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批

婴儿按摩

婴儿按摩不仅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婴儿按摩具有帮助宝宝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紧张等功效。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按摩活动了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长得更健壮,身体更健康。按摩还能帮助婴儿睡眠,减少烦躁情绪。

经验文章 概述

婴儿按摩不仅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婴儿按摩具有帮助宝宝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紧张等功效。通过对宝宝皮肤的刺激使身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按摩活动了宝宝全身的肌肉,使肢体长得更健壮,身体更健康。按摩还能帮助婴儿睡眠,减少烦躁情绪。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婴儿按摩

特色

是父母与宝宝情感沟通的桥梁

注意

先准备婴儿油或婴儿乳液

益处

体重增加

婴儿按摩介绍

按摩最好在两次喂奶中间开始,室温在22℃~26℃,室内最好阳光充足。按摩前,母亲应摘去身上的装饰,包括戒指和手表,指甲应剪短。然后用热水洗手,可用强生婴儿油作为润滑剂。帮宝宝脱下衣服,让宝宝躺在床上的尿垫上,母亲可采取适合的姿势进行按摩,按摩的顺序是从头到脚,先从头部开始,接着是脸、脖颈、肩膀、手臂、胸部、腹部、背部、腿和脚,最后再从脖颈到脚左右对称地进行按摩。按摩时的动作要轻柔,刚开始是轻轻地抚摩,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并可增加一点手力,轻柔地推动皮下肌肉的活动。按摩时,如果孩子有愉快的表情,表明他需要这种按摩,每个身体部位一般可按摩2~3遍,孩子身体小的部位可用手指尖或手指按摩,大的身体部位可用掌心或整个手掌按摩,每次按摩数分钟,逐渐延长至20分钟。按摩时,可放一点柔和的音乐,让宝宝全身自由地放松。母亲也可边按摩边和宝宝说话,这时候是母子交流的最佳时机,可以让宝宝感受到你的按摩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婴儿按摩的益处

体重增加

通过皮肤上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加迷走神经活动,使人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及胰岛素,这有助于食物吸收,所以按摩可以让宝宝的体重增加。给婴儿按摩

婴儿按摩解除烦躁

按摩可以降低某些压力激素(ACTH),并且增加抵抗力。当宝宝哭闹时,身体会产生压力激素,这时免疫力会下降。通过按摩可以让宝宝的压力激素(ACTH)降低,免疫力恢复,放松情绪。

安抚情绪

按摩可以促进宝宝的EQ发展,所以妈咪可借抚触来稳定宝宝情绪。纽约一家医院实行每天拥抱及抚触婴儿的规定后,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从30%降至10%。如果宝宝出生3个月中都没有被拥抱或抚摸,情绪发展会显得容易暴躁。

减轻疼痛

按摩可以让疼痛减轻,这从宝宝的反应就可观察出。一个哭闹不休、身体不舒服的宝宝,借着按摩可以让他安静下来。例如胸部按摩可以使呼吸顺畅,腹部按摩可以消除胀气。

安然入睡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按摩的婴儿大部分能安然入睡,而且也比较少哭闹,不安情形大幅降低。

增进亲子感情

按摩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妈咪的爱心与耐心,在充满爱的呵护下,宝宝会觉得被重视,也能增加孩子以后的自信心。由于妈妈按摩时一定会注视着婴儿,宝宝会感受到妈咪眼光中的母爱,也可借此观察宝宝视觉移动的反应是否正常。 

最佳按摩时间

沐浴后;宝宝吃过奶30分钟后(注意:腹部的按摩在此时力度不宜过重);用心寻找适合您与孩子完成按摩的其它最佳时间。

什么情况下不宜进行按摩

啼哭时应寻找原因,不应按摩,如按摩中间啼哭有不高兴的情绪时也应停止这一节操,而改作下一节操,再啼哭则停止按摩。待抱一会,睡上一觉,情绪好时再做按摩;按摩是一种情绪可以互相感应的亲子活动,如按摩过程中孩子睡着了,虽然说明按摩舒服,但要停止,让婴儿去睡,不宜单方面继续做按摩;皮肤有溃破时不应按摩,以免增加孩子的疼痛,但可以按摩其它不疼部位;孩子发娆(黄疸或腹泻〕,身体不适,预防注射完后四十八小时内,请暂时不要为宝宝做按摩。

