岁,然而,年年春节还是要年年过的,只不过没有过年的气氛罢了。由于当时太平天国辖区处于战乱环境,因此人们过节守岁的气氛,较之所谓“承平”时期,要冷清得许多。按太平天国当时的规定,过年时不准拜贺,不准送礼,不准宴客,不准换衣冠,不准贴春联,不准换桃符,不准放爆竹等等。也就是说,禁止一切的过年守岁的欢庆活动。
其实,说是禁止,也只不过禁止军民的过年守岁的欢庆活动,而天王洪秀全等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们并不在禁止范围之内,每逢过年,就是这些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们收妾纳妃的盛大节日。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按军队编制把男女隔绝,男的归了男馆,女的归了女馆,然后从女馆里面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女孩子中间,挑选出十五个长相清秀可人、言谈举止机敏的女孩子,分配给太平天国最高领导人。其分配的计划是,天王和东王每人各是六个女孩子,北王是两个女孩子,翼王是一个女孩子,加起来是十五个女孩子。
不仅如此,太平天国许多的文官武将在过年时,还争先恐后地给最高领导人大送美女贺礼。太平天国起义时,洪秀全号称天王,就拥有三十六个王娘,到定都天京后就有八十八个王娘了,而且还有众多用数字标号的王妃。其实,这些王娘也罢,王妃也好,大都是逢年过节时太平天国文官武将送来的贺礼,而对于送来的这些美女贺礼,洪秀全总是来者不拒,一律收入后宫,供其享乐。当时,为最高领导人大送美女贺礼已成为太平天国逢年过节的潜规则。
由于,逢年过节所送美女贺礼过多,太平天国不得不大兴土木大搞房地产建设。洪秀全的天王府的建设从太平军进入南京城后的第二个月就开始进行了。洪秀全放弃了明故宫的原有建筑,选择在原南京江宁总督府基础上进行扩建,新的天王府面积方圆十里,四周有三丈高的黄墙环绕,几十座宫殿群金碧辉煌,洪秀全自己还设计了九重天庭,天父台等建筑。其规模建制和华丽程度不在北京故宫之下。
天王府没有太监,有的就是三千女官。说是女官,其实大多数的就是洪秀全的王娘王妃。她们中间分为爱娘、嬉娘、妙女等十六个名位,共有二百多人,八十八个王娘名下,又有姹女、元女等七个名位,共有千人左右。其他没有名位的嫔妃,还有一千多人,这些女人在天王府的唯一任务就是要把伺候好洪秀全一个人。而此时拥有三千佳丽的洪秀全已经没有什么心思再去管理国事,他的一门心思就是如何去管理他后宫的那些美女。
在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如此,东王杨秀清的后宫生活,也都保持了他作为太平天国第二号人物相应的水准。公元1854年,也就是定都天京的第二年,他后宫里的妻妾并不很多,而到了天京事变,也就是公元1856年的时候,他就拥有五十四个妻妾了,还不包括那些侍候他的女官。而这些妻妾和女官也大都是逢年过节分配的和部属将领为他送来的。
因为太平天国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当底层的士兵们还都在被迫禁欲的时候,太平天国的不管是最高领导人,还是高级管理层,却开始了荣华富贵、声色犬马的奢侈之旅,抢占财富,抢夺女人,即便是翼王石达开也都是三妻四妾,少年英王陈玉成,太平军中也流传着他八女伴宿的故事。在巨大的变化面前,这些当初号称要建立一个分田地,均财富的太平社会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们,没有人能抵挡住了金钱美女的诱惑。
BRIEF.1、送给谁不送给谁,愁死千古送礼人
上下打点不仅仅是句俗语
在古代官场,送礼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能像科学那样,用概念、公式条分缕析说清楚,其中颇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内容。首先,直接把钱和礼物送给官员,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但效果也最难预测。给官员直接送钱送东西,往严格了说,就是犯罪现场:送礼者行贿,收礼的官员受贿,而且人赃并获。于是,便曲线出了很多夫人路线、仆人路线、师爷路线的送礼途径。
