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可以通称罂粟属的近180种植物,也可以按《中国植物志》特指鸦片罂粟(学名:Papaver somniferum L.)。
罂粟是一年生草本。茎高30-80厘米,分枝,有伸展的糙毛。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两面有糙毛。花蕾卵球形,有长梗,未开放时下垂;萼片绿色,花开后即脱落;花瓣4,紫红色,种植罂粟有多个花型和花色。基部常具深紫色斑,宽倒卵形或近圆形,花药黄色;雌蕊倒卵球形,柱头辐射状。花果期3-11月。
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学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罂粟籽是重要的食物产品,其中含有对健康有益的油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沙拉中,罂粟花绚烂华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观赏植物。
中文学名
罂粟
拉丁学名
Papaver somniferum L
别称
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罂粟目
科
罂粟科
属
罂粟属
种
罂粟
分布区域
原产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小亚细亚、埃及、伊朗、土耳其等地
英文名称
Cultivated Opium Poppy
命名者及年代
Linne.,1753
花单生;花梗长达25厘米,无毛或稀散生刚毛。花蕾卵圆状长圆形或宽卵形,长1.5-3.5厘米,宽1-3厘米,无毛;萼片2,宽卵形,绿色,边缘膜质;花瓣4,近圆形或近扇形,长4-7厘米,宽3-11厘米,边缘浅波状或各式分裂,白色、粉红色、红色、紫色或杂色;雄蕊多数,花丝线形,长1-1.5厘米,白色,花药长圆形,长3-6毫米,淡黄色;子房球形,直径1-2厘米,绿色,无毛,柱头(5-)8-12(-18),辐射状,连合成扁平的盘状体,盘边缘深裂,裂片具细圆齿[2]。
蒴果球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7厘米,直径4-5厘米,无毛,成熟时褐色。种子多数,黑色或深灰色,表面呈蜂窝状。
花果期3-11月。
喜阳光充足、土质湿润透气的酸性土壤。不喜欢多雨水,但喜欢湿润的地方,所以选择地方要注意日晒充足,土壤富养分,地势在海拔900米至1300米,要求较高的罂粟花生长地点很有限,只有在泰国这样地方才可以经常看见罂粟花的身影。
原产南欧、 印度、缅甸、老挝及泰国北部有栽培,中
罂粟属植物分布图国许多地区有关药物研究单位有栽培(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北京市,四川省,陕西省,贵州省,河北省,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江苏省,上海市,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浙江,吉林,河北,江西省)。罂粟属的植物都可以简称罂粟,有数量很多的亚种和变种,花色各异,花瓣的数量和形态、蒴果的数量以及吗啡的产量等物理性质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Papaver somniferum Laciniatum(有时也称 Papaver laciniatum)是罂粟的亚种之一,花型为重瓣,花色丰富,花瓣紧密排列,整朵花外观似毛绒球。
罂粟的某些亚种 “Norman” 和 “Przemko” 的吗啡含量极低,少于1%,但是某些特定生物碱的含量却很高,这不利于氧可酮生产的劳动密集型过程,与 P. somniferum 原种相比。不过,包括观赏用和制种用在内的大多数变种都含有较高含量的吗啡,平均含量为10%。
该科植物富含异哇啉类生物碱(isoquinolinetype alkaloids) ,如前鸦片碱 (protopine) 、异紫堇碱(isocorydine) 、罂粟碱(papaverine) 、吗啡(morphine) 、可待因(codeine) ,,还有血根碱(sangulnarine) 、白屈菜碱(chelerythrine) 、博落回碱(bocconine) 、痕迹那可汀 (narcotine) 、蒂巴因(thebaine) 等。
按化学结构又可分为苯菲里啶(bcnzo[C]Phenantridine)型、原小檗碱(berberine)型、原阿片碱(protopine)型、苯甲基异喹啉(benzylisoquinoline)型、吗啡(morphinane)型、丽春花碱(rhoeadane)型、酞基四氢异喹啉(phthalidetetrahyroisoqmnoline)型等。
