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哮喘的偏方,哮喘在我们生活里也并不罕见,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有时候哮喘发作起来后果是很严重的。那么,哮喘该怎么办呢?如何治疗哮喘呢?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治疗哮喘的偏方吧。
【 tulaoshi.com - 哮喘怎么办 】
哮喘在我们生活里也并不罕见,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有时候哮喘发作起来后果是很严重的。那么,哮喘该怎么办呢?如何治疗哮喘呢?下面就让图老师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治疗哮喘的偏方吧。
目录
1、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 2、吃什么食物治疗哮喘
3、儿童哮喘怎么办 4、老年人哮喘怎么办
5、孕妇哮喘怎么办 6、哮喘患者不宜吃什么
7、治疗哮喘的民间偏方 8、如何预防哮喘
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
哮喘的本证为肺、脾、肾三脏亏虚。肺虚主要表现为营卫不固,御外无力,易感外邪等抵抗力下降;脾虚主要表现在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低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肾虚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功能紊乱或低下;
肺、脾、肾三脏俱虚则导致体液理化性质和成分发生改变,产生机体内环境失稳和适应性调节功能失常。表现为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
再者,哮喘病的易发作或加剧时间与内分泌的生物节律相符,也证实了哮喘这一本证的存在。
哮喘,其病机都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使肺气失宣、失降、失纳所致。
因此对哮喘的治疗,关键在于理顺气机,而理顺气机的要点,可总括为宣、降、纳三法,因为肺气以宣为用,以降为顺,以纳为益(受纳于肾)。现分述于下。
(1)宣法
即宣畅肺气法。肺气以宣畅、布达为用。肺气只有宣达、顺畅,才能有效地吸清呼浊,维持生命之需要。
若肺内夙有隐伏之痰饮,复感外邪,或饮食不慎,情志所伤,引动伏痰则使肺气失宣, 发为哮喘。其治则当用宣浊,以宣通肺气。
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宣浊又具体分为温宣法、清宣法和祛宣法。
即冷哮者,温宣以通;热哮者,清宣以通;浊哮者,祛宣以通。
①温宣法
温宣法是用性味辛温之方药,以温散束肺之寒邪,分解互结之寒痰,从而宣畅肺气,以收止喘平哮之功。
此法用于冷哮证,症见哮喘因感受风寒,或进食生冷之物而诱发,哮喘急迫,胸闷气促,形寒肢冷,面青唇紫,痰白而粘,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喉间有水鸡声,肺部有哮鸣音等。
用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加减药如射干、麻黄、细辛、法夏、桂枝、生姜、五味子、甘草等。麻、细、姜、桂都是辛温散寒宣肺之药,尤以细辛辛温走窜,善通关窍,为开通气道之先锋;麻黄辛苦温 ,上宣肺气,下降逆气,既开鬼门,又洁净府,是宣肺平喘之主将。
生姜、半夏善化寒痰,射干、桂枝寒温并用,善利咽通滞,少佐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宣散太过而伤肺气,甘草调和诸药而本身亦善平喘。如此则寒散痰化而气道通畅,哮喘自平。
②清宣法
清宣法是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清热化痰,宣通肺气,从而达到止哮平喘的一种治法。它适用于痰热交阻、壅塞气道的热哮证。
症见哮喘声高息涌,胸胀气粗,膨膨然若气不能容,张口抬肩,倚息难卧,以呼出为快,或兼发热,口干,汗多,舌红,苔黄,脉滑数。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听之喉间痰鸣如曳锯,肺部有哮鸣音,甚至干湿性口罗音(多系合并感染)。常用自订的清宣平哮汤,即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马兜铃、桑白皮、鲜竹沥等药。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定喘为主药,辅以葶苈子、马兜铃苦寒降气,桑白皮、竹沥甘寒润肺,合用之,使肺热得以清泄,痰热能够化解,两邪即除,气道自通,哮喘焉作?
③祛宣法
祛宣法是指祛逐风邪法。过敏性哮喘,其来迅速,其去也疾,符合风邪的善行而数变之特点,因而将过敏原病邪归属于风邪一类较妥。
祛宣平哮法用于风邪偏胜的哮喘,症见哮喘突然发作,胸闷气憋,咽痒,呛咳,痰少或无痰,舌苔净,脉浮滑,常用祛风汤(自制验方):防风10g,荆芥10g,白芷6g,细辛3g,地龙10g,蝉衣6g,木蝴蝶5g,薄荷6g,苍耳子10g,甘草10g。
风性轻扬,善客上焦,故用药宜轻,不仅药量宜轻,而且药质宜轻 ,如荆、防、辛、蝉衣、木蝴蝶等。药性轻扬,宣泄上焦,才能起到祛风止哮之功,此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降法
即通降肺气法。肺主肃降,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以壅塞上涌为逆。肺气的壅塞多因痰饮内伏窠臼,复感外邪引动,故而痰气交阻,闭阻气道,发为哮喘。
因此,治疗哮喘常用降气法。临床又据证分为两法。
①理气降逆法
理气降逆法多以涤痰、宽胸、下气药均组方,治疗以痰气交阻为甚的哮喘证,症见哮喘发作, 声高息涌,喉间痰鸣如曳锯,胸闷气粗,痰涎壅盛,或见恶心呕吐痰涎,舌苔厚腻,脉滑或弦滑。
