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每天早上,有多少上班族妈妈要和家里磨蹭的小孩斗智斗勇,用上十八般手段,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的例行功课,冲锋般赶在托儿所关门前把孩子送进去,然后庆幸自己终于在打卡机上的最后一秒踏进办公室。
【 tulaoshi.com - 赖床 】
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诚实的说谎的孩子,而孩子们也知道说谎的不是好孩子。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来自美国的调查数据表明: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了说谎话,到了7岁,98%的孩子都说过谎。
这显然和人们心目中天真纯洁的孩子形象相去甚远,要弄明白这个错位,有必要将孩子说谎的原因、性质和过程稍加梳理。
是有意说谎 还是愿望或想像?
诚信,对3~6岁的孩子来说,就是犯了错误敢于承认,不欺骗别人,不对别人失信,不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等。爸爸妈妈要区分出孩子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以下的情景。
情景回放1
4岁的菲菲吃早饭时煞有介事地对妈妈说:“昨天,许多小矮人来到我的房间,还有白雪公主,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专家点评
菲菲对妈妈讲的事情虽然不可能发生,但它与我们所说的道德意义上的说谎截然不同,它是幼儿创造性的萌芽,是幼儿把想像和现实混淆的结果,这是做父母应该珍惜和鼓励的。比如,家长抓住这个时机,鼓励孩子大胆进行创造性思维,你不妨问问:“你看到的小矮人长得什么样?”
情景回放2
3岁的明明早上起床时,床上湿了一大片,妈妈问是这么回事,他狡辩:“我没有尿床,是我睡觉时出的汗。”
专家点评
明明所说的也不属于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它只是幼儿为了摆脱尴尬而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小小的理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当然,对这种“谎言”也不能任其发展,父母应该以一种温和幽默的态度对待孩子所做的错事,而不是让孩子因犯错误而产生心理压力和恐惧。这样,在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更有可能讲出真话。
情景回放3
5岁的东东在幼儿园说:“我奶奶给我买了一把漂亮的冲锋枪,会冒火的,哒哒哒……”可是老师向东东的妈妈问起这事才知道,东东的奶奶并没有给东东买冲锋枪,奶奶原来答应要买,但因为有事还没买成。
专家点评
东东说的话也不能算是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因为他不是为了掩盖错误,欺骗别人,只是在表达一个没能实现的美好的愿望罢了。
情景回放4
6岁的亮亮没有做家庭作业,老师收作业时,他说:“我忘带作业本了。”
情景回放5
5岁的红红非常喜欢小朋友的玩具,她趁人不注意,把玩具放到了自己兜里,老师在她兜里发现了玩具,一再问她,她就不说玩具是自己拿的。她说:“我也不知道是谁放在我兜里的。”
专家点评
亮亮和红红的话都属于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因为他们都是有意识地说谎,目的是掩盖自己的错误,欺骗别人,即使这样,也不要认为孩子就像犯了弥天大罪,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让孩子敢于承认错误
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好“哄”,一旦“哄”出实话,要么立即让孩子屁股啪啪“开花”,要么摆出兴师问罪的架势,横眉呵斥。这样做的后果非常糟糕,对孩子的打击和伤害也称得上到了星级水平。从此以后,不仅家长的威信要大打折扣,孩子诚实的德行也难以形成。反之,如果家长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一定会实话实说,一吐为快的。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明白诚实是人最起码的品格,从小就体验到诚实的威力和实惠,他们今后的社会才可能有序,才可能繁荣和兴旺。
囡囡是爸爸的迷你女版拷贝,当然也遗传了爸爸赖床的习惯。赖床的囡囡在居家散养的日子里和我们倒也相安无事,可一上托儿所,跟不上时间的步伐,矛盾就出来了。
不知道每天早上,有多少上班族妈妈要和家里磨蹭的小孩斗智斗勇,用上十八般手段,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的例行功课,冲锋般赶在托儿所关门前把孩子送进去,然后庆幸自己终于在打卡机上的最后一秒踏进办公室。总之,我的囡囡总有本事在我“快点快点”的催促声中保持她悠哉悠哉的节奏。
婆婆说,孩子要早睡早起,不早睡怎么能早起?小孩子就像春天的笋尖尖,喝着早上的露水,才能蹿着往上长。你晚上别给她讲故事了,要讲早上讲,把她讲讲醒。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从囡囡喜欢上故事开始,我就每天晚上给她讲睡前故事,我相信书上说的那些温馨的故事有催眠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因为白天见不着妈妈,她很珍惜晚上和我同床夜话的时间,怎么舍得睡觉去!