婴儿按摩操作方法

检查身体

按摩时宝宝身体多半是光溜溜的,所以建议妈妈在按摩时,可以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看看宝宝的身体两边有无对称,移动宝宝时,他的反应如何,或者头部有无斜颈、双手是否一样在摆动,最好在按摩同时和宝宝说话,不但能增加亲子间的互动,还能观察到宝宝的反应,及是否有听力问题。

让宝宝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妈咪在帮宝宝按摩时,可以边按摩边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例如:这是小手手、这是小脚脚等,让宝宝渐渐熟悉这些部位。

准备活动

婴儿按摩书籍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尽管宝宝的按摩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的,但多数的按摩动作是抚摩或轻柔的捏。捏的时候要轻,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血管。捏一下,手指要滑动一下,然后再捏一下。

按摩时应把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你觉得在地板上进行按摩不舒服,那么把宝宝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他滚下来。特别是当宝宝长到11-14周,自己会翻身时,妈妈更要当心。按摩之前应准备好一切用品,还要预先避免突发噪音,以保持宁静的氛围。

准备活动做好后,再为自己选择一个舒适的、能长时间保持的体位。跪姿,特别是跪坐在脚跟上,可能会损害膝盖韧带。如果开始是这个姿势,最好在帮宝宝翻身按摩背部时变换一下姿势。为使你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记住按摩时身体弯曲要从臀部弯起,保持背部挺直。腰部弯曲、身体前倾很容易使人疲劳,还可能对背部造成损伤,特别是在腰弯向一侧,做捡毛巾等动作时。身体弯曲的同时扭腰很容易伤害背部。保持良好的姿势,对宝宝的按摩更加有利。

按摩时,把手的位置放好后,脊柱前倾,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控制按摩的手法了。这对宝宝和按摩者都有好处,因为采用这种姿势按摩,可以缓解按摩者局部肌肉的紧张。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为成人按摩,手法要有力,从四肢向心脏方向按摩。而在宝宝的按摩中,要轻柔地沿着身体向下,从心脏向四肢的方向按摩。

按摩顺序

下面按次序进行的按摩既适用几个月大的健康宝宝,也适用新生宝宝。需要牢记的是,为较小的宝宝做按摩时要更加精心。

小于六个星期的宝宝,一次按摩大约只需要10分钟。按摩时,用你的手轻轻抚摩宝宝的小脸、腹部和背,轻轻移动宝宝臀部、大腿、小腿和胳膊的皮肤下面的肌肉。不要给新生的小宝宝使用精油。

每次按摩,都要先从宝宝的左侧开始。这一方面是遵循两极对立的原理,另一方面也顺应了东方的观念:身体一侧易于接收,而另一侧则强于排出。

注意事项

1、刚出生的宝宝由于脐带还没脱落,所以尽量不要做腹部按摩。

2、按摩时,要先准备婴儿油或婴儿乳液,以减少按摩时的摩擦力,如果宝宝皮肤比较干燥,选择具有保湿作用乳液比较好。方法是,在按摩前,先将婴儿油或乳液放在手心,双手搓热后再进行按摩。给婴儿按摩3、按摩时可以先从脸部开始,让宝宝看清楚妈妈,再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此宝宝会比较有安全感。

4、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能太轻像是搔痒,也不能太重,宝宝会痛。

5、按摩最佳的时机在两餐之间,千万不能一吃饱就进行,免得宝宝呕吐。

6、宝宝的按摩用油

宝宝的按摩只能用基础油。除非有特殊情况得到允许才可以用精油。宝宝会坐了,可以轻松活动时,可采用20毫升的基础按摩油加入1滴柔和的精油按摩。在宝宝沐浴时添加精油一定要小心。宝宝坐起来会溅出水花,把水弄到嘴里。所以,用稀释过的草本精油,如甘菊油等给宝宝沐浴比较合适。

宝宝一周岁后,身体按摩可以采用30毫升基础油加3滴精油。在宝宝三四岁之前,不要把油擦到他脸上。

在给宝宝使用精油时,要遵循一条原则:过犹不及。

婴儿全身按摩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1]

