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吃完饭后运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在吃饱后进行剧烈运动的话,不仅不会带来健康,还会带来一定的伤害,那么,饭后多长时间可以运动呢?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吧。
【 tulaoshi.com - 运动 】
至于饭后多久可以运动,这是根据运动的不同强度而决定的,如果是想要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建议在饭后1~2小时后再进行,如果是较为剧烈的运动最好是1小时后再进行,如果比较轻微的运动也最好是在半小时后再进行。
我们在饭后休息了半个小时后,就可以进行一些轻微的运动,比如说散步,散步能够有效的帮助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注意的是饭后在短时间内不适宜进行剧烈的运动,如跑步、仰卧起坐、游泳等。
饭后正确的散步是能够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一般说来,饭后15分钟之后再进行轻微的活动有益于身体健康。这个时候散步不仅不会影响肠胃正常的工作,还能够促进肠胃消化。所以说“饭后百步走”并不能片面地理解成放下饭碗就立马去活动,而是稍作休息之后再进行。
不是所有人在饭后都能够进行运动的,老年人饭后就不宜散步,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处于衰退阶段,身体对于血液、血压的调节能力减弱,饱餐后血压容易降低,如果饭后进行散步等运动,容易因为低血压发生昏厥跌倒。如果想要散步也最好休息较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
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如果在饭后进行剧烈运动的话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饭后散步可以帮助身体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如果进行剧烈运动会对影响身体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容易引起胃肠疾病
饭后剧烈运动容易引起胃肠疾病,因为饭后我们的胃里面充满了食物,如果是这个时候进行剧烈多运动,会导致胃出现震动、蠕动,使人产生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感,还很容易引起胃下垂、消化不良和慢性肠胃炎等疾病。
有人习惯在饭前运动,那么,饭前应该多久运动好呢?一般饭前半小时就不适宜再进行运动了。胃肠进行消化需要消化液的参与,消化液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吃饭前半小时能够让大脑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分泌消化液,这样不仅能够让食欲正常,也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一般说饭前运动要比饭后运动好。因为饭前运动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在运动停止后,代谢率会有一段时间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继续消耗身体的热量。而饭后进行运动只要时间、强度适宜也是对身体有利的,比如能够促进消化等。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60831/258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