直线送礼也可能曲线倒霉
乾隆年间,有官员进贡上好徽墨,墨上有“万寿无疆”四个金字,乾隆皇帝很喜欢。没想到,磨到后来变成了“万寿无”,进贡墨的人因此受到严惩。
晚清大臣张荫桓出使西洋归来,在巴黎花重金购得一颗绿宝石,曾为拿破仑所有,献与慈禧太后。但他忘了带礼物给大太监李莲英。一日,慈禧在赏玩绿宝石,赞不绝口,李莲英接了一句:“真难为张荫桓想得周全,难道咱们就不配用红宝石?”慈禧闻之勃然变色,因为她一生的心病就是没当过皇后,而传统习俗中,妻穿红,妾穿绿。张荫桓从此失宠。
送礼送到夫人心坎里
据说,最能体现史上谋士陈平智慧的当属他送礼给匈奴单于的王后,解了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高帝七年(前200年)刘邦亲率30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伐匈奴,在白登山遭冒顿单于40万骑兵围困,“七日不得食”,后采陈平之计,才解围逃命。《史记》记载其奇计大要是:陈平设法派遣密使细作,溜进敌营偷偷会见冒顿的王后阏氏,献上大宗珍宝及他命画工所画的美女图,后来又亲自秘密与阏氏会晤游说,谓“汉有美女如此,今皇帝困急,欲献之”。冒顿阏氏怕汉帝真的献美以夺其宠,便向冒顿单于吹起十二级枕头风,说:“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
又有,据梅尧臣《碧云騢》一书记载,“文潞公入相,因张贵妃也。”说的是,被封为潞国公的文彦博,当初官拜宰相,靠的是张贵妃的提携。贵妃的父亲张尧封曾是文彦博的门客,贵妃幼年,其父曾让她认文彦博为伯父。文彦博“知益州”,担任成都地方行政长官时,贵妃提示文彦博,时近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宜赶织“异锦”(图案新奇的蜀锦)献上。文彦博乃令工人“织金线灯笼,载莲花为锦”。并制作秋千一副,以备贵妃寒食节玩。到了上元节,张贵妃穿着文彦博献的异锦做的衣服,去见宋仁宗,仁宗惊问:“何处有此锦?”贵妃说:“妾让成都文彦博织了送来。妾父与文彦博是旧友。然而妾怎能支使文彦博呢?是文彦博特意献给陛下的。”宋仁宗很高兴,从此留意文彦博。文彦博从成都回京,被提拔为副宰相,后又升为宰相。
小人收礼不收小礼
下属给上司送礼之前,先要给上司的“阍者”(看门人)送礼。此话怎讲?我们先来听听顾炎武讲的“门包”的掌故:《后汉书·梁冀传》:“……冀、寿共乘辇车……游观第内……鸣钟吹管……或连继日夜……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今日所谓门包,殆昉于此。至迟在东汉,就流行送“门包”了。要进入东汉权臣梁冀豪华、堂皇的府第,得先打通看门人关节,他让你进,你才能进。而要打通他的关节,就得给他送银子“门包”。据说梁府看门人收的银子不计其数。
清代贪官和珅势焰熏天时,凡入京赴吏部应选的官员,都以能谒见和珅为荣。山东历城县令某某,前往和府,送了看门人2000两银子,才被允许“长跽”(双腿跪地,上身挺直)和府大门前,等候和珅回府。如果少于2000两,只怕连跪在和珅门前的资格都没有。
师爷也要送。古代师爷在公务活动中影响很大,一年收的红包有五六千两,是工资的三到五倍。幕友也称师爷,是清代官员私人聘请的公务秘书,协助官员处理钱粮(财政、税收)和刑名(司法、审判)事务,在公务活动中影响很大,所以为了顺利完成公事,下级也需要“打点”上级的幕友。据晚清熟悉官场情况的四川人周询介绍,当时各府、厅、州、县官员对总督、布政使、按察使、盐茶道的幕友在“三节”都需要送“节敬”(即节礼),每节多的要送20两或更多,少一点的是10两,最少的也要4两。故此这几个衙门的幕友一年连带“修金”(聘金)多的能有七八千两,少的也有三四千两。(《蜀海丛谈》卷二)所以他们从“节敬”中所得的好处多的可达五六千两,是修金的三五倍。
BRIEF.2、礼之千奇百怪:上天摘月下海摸贝
