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最早是中山医学院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主要是动物寄生虫。但也可侵入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也可进入肺部。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院曾收治3例年龄在1岁左右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病例,临床高热不退,持续38℃~40℃之间,都有程度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其中一例在左眼前房有一条活虫,经手术取出并鉴定为广州管圆线虫幼龄成虫,雌性,长1.5cm(见右图).3例均为大量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例,病情凶险,抢救无效死亡。3例经病理检查均发现肺动脉内有大量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成虫栓塞,引起肺出血、肺梗死;脑膜小动脉内也见广州管圆线虫栓塞。婴幼儿一经感染肺的病变远比脑的病变严重。
广州管圆线虫主要是动物寄生虫,人为非正常宿主。人的感染是因食生的或半生的转续宿主如螺、蛙、鱼、虾、蟹所致。我院3例均为1岁左右婴幼儿,估计不会生吃上述转续宿主。我曾家访过一例家住农村的病例,卫生环境较差,房前屋后鼠类及褐云玛瑙(东风螺)、蛞蝓(福寿螺)广泛存在,检查其住房附近的褐云玛瑙及蛞蝓,发现体内有大量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寄生,很可能小孩爬在地上玩误吞被幼虫污染的玩具而致病的。
广州管圆线虫分布...[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