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人体“收藏”的季节,适当进补可增强体质、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但许多人一提到“冬补”,总认为“进补效益”与“补品价格”成正比,于是入冬便买了许多贵重滋补品,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燕窝、哈士蟆油、阿胶、肉苁蓉等高档货,价值数千元之巨,可谓“一掷千金”。但相当部分的人按此进补一冬后(图老师整理),非但未得到补益,反而出现种种副作用,如头晕、内热,或乏力、腹胀和怕冷等。此即中医所说的“不对症,不受补,反受害”。
中医药理学认为,药无贵贱,对症即行。如果药不对症,即使高档补品也于病无补。贵重药并不对所有人、所有病都奏效,有时反而贻害。俗语说,“药症相符,大黄亦补;药不对症,参茸亦毒”。如“高档补品”燕窝虽含蛋白质高达55%,却是不完全蛋白质。鱼翅中蛋白质高达85%,却缺乏色氨酸(必需氨基酸),它们的营养价值远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严格说来,它们不能称作“补品”。
冬令进补按中医“辨证施补,对症进补”的理论,滋补品常分作四大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人的体质各异,男女老少有别,服补品应辨证论治,“缺什么补什么”,平其有余,补其不足,贵在平衡,故进补不必非贵重药不可!
对于一般无病而体弱者,冬补还是以“食补”为...[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