可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荣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橘红、半夏、当归、前胡、厚朴、生姜、桂枝、沉香、甘草。本方以三子、橘红、半夏、前胡除痰实为主药,其中莱菔子、橘红、厚朴、沉香宽胸下气为辅,当归、桂枝、生姜、甘草能通利血脉,因肺朝百脉,百脉通利则有利于肺气降。全方既能除痰降气,又能通利血脉,气道乃通,哮喘可宁。
②釜底抽薪法
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肺气不降,则大便难通;反之,若大便不通,则肺气难降,两者都可诱发或加重哮喘。
一般多见于肺热痰结型哮喘,或已发哮喘而兼见大肠热结者。症见哮喘发作,哮声响亮,胸闷腹胀,大便秘结,数日不通,或兼见额头大汗,口干渴,舌暗红,苔黄厚, 脉滑数。
可用宣白承气汤加味,以清肺降气,化痰通下,药如生大黄、生石膏、杏仁、瓜蒌、桑白皮、枳实、厚朴、莱菔子。
便秘甚者加芒硝。若病情紧急,不便煎汤药者,也可单用生大黄粉一味 3~5g吞服,每日2~3次,也有效果。
(3)纳法
肺气以呼、吸相合,宣纳互济为治。若肺气只呼不吸,或只吸不呼,则肺气将绝。若宣多纳少, 则肺气耗散无根而形成虚喘。
若纳多宣少,则肺气壅塞而成喘。是故肺气的升降出入与哮喘之成因关系密切。纳气法多用于单喘无哮者,多见于慢性哮喘的间歇期,不哮单喘,动辄气喘吁吁,呼吸短促者。
临床上根据证候不同,而有补肾纳气法与镇纳浮阳法两种。
①补肾纳气法
补肾纳气法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喘证,症见呼吸短促,急促低喘,易出汗,活动更甚,常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夜尿多,尺脉弱。
可用人参蛤蚧散加减,偏肺气虚,汗多易感冒咳嗽者,加玉屏风散、五味子、紫菀;偏肾气虚,阳虚怕冷,腰腿酸软,阳痿,夜尿多者,加胡桃肉、仙灵脾、肉苁蓉、鹅管石等;
偏阴虚,五心烦热,盗汗,口干不饮,形瘦,脉细数者,加熟地、麦冬、五味子, 或改用麦味地黄汤。
②镇纳浮阳法
镇纳浮阳法用于哮喘多年,正气极虚,元气耗散者,症见喘促急迫,呼吸短浅,汗出肢冷,面色粉红或苍白,惶惶然若气欲断,脉微细或浮散无根。选用参茸黑锡丹吞服,或参附龙牡汤。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病求本、辨证施治均为中医学之精髓。
只重视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忽视对缓解期系统规范的治疗,就丢失了治愈哮喘的重要环节和机会。
仅重视对气道局部炎症的抗炎治疗,强调长期吸入皮质激素作为主要抗炎药物,对控制气道炎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副作用。
然而,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它只能控制气道局部炎症病变,不能消除气道炎症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又不能调节和恢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和低下,这一内在因素,故言只治标不治本。
我们研究认为,既要重视对气道慢性炎症和炎性病灶的愈合性治疗,更要重视对机体功能的恢复,内经云:病非人体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几千年前的中医学就已认为一切疾病均能治愈,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掌握其研究方法和治疗技术。哮喘是可能治愈的,并非终身固有的不愈之症。
吃什么食物治疗哮喘
脾肺气虚型
主要表现为气短息促,声低息微,动则喘甚,面色无光,自汗,舌淡,有齿印,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肺,可选用下列药膳。
百合粥
百合20克,大米50克,煮粥常食。
人参汤
人参10克,陈皮10克,苏叶15克,砂糖适量,加水3000毫升,煎水当茶饮。
莱菔子粳米粥
莱菔子20克,粳米50克。将莱菔子水研滤过,取汁约100毫升,加入粳米,再加水350毫升左右,煮为稀粥,每日2次,温服。
参苓粥
党参30克,茯苓30克,生姜5克,粳米120克。将党参、生姜切薄片,茯苓捣碎泡半小时,取药汁两次,用粳米同煮粥,一年四季常服。
痰饮阻逆型
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胸闷脘痞,舌苔厚腻,脉弦滑。治宜宣肺平喘,化痰降逆,可选用下列药膳:
苏子粥
苏子50克,大米50克,先将苏子水煎取汁适量,以苏子汁和米共煮粥食用。
茯苓粉
茯苓研粉,15~20克冲服,1日2次。
薏米粥
薏米50克,大米50克,先将薏米煮烂,后加入大米共煮粥食用。
白萝卜蜜汤
白萝卜100克,蜂蜜100克。白萝卜去皮切薄片,炖熟后加生蜂蜜搅匀食之。每日1剂,连服15~20天。间隔1周后,可再服。
杏仁猪肺粥
杏仁10克,猪肺90克,粳米60克。将杏仁去皮尖,洗净。猪肺切块,水焯后用清水漂净。将粳米与杏仁、猪肺—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稀粥,调味即可,随量食用。
肾不纳气型
主要表现为久喘不愈,时轻时重,呼多吸少,张口抬肩,甚至不能平卧。
芡实核桃粥
芡实30克,核桃仁20克,红枣10个,粳米50克。将以上各味与粳米同煮成粥,分次服食,也可常食。
人参胡桃煎
人参3克,胡桃肉3枚,煎汤服用。
核桃杏仁粥
核桃仁、杏仁各5克,蜂蜜30克,混匀蒸熟,加生姜汁20滴,—次服完。隔两日服上述药方一次,连服5~7次。
核桃猪肺汤
核桃30克,生姜15克,猪肺250克。洗净猪肺加水放入核桃仁、生姜,炖熟。每日3次,在1~2日内服完。
虫草炖鸭
水鸭肉250克,冬虫夏草10克,红枣4个。将冬虫夏草洗净,红枣去核洗净,水鸭宰杀,去毛杂,洗净,斩块。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炖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330/204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