花大,色艳,重瓣的栽培品种为庭园观赏植物。未成熟果实含乳白
罂粟色浆液,制干后即为鸦片,和果壳均含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多种生物碱,加工入药,有敛肺、涩肠、止咳、止痛和催眠等功效,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种子榨油可供食用。罂粟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叶片碧绿,花朵五彩缤纷,茎株婷婷玉立,蒴果高高在上,但从蒴果上提取的汁液,可加工成鸦片、吗啡、海洛因。因此,鸦片罂粟成为世界上毒品的重要根源,而罂粟这一美丽的植物可称为恶之花了。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许普诺斯,其儿子玛非斯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象征了十二宫星座中的天蝎座,天蝎座是黄道十二宫的第八宫,是(生命)的蜕变者。(冥王星)是天蝎座的守认星曜,双双激发出穿越与深化的潜在力量,使得天蝎座拥有自我淬练的终生信仰。天蝎座掌管深秋的花朵,以(冥王星)之名与丛生植物、带着荆棘的、暗红色的、可入药的麻醉性植物,或捕食性植物,特别带来冥王星与第八宫的色彩。
在欧洲,罂粟属的佛兰德斯红罂粟被看成“缅怀之
罂粟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很快占领了比利时,英、法相继出兵对付德国。比利时的佛兰德斯(Flanders)大地成了西线主战场,成百万士兵(包括下级军官)倒在这里。1915年10月8日,加拿大医生约翰·麦克雷(John McCrae)在亲眼目睹了残忍的战争剥夺这么多战士的生命,他写下诗歌《在佛兰德斯战场》用于纪念为保卫祖国而献身的战士,从而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战争,保卫家园,他的诗歌也蕴含着作者反对战争和向往和平的精神和理念。在约翰·麦克雷诗歌的激励下,美国人迈克尔·莫尼亚(Moina Michael)开始佩带红色罂粟花来纪念战死的战士,她还出售罂粟花,把所得钱用于帮助那些伤残的退伍老兵。
在1920年,法国妇女E. Gué rin出售手工制的罂粟花集资用于帮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儿童孤儿。她在1921年访问加拿大,说服了“加拿大战争退伍军人协会”接受罂粟花为老兵纪念日的标志,用来筹款。所以,在每年的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开始,到11月11日老兵纪念日,有千万枚罂粟花标志被派发给大众,人们将这个标志佩带在衣服的左领上或接近心脏的部位,表示对为国捐躯者的悼念。人们更可以义买罂粟花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兵及其家人。
这里的红罂粟在植物性质上是虞美人的两个变种:佛兰德斯红罂粟和阿尔卑斯罂粟,与鸦片罂粟不是同一种植物。从文化上讲,这种红罂粟象征着美丽、纪念,是一个关乎牺牲、爱、尊重和怀念的主题。
罂粟的原产地是西亚地区,早在六朝时,即已传入中国,并有种植。对此,邓之诚先生考证道:《冷斋夜话》引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知。其花美好,名芙蓉花。故太白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按断肠草即指罂粟花、知其流入中国已久,盖远在六朝之际矣。予曾镌太白诗四句为小印。
但罂粟种植并不广泛,至唐朝时还作为贡品从国外贡至。有
罂粟花关罂粟的材料,也是在唐朝时多了起来。因此,有论者谓罂粟至唐朝时传入中国。据史书记载,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国(即大秦,东罗马帝国)遣使献底也伽。底也伽是古代西方的灵丹妙药,它的主要成份是鸦片等,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与此同时,罂粟的种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携入中国,中国的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了。不过,当时鸦片罂粟的种植,纯粹是为了观赏和药用,而不是把它当成毒品吸食。唐朝时,人们对罂粟已有相当的了解。