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圆因其种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生药龙眼肉为由顶端纵向裂开有不规则块片,长约1.5厘米,宽1.3~3.5厘米,厚不及1毫米。表面黄棕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皱缩不平,粗糙,靠近种皮的一面,光亮而有纵皱纹。质柔软而微有粘性,常粘结呈块状。气香,味浓甜而特殊。
中文名称
龙眼肉
外文名称
Dried Longan Pulp
别称
桂圆肉、亚荔枝
界
植物界
科
无患子科
分布区域
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果实】龙眼肉
【别名】益智、蜜脾、龙眼干、龙眼肉、桂圆肉、元肉、龙目、比目、荔枝奴、绣木团、川弹子、亚荔枝、木弹、骊珠、燕卵、鲛泪、圆眼、海珠丛、桂圆。
【拼音】LONGYANROU
【英文名】Dried Longan Pulp;Arillus Loongan
【拉丁名】药材ArillusLongan原植物Euphorialongan(Lour.)Steud.
【功效分类】补血药
【药材基原】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药材主产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台湾等地。动植物生态环境:喜温暖湿润。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1.气候环境: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土壤以酸性砂土和粘土生长较好。
2.种植:种子繁殖,按一般果树栽培。"
【采收储藏】7-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粘。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Euphoria longan (Lour.) Steud.的假种皮。
常绿乔木,高达10m,树皮暗灰色,粗糙,枝条灰褐色,密被褐色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4~12,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20cm,宽2~5cm,全缘或微波状,下面粉绿色。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有锈色星状柔毛;花小,杂笥,黄白色;花萼5深裂,黄色;花瓣5,被白毛,花盘明显;雄蕊7~9;子房上位,密被毛。果球形,外果皮黄褐色,略有细瘤状突起。鲜假种皮白色透明,肉质味甜。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
性状 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粘结。长约1.5cm,宽2~4cm,厚约0.1cm。棕褐色,半透明,一面皱缩不平,一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质柔润。气微香,味甜。
化学成分含葡萄糖、酒石酸、蔗糖、维生素B1、B2、P、C。
性味性温,味甜。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1]
龙眼肉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又名益智、蜜脾、桂圆。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7月至10月果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取肉去核晒至干爽不粘。龙眼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法定药物,理想的补品。 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病症。
早在汉朝时期,龙眼就已作为药用。李时珍说:“龙眼大补”,“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日用本草》:“益智宁心。”《得配本草》认为:龙眼“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泉州本草》认为:龙眼“壮阳益气,补脾胃。”《药品化义》)曰:“桂圆,大补阴血,凡上部失血之后,入归脾汤同莲肉、芡实以补脾阴,使脾旺统血归经。如神思劳倦,心经血少,以此助生地、麦冬补养心血。又筋骨过劳,肝脏空虚,以此佐熟地、当归,滋肝补血。”至今,龙眼仍然是一味补血安神的重要药物。
据现代研究,龙眼鲜食,味甜美爽口,且营养价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C、钙、磷、铁、酒石酸、腺膘呤等,其中尤以含维生素P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
国外在研究龙眼时发现其含有一种活性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这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所言龙眼有轻身不老之说相吻合。故此有人认为龙眼是具有较好开发潜质的抗衰老食品。
日本大阪中医研究所曾对800多种天然食、药物进行抗癌试验,发现龙眼肉的水浸液对子宫颈癌细胞有九成以上的抑制率。
龙眼所含糖分量很高,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故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经常吃些龙眼是很有补益作用;妇女产后,龙眼也是重要的调补食品。因含铁及维生素B2很丰富,可以减轻子宫收缩及宫体下垂感。对于妇女产后、体虚乏力、贫血等,则可用龙眼肉加入当归、枸杞、红枣(去核)数颗炖鸡。或每日食用龙眼肉煮鸡蛋,可活血调经,促进体力恢复。
龙眼除可以直接嚼服、水煎服用外,也可制成果羹、浸酒,还可与白沙糖共同熬成膏剂服用。
但是,脾胃有痰火及湿滞停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忌服。孕妇,尤其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及早产等。此外,因其葡萄糖含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服。
新鲜的龙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进食时要注意切不可吃未熟透的龙眼,因容易引起哮喘病。龙眼肉作为食疗品每次食用量以干品6克为宜。
1、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
2、性温,有开胃益脾、养血安神、补虚长智。还有补益作用,对病后需要调养及体质虚弱的人有辅助疗效。
3、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能降脂护心、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龙眼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机体素质的作用。
4、研究发现,龙眼肉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