她会点播情节曲折的故事,例如小红帽。tulaoShi.com小红帽问扮成奶奶的老狼“你的嘴巴怎么这么大”,老狼说“我的嘴巴这么大,就是为了吃掉你”,她就咯咯咯笑个不停,以此来“提神醒脑”。她会要我给她泡奶喝,然后要求上厕所。她会说小了便屁股痛,要我重新给她洗屁屁。洗完屁屁继续讲故事,然后说妈妈我还要吃奶……就这么折腾到我快要睡着,她才罢休。
晚睡不可能早起,对于要上班的我和要上学的她,早睡早起很重要。
听从婆婆的建议,就从睡前故事下手。
睡前,我和她订下“君子协定”:故事,我讲什么你就听什么;数量,一个手张开来5个手指头,讲好一个故事收回一个手指头,不超过5个。如果耍赖,我就不讲了。她只能同意。
我挑选甚至自编5个极短的故事讲给她听,情节不紧张,内容甚至有些枯燥。例如,第一个故事,小蝌蚪变青蛙,小蝌蚪长着圆圆的脑袋细长的尾巴,小蝌蚪黑黑的,然后长出两只后面的脚,再长出两只前面的脚,最后变成绿颜色的青蛙,故事讲完了。第二个故事,毛毛虫变蝴蝶……枯燥的睡前故事至少对我自己来说很催眠。
讲完故事讲道理,告诉她妈妈上班很累很辛苦,要睡觉了。然后假寐,不一会儿发出点小呼噜声,她纠缠一会儿,觉得无趣,就只能睡觉了。
两天试下来,囡囡居然能早睡了。早睡,生物钟自然能早醒,早醒的宝贵时间,当然首先要用来弥补我们的亲子故事时间。
我说你穿了衣服我给你讲故事,她就乖乖配合我穿衣服。穿好上衣,我让她在我的被窝里坐一会儿。我坐在床上,胸前拥着她,和她一起翻书,一页又一页。生动有趣的故事讲下来,提神醒脑,好过我催促她“快点快点”。一本书讲5遍,5个手指头都收回来的时候,就要出被窝啦。
因为早起,穿衣、洗漱、吃饭,就有足够的时间,我甚至早早送她去托儿所,和老师多聊了好几句,知道她在班级里不太和同学说话,看碟片会很有兴趣跟着一起跳舞……
因为我不再和她睡前“纠缠”,她很抗议地哇哇大叫,叫了一阵,我问她:“你发泄好了吗?”她说:“发泄好了。”
我把头蒙进被子偷笑,坚持下去,我相信她也会爱上“晨读时光”,做一只有虫子吃的小鸟,做一棵喝着早晨露水的笋尖尖。
即然阅读如此重要,父母就要努力培养宝宝养成早读的习惯。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呢?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果家庭藏书丰富,大人们经常看书,宝宝自然会受影响。潜移默化中,也会捧起了书本。
2、天天给宝宝讲故事
宝宝2-3岁时,坚持讲故事。再大一点,要给孩子经常读书。不管是否听得懂,都不要丧失信心。正是从大人们读书给他们听开始,宝宝发展了他们在概念上对阅读的理解,这将决定他们学习阅读的能力。
3.识字要与阅读同步
识字要与阅读同步,绝不要孤立地教宝宝认字几百个、上千个,这对于开发宝宝智力毫无益处,反而会弄巧成拙。学习阅读就是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去弄清书面语的意义。对刚刚捧起书本阅读的宝宝来说,这意味着他开始思考言语和文字的关系。
4.选择好读物
读物的内容要适应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需Tulaoshi.com要。最好选择由权威的幼教专家或专业机构编撰的读物,所读的内容能够引发宝宝的兴趣,产生自发阅读的愿望。
5.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孩子看完一篇东西时,要鼓励孩子叙述出来。家长一旁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宝宝们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在阅读过程中,当他讲错了或讲得不够好时,不必象对待学生似地认真纠正。
孩子都是爱玩儿的,爸爸妈妈们还要多考虑如何让阅读更生动、有趣,通过一些寓教于乐、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孩子爱上阅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一、宝宝爱打人误会了家长的“称赞”
宝宝快17个月了,每当宝宝与家人或邻居玩得高兴时,会突然举起小手打人家的脸,打得叭叭响,躲都躲不过。看他的意思,也不是表达不满,也不是挑衅,那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就像我们突然之间会了某种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tulaoshi.com)家长抱着宝宝嬉戏的时候,有时宝宝会无意识地拍打家长的脸,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夸他们长了本领,或者觉得动作卡通,干脆亲含其小手表示“做得好”,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
另外,宝宝过了1岁,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发出“哒、哒、哒”类似“打”的发音,并且手上有拍打的动作,这是宝宝语言发育必经的一个过程。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了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有些爸爸妈妈喜欢在宝宝面前互相拍打调情,这样,宝宝可能会误认为“拍打”就是表达“高兴”和“喜欢”情感的方式。
宝宝越小,这种“打人”的表达模式就越容易固定,而且不容易纠正。我们除了教宝宝基本的生活技巧和知识,更要教给宝宝正确的情感模式,例如教宝宝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以表示对家长和别人的爱。当宝宝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做法相当重要。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打脸,都可以直接把他们放在地上,双手按住孩子的肩膀,严肃而平和地告诉他:“爸爸妈妈/阿姨不喜欢打人的孩子!”保持1分钟,讲明谁也不要抱孩子,几次以后,宝宝的攻击性行为就消减了。另外,反应快的家长可以设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如,当他刚举起手时就和他做击掌的动作,嘴里可以有节奏地说“你拍一,我拍一”,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改了抬手打人的习惯,抬起手来,他的惯性就是要玩那个拍手游戏!