1、攒竹(天门)

【位置】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 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2]

2、坎宫(眉弓)

【位置】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临床应用】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3、山根(山风)

【位置】 两目内眦之间。

【操作】 拇指甲掐。

【次数】 3到5次。

【主治】 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 掐山根有开窍醒脑、定神的作用。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入中、掐老龙等合用。本穴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和年寿、准头等穴用于诊断,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4、颊车(牙关)

【位置】 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上方的咬肌中。

【操作】 拇指按或中指揉。

【次数】 5到10次。

【主治】 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临床应用】 按颊车主要用于牙关紧闭,若口眼歪斜则多用揉颊车。

5、囟门

【位置】 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 两手扶儿脱,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拇指端轻揉囟门。

【次数】 推或揉,各50到100次。

【主治】 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塞、衄血等。

【临床应用】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多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正常前颅在生后12到18月之间闭合,故临床操作时手法需注意不可用力按压。

6、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 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 推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天门攒竹)、坎宫等合用。能安神除烦,可治疗神昏烦躁等症。

7、天柱(颈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瓷汤匙的边蘸水自上而下刮。

【次数】 推100到500次,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

【主治】 恶心、呕吐、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临床应用】 推、刮天柱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外感发热、项强等症。治疗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但用并法亦有效,但推那次数需多才行;治疗外感发热、项强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

1、天突

【位置】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食两指对称挤捏,称挤捏天突。

【次数】按揉 15~30次,挤捏 1~3次。

【主治】咳喘胸闷,恶心呕吐,咽痛等症。

【临床应用】按揉、挤捏天突,能理气化痰、降逆止呕,对因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引

起的痰喘、呕吐有效,若配合按揉膻中、运八卦、揉中脘等效果更佳。

2、膻中

【位置】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从本穴分推至两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两指自

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

【次数】100~300次。

【主治】胸闷、痰鸣、喘咳、呕吐、呃逆等症。

【临床应用】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居胸中,胸背属肺,推揉之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对各种原因

引起的胸闷、吐逆、喘咳均有效。治疗呕吐、呃逆、嗳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等合

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等合用;治疗痰吐不爽常与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按揉丰隆等合用。

3、乳旁

【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乳旁。

【次数】30~50次。

【主治】胸闷、咳嗽、痰鸣、呕吐。

【临床应用】揉乳旁能理气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胸闷,喘咳等症,临床上多与揉乳中同时使用,

以增强其治疗效果。

4、胁肋

【位置】从腋下两胁至两髂前上棘。

【操作】用两手掌从两胁下搓摩至髂前上棘处,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

【次数】50~100次。

【主治】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等症。

【临床应用】搓摩胁肋,能顺气化痰、除胸闷、消积滞,对小儿因食积、痰壅气逆所至的胸闷、腹

胀、气喘等有效。

5、中脘

【位置】脐上4寸,位于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自喉向下推至中腕,称推中

腕。

【次数】揉或推100~300次,摩5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泻泄,食欲不振等症。

【临床应用】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

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合用。推中脘能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嗳气呕恶等症。