5、龙眼肉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6、龙眼肉除含丰富胡蛋白质,含铁量也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以补血,因此对于贫血患者可以多吃龙眼肉。
7、龙眼肉有抗应激作用 ,龙眼肉提取液对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有益,具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龙眼肉,特别适宜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记忆力低下者、头晕失眠者、妇女食用。而因龙眼肉性温,有上火发炎症状的人不宜食用,另外孕妇不宜过多食用。 [2]
1.益气补血,增强记忆:桂圆(龙眼干)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质等,含铁量也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以补血。实验研究发现,桂圆肉(龙眼干)除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益,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2.安神定志:桂圆(龙眼干)含有大量的铁、钾等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以治疗因贫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桂圆(龙眼干)中含尼克酸高达2.5毫克(每100克),可用于治疗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等。
3.养血安胎:桂圆(龙眼干)含铁及维生素比较多,可减轻宫缩及下垂感,对于加速代谢的孕妇及胎儿的发育有利,具有安胎作用。
4.抗菌,抑制癌细胞:动物实验表明,桂圆(龙眼干)对JTC-26肿瘤抑制率达90%以上,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给癌症患者口服桂圆粗制浸膏,症状改善90%,延长寿命效果约80%。此外,桂圆(龙眼干)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
5.降脂护心,延缓衰老:桂圆肉(龙眼干)可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与衰老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黄素蛋白——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泉州本草》)。
产后浮肿:龙眼干、生姜、大枣,煎汤服(《泉州本草》)。龙眼肉米粥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克,粳米60克,莲子10克,芡实15克,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
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至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大补气血:以剥好龙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内,每次一两,加入白糖3克,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3克,碗口罩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
温补脾胃,助精神:龙眼肉不拘多少,上好烧酒内浸百日,常饮数杯(《万氏家抄方》龙眼酒)。
若内有痰火及食滞停饮者忌服,以免引起淤痰堵塞在胸口而引起哮喘。
龙眼肉等级鉴别(主要比较灯笼肉,市场上还有片肉)
宏观来说,土壤、气候、产量、人力等因素直接影响龙眼质量。
微观来说,品种,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的天气,人为操作,天然还是施肥除虫等影响龙眼质量。
龙眼灯笼肉按品种可分为:
顶级 野生大树“鸡眼”、果眼
特级人工种植树石硖
一级 人工种植树储良
二级人工种植树大乌圆和其他一些肉质不好的品种
每个品种的龙眼肉细分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有添加剂如添加黄糖的龙眼肉不列入分级)
1、龙眼肉
呈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粘结。长15mm,宽20~40mm,厚约1mm。黄棕色至棕褐色,半透明,外表面皱缩不平,内表面较光亮,有细密的纵皱纹。质柔润、气微香,味甜。其细胞中含草酸钙结晶,呈针状、棒状或簇状。[2]
2、掺红糖
用浓度高的红糖水浸泡后加工而成,形状、大小类似龙眼肉,呈黄色至棕褐色。有蜜饯外感,肉厚明显增加至1.5mm左右,常数片粘结一起,大小不一。仔细掰开粘结在一起的龙眼肉中会发现包裹有糖质,糖味重,气微香,粘手,易吸潮。其分量较重,水浸黄棕色,有沉淀,味甜。
3、掺果酱
掺合果酱加工后的形状,大小类似龙眼肉,呈黄色至棕褐色,有粒状物混杂其间,肉皮吸附有杂物,光泽度差,看不到细密的纵皱纹,常数片粘结一起,大小不一。仔细掰开粘结一起的龙眼肉中常常发现有果酱在肉心中。味甜,气味香,粘手,有湿润感,易吸潮。其分量较重,水浸黄棕色,沉淀物较多,味甜。
4、掺果干
掺合经染色的葡萄干、樱桃干等加工后的形状,大小不太类似龙眼肉,呈黄色至棕褐色。常数片粘结成块,有人为加工的痕迹,呈不规则薄片,表面皱缔不平。糖味重,气微香。其分量较重,水浸后脱色,味微甜。
标识
顶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如野生大树“鸡眼”、果眼五星级为顶级★★★★★,其特征是 :
颗粒大小均匀、凸圆中空
色泽统一、明黄澄白、玲珑剔透
手感干爽、入口爽脆
绝无杂质和添加剂。
所以就市场价格表现来看五星级龙眼肉野生大树“鸡眼”、果眼最贵,其次五星级石硖,再次五星级储良,最低是大乌圆等。
价格由贵到便宜:顶级五星级>特级五星级>一级五星级>二级五星级
即:顶级★★★★★> 特级★★★★★>一级★★★★>二级★★★
市场价格
顶级★★★★★ 88元
特级★★★★★75元
一级★★★★48元
二级★★★38元
因为双重分级,所以存在石硖五星级价格比“鸡眼”四星级贵的情况。
如:有可能价格特级★★★★★比顶级★★★★贵
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总结为“三观一尝”,其中“一尝”最为关键。以各品种的五星级为例:
1.观-元肉色泽。
野生大树“鸡眼”、果眼明黄剔透澄白。龙眼肉人工种植石硖明黄亮白。
人工种植储良沙黄。
人工种植大乌圆沙黄。
2.观-颗粒大小。
野生大树“鸡眼”、果眼直径0.8­—1.3cm,只有女性末指大小。
人工种植石硖直径1.5cm左右,女性中指大小。
人工种植储良直径2.1cm左右,女性拇指大小。
人工种植大乌圆直径2.3cm左右,属于龙眼肉颗粒最大的一种。
3.观-颗粒厚薄。
野生大树“鸡眼”、果眼最薄,玲珑剔透。
人工种植石硖薄,明黄透亮。
人工种植储良厚实。
人工种植大乌圆敦厚。
4.尝-龙眼香味。
野生大树“鸡眼”、果眼清甜,龙眼香味浓烈。
人工种植石硖清甜,龙眼香味浓。
人工种植储良甜,龙眼香味淡。
人工种植大乌圆甜,龙眼香味淡或者没有。
果肉(干)含水分0。85%, 可溶性物质79.77%, 不溶性物质19。39%, 灰分3.36%.可溶性物质中,有葡萄糖24。91%、蔗糖0.22%、酸类(酒石酸)1。26%、含氮物(其中含腺嘌呤和胆碱)6.309%等.尚含蛋白质5。6%、脂肪0.5%.