二、宝宝爱打人用打人在试探
我家宝宝19个月了,不知为何,出门和其他小朋友玩时总喜欢打人,有时是有人想抢他的玩具,他要自卫;有时是没事也会“撩”人家。谁都敢打,搞得在小区游乐场里“名气很大”。在他打人时,我会打他手,不知对不对,他好像习惯了,我一板着脸走过去,他就会伸手给我打,如此“敢做敢当”,倒让我心里没了底:下一步怎样教育他才好?
有的孩子在家不打人,进入群体交往时会去打(图老师整理)小伙伴。有时打人,是因为他还不会与别的孩子交往,他是想表示友好;有时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时是在用肢体语言与别人交流,只是他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和力度。要是这样的话,妈妈可以拉着他的手,教他用拉一拉或轻轻摸的方式来与人交流,告诉他,用力打其他人,人家会疼,也可以在他身上试一试,让他有感性认识。
有的孩子打人,是因为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因势利导让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如怎样说服别人将玩具还回来,或说服别人“轮着玩”。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即这个年龄的孩子打人,是因为孩子想试探一下打人会引起什么后果。常有这样的情形,孩子打了同伴,而看到同伴哭得伤心,便也会跟着哭起来。这个时候你就要抓住机会对他说:“看,你把弟弟打痛了吧,弟弟那么伤心,妈妈带你去向弟弟说对不起!”若是哪次你的孩子被别人打痛了,不能指使你的孩子“以牙还牙”、也去打别人,而要抓住机会边安慰边教育他说:“痛吗是不是很痛这就是我上次说过的为什么不可以打人,你要记住!”让孩子从自己的疼痛中亲身体会到打人不好。这样他以后就会不再去打人了。
如果用说服的方法不见效果,你可以进一步采用“身体约束法”,立即让孩子坐下并面对着你,抓住孩子的手臂和肩,大约1分钟后松开,并告诉孩子错在什么地方。连续一星期使用这种约束法,就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绝对不要体罚孩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打手心”的惩戒会很快失去它的效力,还可能在孩子长大后诱发他“以暴抗暴”。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把正在任性闹腾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意识到他错了之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
三、宝宝爱打人为了不受冷落
孩子刚满两岁,却发现她最近越来越霸道,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分神去接待时,她就会哭闹,粘着妈妈不让她与客人谈话;要是还不行,就会跑过去打客人,搞得妈妈都不敢让亲友到家里来,也不敢带着孩子与人就餐,这可怎么办?
两岁左右的小孩,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会很在乎妈妈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当发现自己被冷落时,常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哭闹、摔东西、打人等异常行为便随之出现。有时孩子打人,并非讨厌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妈妈的注意力。为了让妈妈转过头来注意她,攻击行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换来的是妈妈的一顿责骂,但对一个两岁的孩子而言,可能尚无法将“打人”和“被骂”相联系!
不要把孩子“晾”在一旁,而是要促成孩子和客人间的互动:让客人听孩子表演儿歌;观赏她的积木城堡和涂鸦画作……让她感觉到,客人的到来不但没让她受冷落,还提升了她的被关注度。同样,在接待客人时,父母一定要随时要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着她。
要是孩子已经去“攻击”了客人怎么办?除了立即制止,抓住她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地直视她的眼睛,让孩子明确地知道您因她的行为而生气、难过,目的是要孩子了解打人是不对的。宝宝“爱打人”的其他可能原因
●宝宝无意中看到暴力,有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包括某些进口的动画片,宝宝会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因此家长有必要帮宝宝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和其他电视节目,陪宝宝一起看电视,一边讲道理。
●家长有爱打人、动作粗鲁等不良的习惯,或者存在家庭暴力。父母亲应该用良好的行为规范来影响宝宝,不要让不良的行为习惯传给宝宝。例如粗鲁的言行、打情骂俏等。
●家长工作忙或耽于玩乐,很少照料宝宝,很少跟宝宝沟通,宝宝内心孤独,也会以打人行为来宣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多花时间陪伴宝宝,好好重建孩子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就十分重要。
●铅中毒或其他重金属中毒,导致宝宝脾气暴躁和爱打人。由于汽车尾气污染和装修污染,因血铅超标引发的烦躁和打人行为越来越多发,有必要引起家长的关注。多饮牛奶,绿豆汤,少到交通干道边玩耍,可预防和治疗血铅偏高。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度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也很重要。
看来孩子突然爱打人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呢,家长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并且排除孩子没有其它中毒症状。
来源:http://www.tulaoshi.com/n/20151212/1039749.html
看过《如何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