6、腹

【位置】腹部

【操作】自剑突下到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沿脐周围摩,称

摩腹。

【次数】腹胀,腹痛,疳积,呕吐,便秘等症。

【临床应用】分推腹阴阳能消食理气且降气,善治乳食停滞或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

症,多与推脾经、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7、脐

【位置】肚脐

【操作】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掌摩称摩脐。

【次数】揉100~300次,摩5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泻泄、便秘,疳积等。

【临床应用】此穴能补能泻,补之能温阳补虚,治疗因寒湿、脾虚、肾虚引起的泄泻、消化不良、

痢疾、脱肛等;泻之能消能下,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泄泻、痢疾、便秘等。

8、天枢

【位置】脐旁 2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天枢。

【次数】100~200次。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

【临床应用】揉天枢能理气消滞、调理大肠,多用于治疗因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

泻、呕吐、食积、便秘等症。临床上多与揉脐同时使用,以中指按脐,食指和无名指各按两则天枢穴,

同时揉动。

9、丹田

【位置】脐下2.5寸。

【操作】用掌揉或摩,称操丹田或摩丹田。

【次数】揉100~300次,摩5分钟。

【主治】腹泻,遗尿,脱肛,尿潴留。

【临床应用】揉、摩丹田能温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

痛、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等合用;用于尿潴留,常与清小肠、推箕门等合用。

10、肚角

【位置】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由脐向两旁深处拿捏,一拿一松为一次,称拿肚角。

【次数】3~5次。

【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

【临床应用】拿捏肚角是止腹痛的要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

1、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大椎。

【次数】30~50次。

【主治】发热、咳嗽、项强。

【临床应用】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发热等症。此外,以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

在穴位上提捏,至皮下轻度瘀血,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

2、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称拿肩井;用指端按其穴,称按肩井。

【次数】拿3~5次,按揉10~30次。

【主治】感冒,发热,上肢抬举不利等症。

【临床应用】拿、按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临床常与"四大手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无汗

等症。本法亦为治疗的结束手法,称总收法。

3、肺俞

【位置】第三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拇指或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称推

肺俞或分推肩胛骨。

【次数】揉50~100次,推100~300次。

【主治】咳嗽,胸痛,胸闷等症。

【临床应用】揉肺俞、分推肺俞能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嗽,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久治不

愈,加推补脾经以培土生金,则效果更好。

4、脾俞

【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脾俞。

【次数】50~100次。

【主治】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水肿,四肢乏力等症。

【临床应用】揉脾俞能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化不良等症,

常与推脾经、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5、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端揉,称揉肾俞。

【次数】50~100次。

【主治】腹泻,遗尿,下肢痿软乏力等症。

【临床应用】揉肾俞能滋阴壮阳、补肾益元,常用于肾虚腹泻或下肢瘫痪等症,多与揉二马、补脾

经、推三关等合用;下肢瘫痪,多配合患侧的推、滚、揉法,以通经活血,帮助患肢恢复功能。

6、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每捏三下将背脊提

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次数】推100~300次,捏3~5次。

【主治】发热,惊风,疳积,腹泻等症。

【临床应用】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

健常用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天和后

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效果。推脊柱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并能

疗腰背强痛,角弓反张,下焦阳气虚弱等症。

7、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作直推,分别称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

骨。

【次数】100~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

【临床应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症。临床上常与按揉百会、揉丹田

等合用,治疗气虚下陷引起的遗尿,脱肛等症。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

8、龟尾

【位置】在尾椎骨端。

【操作】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次数】100~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临床应用】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本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与揉脐、

推七节骨等合用,治疗泄泻、便秘等症。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手肘部

1、脾经

【位置】 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 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临床应用】

(1)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养。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2)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3)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稳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2、心经

【位置】 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 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

(1)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经等合用。

(2)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血气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漯晴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3、肝经

【位置】 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 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

(1) 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湿除烦,常用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

(2) 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经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4、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临床应用】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喘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症。

(2)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症。

5、肾经

【位置】 小指末节落纹面。

【操作】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更方向直推为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临床应用】

(1)补肾经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

(2)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症。临床上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之。

6、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腹泻、痢疾、便秘、脱肛。

【临床应用】

(1)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病症。

(2)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湿热、积食滞留肠道,身热腹痛,痢下赤白,大便秘结等。

(3)本穴又称推三关,尚可用于诊断,详见诊断章节。

7、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推小肠。

【主治】小便赤涩、遗尿、尿闭、水泻等。

【次数】100到300次。

【临床应用】清小肠能清利下焦湿热,泌清别浊,多用于小便短赤不利,尿闭,水泻等症。若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以本法配合清天河水,能加清清热利尿作用。若数下焦虚寒、多尿、遗尿则宜用补小肠。

8、肾顶

【位置】小指顶端。

【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次数】100至300次。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等。

【临床应用】揉肾顶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对自汗、盗汗或大汗淋漓不止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9、肾纹

【位置】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中指猴拇指端按揉,称揉肾纹。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目赤、鹅口疮、热毒内陷等。

