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不少人喜欢出汗过后一口气喝干一瓶水,但是这样的喝水方式是极不科学的,因为很容易导致水中毒。专家认为,最解渴的是10℃的淡盐水。夏季健康喝水要注意以下几点。
起两杯水防病。起床以后,先空腹饮水,能有效补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水分不足,又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促进粪便、尿液等代谢废物快速排出。但由于夏季夜晚闷热,水分流失较大,故晨起饮水量可增至两杯。
切忌一次猛喝。老人若贪图一时痛快而一次性饮水过多,会加重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骤然下降,导致心跳过快、心慌、头晕。同时,补水速度过快,水分一时难以被机体组织正常吸收,不能有效地解渴。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1、出汗后猛喝水小心水中毒
说起喝水,不少市民觉得没什么讲究,只要渴了就喝,但夏季不科学的饮水不仅不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反而可能引起身体不适,甚至“水中毒”。所谓的“水中毒”,其实是指短时间内过量饮水,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再者,一些水分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导致细胞肿胀,严重的可能导致脑水肿。
2、术后不建议大量饮水
人在夏季出汗后,有补水的需要,但猛喝水会导致水向细胞内转移,使得细胞内的水量过多,引...[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