陈藏器在其《本草拾遗》中记述了罂粟花的特点,他引述前人之言说:“罂粟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箭头,中有细米。”不仅如此,对如何种好罂粟花,唐人也有认识,唐文宗时人郭橐驼在《种树书》中指出:“莺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种之,花必大,子必满。”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时人在诗词中多有吟咏。雍陶在《西归斜谷》中写道:“行过险栈出褒斜,历尽平川似到家。万里愁容今日散,马前初见米囊花。”“米囊花”,即罂粟花。游子在经过爬涉艰险路程之后,来到了一马平川的平原,极目远望,平川万里,赏心悦目,游子的愁容消失在一片五彩缤纷的罂粟花里。罂粟花使游子有归家之感,使游子消失了愁容,感到了归家的快乐。
直到明朝末年,罂粟花仍是名贵稀有的佳花名木。明朝万历年间,大文学家王世懋在《花疏》中对罂粟花大加赞赏,他写道:“芍药之后,罂粟花最繁华,加意灌植,妍好千态。”崇祯年间,旅游家徐霞客在贵州省贵定白云山下看到了一片红得似火的罂粟花,大为惊奇,叹为观止。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
鸦片的药用价值,宋朝以来历代医书多有记载,被看成治痢疾等症的良药。宋徽宗时中医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指出:“罂粟米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汤饮,甚宜。”王磟在《百一选方》中清楚地记录了罂粟治痢疾的处方。他把罂粟当作治疗赤白泄痢的特效药,为此专门将罂粟子、壳炒熟研末,加蜜制成药丸,患者服食30粒后即病愈。此外,宋代中医们还发现罂粟的其他功效,如治呕逆、腹痛、咳嗽等疾病,并有养胃、调肺、便口利喉等功效。因此,罂粟籽、壳也被当成了滋补品。苏轼的诗:“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即反映了这种情况。他的兄弟苏辙的《种药苗》诗,更详尽地说明了罂粟的滋补作用:“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肺养胃。……幽人衲僧,相对忘言。饮之一杯,失笑欣然。”
元朝时,中医对罂粟的巨大副作用已有初步的认识,建议慎用。如名医朱震亨即指出:“今人虚劳咳嗽,多用粟壳止勤;湿热泄沥者,用之止涩。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然而,世人并未记住朱氏的劝告,元朝时,已有人开始服食鸦片了。元朝人所服食的鸦片,并非中国本土所制成的,而是从征服印度等地的战争中掠夺而来。作为战利品的鸦片,在当时还颇受欢迎。
到了明朝时,中国人才逐渐懂得了鸦片的生产、制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录了当时采收生鸦片的方法,他写道:“阿芙蓉(即鸦片)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罂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晨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阴干用之。”但是,这种方法,并未普及,李时珍也是道听途说,并未看到或亲自采集制造过鸦片。当时中国境内的鸦片,还大都是从海外输入的。据《明会典》记载,东南亚之暹罗(泰国)、爪哇、榜葛赖(马六甲)等地多产乌香(即鸦片),并不时作为“贡品”药材贡献给明朝皇帝,如泰国即一次入贡300斤鸦片。直至成化时,鸦片进口还相当有限,因此市面上鸦片价格昂贵,竟然与黄金相等。其后,鸦片进口逐渐增加,明朝正式对鸦片征收药材税。万历十七年(1589),鸦片首次被列入征税货物清单之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廷规定,鸦片每十斤征收税银一钱七分三厘。这表明,鸦片输入增多了,食用鸦片的人,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富绅地主已经为数不少了。
云南西桂村村民杨某某在不久前,去县外到的一个亲戚家献坟,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些罂粟,认为有药用价值,便将其采回当药材用。不久,他又将种子撒在了自己家的菜地里,种植罂粟。
无独有偶,本村的熊某某也在菜地里种了100多株的罂粟,他听说罂粟产出的大烟膏可以用来治病。
结果,因为他们种植的是毒品,因此,被警方查获。案件正在办理之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