【临床应用】揉肾纹能祛风明目,散痰结。主要用于目赤肿痛或热毒内陷痰结不散所致高热,呼吸气凉,手足逆冷等症。

10、四横纹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

【次数】每条横纹各掐5次;推100到300次。

【主治】疳积、腹痛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惊风、气喘、口唇破裂。

【临床应用】本穴掐之能退热除烦,三瘀结;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临床上多用于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常与补脾经、揉中脘等合用。

11、小横纹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主治】烦躁、口疮、唇裂、腹胀等。

【临床应用】推掐本穴能推热、消胀、散结。主要用于脾胃热结、口唇溃破及腹胀等症。临床上用推小横纹治疗肺部干性罗音,有一定疗效。

12、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小掌横纹。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

【临床应用】揉掌小横纹能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主要用于喘咳、口舌生疮等,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临床上用揉掌小横纹治疗肺部湿性罗音,有一定的疗效。

13、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推胃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呕呃嗳气,烦渴善饥,食欲不振,吐血衄血等。

【临床应用】

(1)清胃经能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亦可用于胃火上逆引起的衄血等症。临床上多与清脾经、推天柱、横纹推向板门等合用,治疗脾胃湿热,或胃气不和所引起的上逆呕恶等症;若胃肠实热、脘腹胀满、发热烦渴、便秘纳呆,多与经大肠、退六腑、揉天枢、推下七节骨等合用。

(2)补胃经能健脾和胃、助运化,临床上常与补脾经、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等合用,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纳呆腹胀等症。

14、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

【临床应用】

(1)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

(2)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15、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半径所作圆周。

【操作】用运法,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内八卦。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胀呕吐等。

【临床应用】运内八卦能宽胸利膈,理唰化痰,行滞消食。主要用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降闷、呕吐等症。多与推脾经、推肺经、揉板门、揉中脘等合用。

16、小天心

【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中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小天心;以中指关节或屈曲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次数】揉100到300次;捣5到20次。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斜视、目赤痛,疹痘欲出不透。

【临床应用】

(1)揉小天心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主要用于心经有热而致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烦躁不安或心经有热,移热于小肠而致小便短赤等症。此外对新生儿的硬皮症、黄疸、遗尿、水肿、疮疖、疹痘欲出不透等亦有效。

(2)掐、捣小天心能镇惊安神。主要用于惊风抽搐、夜啼、惊燥不安等症。若见惊风眼翻、斜视、可配合掐老龙,掐人中,清肝经等合用。眼上翻者则向下掐捣;右斜视者则向左掐捣;左斜视者则向右掐捣。

17、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位置】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反之为运水入土。

【次数】100至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腹胀、呕吐、痢疾、便秘、食欲不振等。

【临床应用】

(1)运土入水能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常用于新病、实证。如因湿热内蕴而见少腹胀满,小便赤涩、泄泻,痢疾等症。

(2)运水入土能健脾助运、润燥通便。多用于因脾胃虚弱而见完谷不化,腹泻、痢疾、便秘等证。

18、总筋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

【操作】按揉本穴称揉总筋;用拇甲掐总筋。

【次数】揉100到300次;掐3到5次。

【临床应用】揉总筋能清心经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临床上多与清天河水、清水经配合,治疗口舌生疮、潮热、夜啼等实热证。治疗惊风抽掣多用掐法。

19、大横纹

【位置】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后纹中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阴阳;反之称合阴阳。

【主治】寒热往来、腹泻、腹胀、痢疾、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痰涎壅盛。

【次数】30到50次。

【临床应用】

(1)分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多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而致寒热往来,烦躁不安、以及乳食停滞、腹胀、腹泻、呕吐等症亦可用来治疗痢疾。

(2)合阴阳能行痰散结,多用于痰结喘咳、胸闷等症,若并法配合揉肾纹,清天河水能加强行痰散结的作用。

20、老龙

【位置】中指甲后一分许。

【操作】用掐法,称掐老龙。

【次数】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急惊风。

【临床应用】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的作用。若小儿急惊暴死,或高热抽搐,掐之知痛有声音,较易治,不知痛而无声音,一般难治。

21、端正

【位置】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右端正,尺侧称左端正。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次数】掐5次;揉50次。