送礼者不怕遇清官,只怕清官无喜好
送给谁是策略,送什么是技巧。古人在送什么的问题上,可谓穷尽心思,花样百出,别说金银珠宝这些实打实的财物,古玩珍宝艺术品也不稀罕,大活人都有拿来当礼物送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送金银珠宝奢侈品最显土豪最低档
唐朝有位叫元载的宰相,在他被绞杀灭门之后,从他家中抄出大量的金银珠宝、钻石玛瑙、古董玩意儿,房产多处,可是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八百石胡椒。在今人眼中,这不过是一种调味品,可在唐朝,这可是高级消费品,唐朝不产这个东西,只能靠进口。有人计算过,唐时一石重为现在的79320克,那么八百石就是现在64吨。任何人都知道,这些胡椒肯定不是一日之功能积蓄起来的。
明朝的大贪官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特别喜欢女色与金银。家中所用的器物,可以用金银铸造均不用其他材料,最变态的就是用黄金浇注裸女,用白银浇灌女性的生殖器状的恭桶。这么多的黄金肯定也是当做礼品收到的,因为皇上发给严嵩父子的工资绝对打造不了金人。
明朝有个知县大人过生日。知县属鼠。有个小官倾尽家产,铸造了一个黄金小老鼠送给知县大人。知县欣然笑纳,然后提醒说:“拙荆下个月生日,她是属牛的。”于是送礼者只好谋划再给县官夫人送个金牛了。
晚清名臣左宗棠每年春节都要给军机大臣潘祖荫送1000两银票,外加一份厚礼,以报答其冒险救命之恩。咸丰年间,左宗棠在湖南巡抚幕府中襄理军务,因恃才傲物得罪了满族官员,被弹劾。潘祖荫虽与左宗棠素不相识,但素闻其能,遂不计祸福,上疏为其辩白,并力荐其能,左宗棠方免一死。
雅贿首选艺术品
古代仕林耻于论及钱财,又好风雅,于是以古玩书画作为媒介,便可两全齐美。明清时期的大贪官个个均非“庸俗”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唐吴道子《南岳图》、王维《圆光小景》、宋徽宗《秋鹰》、宋高宗《题王仲珪梅》、苏东坡《墨竹》都曾是明代大贪官严嵩的藏品。据说严嵩爱棋,因此他所收受的碧玉、白玉围棋和金银象棋各有数百副之多。
晚清封疆大吏端方就是一个金石专家,还出过研究金石古董的专著《匋斋吉金录》、《匋斋吉金续录》、《匋斋藏石记》、《匋斋藏砖记》、《壬寅消夏录》等等,堪称“著作等身”。他在晚清的声誉还不错,有廉洁之名。别人直接给他送礼,他都大义凛然地要求把礼金、礼品送到公堂上去,以示清廉。但是,端方喜欢研究书画古玩,遇到有人送来求他“鉴赏”的,他无不热心地与之切磋。鉴赏需要时间,这些宝贝就留在端方府上由他慢慢赏析去了。端方这样的“书画古玩控”在晚清还不少。
因为收的珍宝太多了,北京的琉璃厂一条街上,有不少古玩店铺的幕后老板就是端方一类的高官显贵——台前老板不是他们的亲属,就是他们的奴才、亲信。“文雅”的高官们把家中的古玩书画摆在琉璃厂去卖。不过,据说端方其实也是附庸风雅。在他死后,人们在他的藏品中发现了许多赝品以及很多并不出众的收藏品。
BRIEF.3、反腐森严 送礼之路十八弯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权、利交换的催化,送礼招数如同升级打怪
送礼,是古代官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拉近和官员之间的感情,可以方便政务的办理。可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难题是:礼,怎么送?送好了,固然可以皆大欢喜,办好事情,送得不好不仅会无功而返,甚至可能恰得其反、害人害己。所以,现代那些把钱藏鱼肚子里的伎俩,在古代并不鲜见。
麻将战里送银子忙
晚清权倾一时的庆亲王奕劻、载振父子贪墨出名。苦于反腐制度森严、舆论监督踊跃,送礼者不敢过分,而奕劻父子也不便直接敛财。于是,载振就想到了开办高级会所的想法。当时,“雀戏”(麻将)在京津一带很流行,奕劻、载振父子和许多王公大臣都是爱好者。载振就先后在天津、北京租下院子,装饰一新后,作为“会客”场所。