1。抑菌作用 龙眼肉的水浸剂(1:2), 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2. 抗衰老作用 有报告认为,龙眼肉能抑制使人衰老的黄素蛋白酶-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 B)的活性.龙眼肉提取液能选择性对小鼠离体脑MAO-B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龙眼肉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具有抑制MAO-B活性的抗衰老食品.
3。其他作用 有报告指出, 龙眼肉水浸剂对人宫颈癌细胞JTC-26的抑制率达90%以上.
以龙眼肉和蛤蚧提取液(每ml含龙眼肉1g, 蛤蚧0.5g)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延长小鼠在常压下的耐缺氧时间和耐高温时间;提高小鼠的耐低温能力;但对小鼠的游泳时间无明显影响;可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的体重, 明显减轻利血平化后小鼠出现的消瘦、倦卧、毛松、自由活动减少等虚弱症状,但对利血平化后小鼠出现的体重减轻无明显作用;亦可显著增加小鼠脾重;并能显著提高小鼠对碳粒的廓清指数.
1、《纲目》: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严用和《济生方》治思虑劳伤心脾有归脾汤,取甘味归脾,能益人智之义。
2、《药品化义》:桂圆,大补阴血,凡上部失血之后,入归脾汤同莲肉、芡实以补脾阴,使脾旺统血归经。如神思劳倦,心经血少,以此助生地、麦冬补养心血。又筋骨过劳,肝脏空虚,以此佐熟地、当归,滋补肝血。
3、《本经》: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
4、《别录》:除虫,去毒。
5、《开宝本草》:归脾而能益智。
6、《日用本草》:益智宁心。
7、《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
8、《本草通玄》:润肺止咳。
9、《得配本草》: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
10、《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3]
龙眼煲黑鱼
配方:
龙眼肉6克,大枣6枚,黑鱼1尾,猪瘦肉120克,姜10克,葱15克,盐少许,料酒20克。
制作
1.将黑鱼去鳞及内脏,洗净,沥干水分,用少许植物油煎变色,瘦猪肉洗净,切成薄片,红枣洗净,去核。
2.将红枣和瘦猪肉放入煲中,加料酒、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至浓汤即可。
功效:益智安神,利水消肿。
海参龙眼粥
配方:龙眼肉20克,海参30克,大米100克,冰糖30克。
制作:
1.大米淘洗干净;海参洗净,切薄片。龙眼肉洗净,冰糖打碎。
2.大米放入锅里,加水2000毫升,放入海参、龙眼肉、冰糖,煮熟成粥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补益气血。
龙眼核桃乌鸡煲
配方:龙眼肉20克,核桃仁15克,乌鸡1只,料酒10克,盐5克,味精3克,姜5克,葱10克,胡椒粉3克,鸡油30克,棒子骨汤3000毫升。
制作:
1.龙眼肉去杂质;核桃去壳,留人,乌鸡宰杀后,去毛桩、内脏及爪。剁成5厘米见方的块,姜拍松,葱切段。
2.将龙眼肉、核桃仁、乌鸡、料酒、盐、味精、姜、葱、胡椒粉、鸡油、棒子骨汤同放高压锅内,用武火烧沸,盖上压阀,10分钟后停火,凉凉,倒入煲内。
3.将煲上桌,置炉上烧沸即成。
功效:补气血,益心脾,养血安神。
龙眼核桃炒牛肝
配方:龙眼肉25克,核桃仁25克,牛肝250克,枸杞子25克,黑木耳30克,芹菜100克,料酒10克,盐3克,鸡精2克,水淀粉25克,姜5克,葱10克,植物油35克。
制作:
1.龙眼肉洗净;枸杞去国柄,杂质,洗净;核桃仁用植物油炸香,黑木耳用温水发透,撕扯瓣状,芹菜去叶留梗,洗净,切3厘米长的段,牛肝洗净,切3厘米见方的薄片,姜切片,葱切段。
2.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熟时,下姜、葱爆香、随机下入牛肝,炒变色,加入料酒、龙眼肉、核桃仁、枸杞、黑木耳、鸡精、盐、芹菜,炒熟即成
功效:补肾,益肝,明目,强智力,润肠通便,适用于肝肾亏虚,便秘,视物不清,智力低下,健忘等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