【主治】鼻衄、惊风、呕吐、泄泻、痢疾。

【临床应用】

(1)揉右端正能降逆止呕,主要用于胃气上逆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揉左端正能升提,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2)掐端正多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常与掐老龙、清肝经配合。同时本穴对鼻衄有效,方法用细绳由中指第三节横纹起扎至指端,扎好后,患儿静卧即可。

22、五指节

【位置】掌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

【次数】各掐3到5次;揉搓30到50次。

【主治】惊风、吐涎、惊燥不安、咳嗽风痰等。

【临床应用】掐揉五指节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惊燥不安、惊风等症,多与掐老龙、清肝经合用;揉五指节主要用于胸闷、痰喘、咳嗽等症,多与运八卦、推揉膻中合用。

23、二扇门

【位置】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次数】掐5次;揉100到500次。

【主治】惊风抽搐,身热无汗。

【临床应用】掐揉二扇门能发汗解表,退热平喘,是发汗的有效方法。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风寒外感。本法与揉肾顶、补脾经、补肾经配合应用,适宜于平素体虚外感者。

24、上马

【位置】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拇指端揉,称揉上马;拇指甲掐,称掐上马。

【次数】掐3到5次;揉100到500次。

【主治】虚热喘咳、小便赤涩淋漓、腹痛、牙痛、睡时磨牙等。

【临床应用】揉上马能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补肾滋阴的要法。主要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小便赤涩淋漓等症。本法对于体质虚弱、肺部感热有干性罗音久不消失者,配揉小横纹;湿性罗音配揉掌小横纹,多揉有一定疗效。

25、外劳宫

【位置】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揉法,称揉外劳宫;用掐法,称掐外劳宫。

【次数】掐5次,揉100到3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痢疾、脱肛、遗尿、疝气。

【临床应用】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掐佳穴,兼能发汗解表。揉外劳宫主要用于一切寒证,不论外感风寒、鼻塞流涕以及脏腑积寒,完谷不化,肠鸣腹泻,寒痢腹痛,疝气等症,且能升阳举陷,故临床多配合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天田等治疗脱肛、遗尿等症。

26、威灵

【位置】手背二、三掌骨歧缝间。

【操作】用掐法,称掐威灵。

【次数】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惊风。

【临床应用】掐威灵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惊暴死、昏迷不醒时的急救。

27、精宁

【位置】手背第四、五掌骨歧缝间。

【操作】用掐法,称掐精宁。

【次数】5到10次。

【主治】痰喘气吼、干呕、疳积、眼内胬肉等。

【临床应用】掐精宁能利气、破结、化痰。多用于痰食积聚、气吼痰喘、干呕、疳积等症。本法于体虚者宜慎用,多与补脾经、推三关、捏脊等合用,以免克削太甚,元气受损。用于急惊昏厥时,本法多于掐威灵配合,能如强开窍醒神的作用。

28、外八卦

【位置】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八卦相对处。

【操作】拇指作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外八卦。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胸闷、肿胀、便结等。

【临床应用】运外八卦能宽胸利气,通滞散结。临床上多与摩腹、推揉膻中等合用,治疗胸闷、腹胀、便结等症。

29、一窝风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

【临床应用】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常用于受寒、食积等原因引起的腹痛等,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等合用。本法亦能发散风寒,宣通表里,对寒滞经络引起的痹痛或感冒风寒等症也有效。

30、膊阳池

【位置】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

【操作】拇指甲掐或指端揉,称为掐膊阳池或揉膊阳池。

【次数】掐3到5次;揉100到300次。

【主治】便秘、溲赤、头痛。

【临床应用】掐揉膊阳池能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特别对大便便秘结,多揉之有效,但对大便滑泻者禁用;用于感冒头痛,或小便赤涩短少多与其它解表、利尿法同用。

31、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虚、阳虚肢冷、腹痛、腹泻、斑疹白瘩,疹出不透以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症。

【临床应用】

(1)推三关性温热,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对非虚寒病症宜慎用。临床上治疗气血虚弱,命门火衰、下元虚冷,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等症。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捏脊、摩腹等合用。

(2)对感冒风寒,阴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症,多于清肺经、推攒竹、掐揉二扇门等合用,此外对疹毒内陷、黄疸,阴疽等症亦有疗效。