来客后,宾主自然要娱乐一下,围坐一桌搓麻将。载振的麻将筹码很高,三千两一局。来客求官者居多,进出一次输个几千上万两很正常。奕劻父子俩根据宾客输钱的多少,决定卖官鬻爵的高低。舆论称之为“庆记公司”。到后来,生意太兴隆了,载振都没法每回都出来应酬宾客,由宾客们自玩雀戏,载振抽钱。好在宾客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输钱就心满意足。这礼也算是送成了。
《诗经》《论语》都被派上送礼用场
明清时期夏季和冬季,地方官都要给给京中大臣孝敬礼,通常是端午和春节送,但是以夏天送冰、冬天送炭为名,又称冰敬、炭敬,这两项费用表面看起来是降温费和取暖费,其实是过节费。
炭敬要用一个漂亮的信封,里面装上银票。信封上不直接写礼金数目,而是要变着法儿的拐弯兜圈子把数目暗示出来。“技术含量”就体现这里。最常见的是写“梅花诗八韵”意味着内有银票八两。若写“四十贤人传一部”,当然就是四十两。还有一种写法是“强仕”,语出《礼记》:“四十强而仕”,弄得像谜语一样,显然这更高明一些,更大的数目都用这种写法。“大衍”,五十两,语出《周易》:“大衍之数五十”。“耳顺”,六十两《论语》:“六十而耳顺”。“百寿图”一轴、两轴、三轴然就是一百两、二百两、三百两。“双柏图一座”二百两。“秦关一座”一百二十两,寓意“函谷关高一百二十丈”,“毛诗一部”三百两,因为《诗经》的权威注本出自汉代毛亨,而《诗经》有三百零五首诗。
有人送贝勒载涛一千两银子,信封上写的是“千佛名经”四个字,可是这个花花公子连这个意思都不懂,还拿给别人看,后来拆开来,才发现里面是一千两的银票。(《春明梦录》卷下)
明为收购,暗送银钱万两
光绪七年,胡雪岩计划向德国、英国的洋商“借洋银”300万两。当时的户部尚书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兼外经贸部部长)宝鋆是必须要争取的人物。但是,胡雪岩并不认识宝鋆,贸然送钱怕会徒劳无功。
于是,早已深谙“雅贿”之道的胡雪岩来到琉璃厂,找到一个可信的古董商来作为“送礼”的中间人。宝鋆家中藏有一幅明代唐寅的《看泉听风图》,胡雪岩就让古董商去联络宝鋆,说有买家非常喜欢这幅画,愿意以三万两银子求宝鋆“割爱”。宝鋆自然知道画虽好,但哪会有这般高价,当下心领神会,告诉古董商愿以君子之德“成人之美”。这笔交易,用今天的话来讲,叫做“洗钱”。
史上最贵润笔
润笔收入,是明清官员重要的收入来源。明朝中期后,社会上逐渐形成向官员购买墨宝和文章的风气。百姓向官员、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有事没事就来求字、求文。官员们“勉为其难”地应承下来,写完后再半推半就地接受不菲的润笔。
据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的时候,一次因为兴建近代事业缺钱,就打起了润笔的主意。有个富豪的父亲生前名声极差,为了粉饰父亲的生平,更为了“漂白”父亲的恶行,他就迫切想让张之洞出面为父亲写个墓志铭。有个最高父母官的肯定,谁还敢说父亲的坏话?张之洞还真写了。不过,张之洞按照一个字一千两的价格向富豪狠狠敲了一笔润笔费用。他此举好的一面是把这笔巨额润笔投在近代事业上,没有装入私囊;不好的一面是完全不问对象,不顾事实写文章。
张之洞的例子还算是好的,起码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写作事由。很多官员润笔,事由可以忽略不计,比如给送礼者题写对联、福字,给送礼者的儿子起名等,甚至压根就没有事由,对以润笔名义送来的金银照收不误。
图老师说: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古代送礼都有哪些故事了吧。我们都清楚,太平天国是短暂的,但是也是一次伟大的运动,而送礼也是有很多讲究的。希望图老师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29/2038678.html
看过《太平天国严禁过年送礼为何能送美女》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