32、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惊风等一切热证。

【临床应用】

(1)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主要用于治疗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分。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等症;对于感冒发热、头痛、恶风、汗微出、咽痛等外感风热者,也常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

(2)打马过天河清热之力大于清天河水,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

33、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一切实热病症。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弄舌、重舌、咽痛、腮腺炎和大便秘结干燥等。

【临床应用】退六腑性寒凉,能清热、凉血解毒。对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腮腺炎及肿毒等实热证均可应用。本穴与补脾经合用,有止汗的效果。若患儿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本法慎用。

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渴、发斑等可单用退六腑。而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免伤正气。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则可以退六腑三数,推三关一数之比推之;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三数,退六腑一数之比推之。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下肢部

1、箕门

【位置】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侧上缘推至腹股沟,称推箕门。

【次数】100~300次。

【主治】小便短赤,尿闭,水泻等症。

【临床应用】推箕门性平和,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于尿闭,多与揉丹田、揉三阴交合用;

用于小便赤涩不利,多与清小肠合用;用于水泻无尿,有利小便实大便的作用。

2、血海

【位置】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操作】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对称提拿,称拿百虫,用拇指端按揉,称按揉百虫。

【次数】拿3~5次,按揉10~20次。

【主治】四肢抽搐,下肢痿辟不用。

【临床应用】拿、按揉百虫能通经络、止抽搐,多用于下肢瘫痪及痹痛等症,常与拿委中、

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3、膝眼

【位置】膝盖两旁凹陷中。

【操作】用拇、食二指分别在两侧膝眼上按揉,称按揉膝眼法。

【次数】50~100次。

【主治】下肢痿软无力,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按膝眼能熄风止痉,揉膝眼配合拿委中治疗小儿麻痹症而致的下肢痿软无力,

膝痛及膝关节扭伤等。

4、足三里

【位置】外侧膝眼下3寸,股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称按揉足三里。

【次数】20~50次。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泻泄等症。

【临床应用】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多用于消化道疾患。治疗呕吐,多与推

大柱骨、分腹阴阳合用;治疗腹虚腹泻,多与补大肠、推上七节骨合用;另外,还与摩腹、捏

脊等配合应用于小儿保健。

5、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直上3寸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称按揉三阴交。

【次数】20~30次。

【主治】遗尿,尿闭,小便短赤涩痛,消化不良等症。

【临床应用】按揉三阴交能通血脉、活经络,疏下焦、利湿热、通调水道,亦能健脾胃、

助运化,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如遗尿、癃闭等症,常与揉丹田、推箕门合用。

6、解溪

【位置】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筋之间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解溪。

【次数】3~5次。

【主治】惊风、吐泻,踝关节屈伸不利。

【临床应用】掐解溪能解痉、止吐泻,对惊风、吐泻及踝关节功能障碍有效。

7、大敦

【位置】足大趾外侧爪甲根与趾关节之间。

【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大敦。

【次数】5~10次。

【主治】惊风,四肢抽搐。

【临床应用】掐大敦能解痉熄风、对惊风、四肢抽搐有效,临床常与掐老龙,掐十宣合用。

8、丰隆

【位置】外踝尖上8寸,股骨前缘外侧1.5寸。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称揉丰降。

【次数】20~30次。

【主治】痰鸣气喘。

【临床应用】揉丰隆能和胃气、化痰湿,主要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多与揉膻中、

运内八卦合用。

9、委中

【位置】(月国)窝中央,两大筋间。

【操作】用拇食指拿(月国)窝中筋键,称拿委中。

【次数】3~5次。

【主治】惊风抽搐,下肢痿软无力。

【临床应用】拿委中能止抽搐、通经络、常与揉膝眼配合,治疗四肢抽搐,下肢痿软无力。

10、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 1/3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称揉涌泉,用两拇指面轮流自足根推向足尖,称推涌泉。

【次数】揉30~50次,推100~30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临床应用】推涌泉能引火归元、退虚热、常与揉二马、运内劳宫等配伍,治疗烦躁不安、

夜啼等症;若与退六腑、清天河水配合,亦可用于实热证。揉涌泉能治吐泻,左揉止吐,右揉

止泻。

相关文章

手机页面
收藏网站 回到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