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女目前在中文主要有两种不同涵义。一般大众所说宅女,通常指长期足不出户的女性。原指御宅女,既女性御宅族(御宅族与足不出户毫无关系)。
注:腐女不是宅女的别称也不是宅女的一个类别。
中文名称
宅女
外文名称
indoorswoman
拼音
zainv
释义
指从小就好静,不喜欢人多。
具体差异与语义变迁过程请查看百度百科宅男宅女词条。
一般大众对于作形容词或动词的"宅"通常理解为足不出户,进而所说的"宅女"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所指范围广泛,较为普遍的判断标准仅为长期足不出户,但与人面对面交往较少、看似生活圈狭小,或没有正式工作,亦或有工作但在工作之余很少外出,以及一些居家就业者(比如在自家开设网店的人)皆被一般大众划为此类。御宅族群体对此颇为反感,常将大众所说的"宅女"(尤其自称者)称为"伪宅"。
一般大众所说的宅只是生活表象上出门较少,通常包括以往所说的乖乖女、家里蹲、NEET、懒人、居家办公者,一般大众认为她们从小就好静,不喜欢人多。独生子女,家人不放心在外面跑,所以经常被关在家里。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亲戚朋友的感情不是特别的强烈,交际圈子小等等 ,宅的原因是不愿意与外人交流,待在家里,习惯性的逃避现实生活,于是就成宅女了,实际就是自闭倾向;御宅族所说的"宅"是对"御宅"一词的简称,指思想理念层面,简单来说就是对某一领域极为喜爱,并因爱好而有深入研究,与是否出门无关。显然喜爱某一事物并有所研究的人不一定出门少(比如到处拍摄火车的铁道宅),在家不出门的人并不一定与爱好有关,通常心理障碍才是不出门的原因。二者所指并非同一层面,因此也确有同时具备两方特征的人,比如《海月姬》当中通过从房门下传递纸条和房客们联络的BL漫画家目白树音。
"腐女子"一词源自于日语,是由同音的"妇女子(ふじょし)"转化而来,为喜爱BL的女性自嘲的用语。"腐女子"的"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子"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BL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通常是喜欢此类作品的女性之间彼此自嘲的讲法。非此族群以"腐女子"称呼这些女性时,则是带有贬低、蔑视意味的词汇。在日本一些地方,直接称呼对方为"腐女"是不礼貌的事情。
由于"腐女"喜欢由BL的观点诠释原创作品,所以会有不少腐女亲自绘画和书写相关同人作品。但"宅女"却不一定是喜爱BL作品,"腐女"亦不一定会进行同人创作,同时腐女对BL的热衷程度不同,也并不都符合广义御宅族概念,因此"宅女"不一定是"腐女","腐女"也不是"宅女"的一个类别,但二者可兼容并存。
英文中indoorswoman与一般大众所说的"宅女"原义上较为接近,但当前英文中这一称呼在概念上与御宅族存在混淆。
坊间流传可将homegirl或geek、nerd视为"宅女"的英译,但实际并非如此。
homegirl是英文地区称呼同乡、老友、闺蜜以及同阶层或同组织(帮会)的人时所用的俚语,仅有部分中文地区大众娱乐媒体和某些艺人及其追随者将其误以为"宅女"。
geek在中文地区通常直接音译为"极客"或"奇客",原是英文地区一般大众对黑客的贬称,后来常指一些能力强悍的计算机互联网从业者或科技爱好者,从族群特征上来看可视为御宅族当中的一个细分类别,有时也将计算机互联网企业或科研机构的高管(比如: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划为此类,总体来说这个词的含义较接近于中文的"技术宅"。
nerd通常可译作"书呆子",主要的特征是呆板、教条,其他方面与geek类似,同样不适合作用于翻译"宅女"。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1日出版,大连交通大学辞书研究所所长吴光华教授主编的《汉英大词典(第3版)》将"宅女"收录,译作"Otaku girl",而"Otaku"正是来自于日文中"御宅族"的罗马音"otaku"。
华语圈一般大众常误以为"宅女"足不出户,但实际上"御宅女"不一定会呆在家里不出门,早期的御宅族进行ACG研究活动所需的电子设备、录影带、书籍等物资价格昂贵,单靠一个普通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全部担负,当时通讯技术也不够发达,交流讨论渠道匮乏,这促使"御宅族"需要经常互相拜访或到一些集会场所,共用或互相借用一些物资以减轻经济负担并进行讨论交流,当今的御宅族虽然因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对以上活动的需求大幅减少但也经常举办一些同人展等大型集会活动,例如日本的Comic Market、台湾的开拓动漫祭、美国的Otakon、法国的Epitanime(大陆地区此类活动相对分散数量众多,知名度与性质等方面各有差异,故不在此列举)。此外,尽管当今随着技术发展这些物资的价格相比当年已大幅下降,但想要维持相关活动对于普通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若非"居家就业者"或家境殷实且家人十分支持,足不出户也是难以为继的。
虽然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宅女"的日常活动越来越多的要依靠互联网和家用计算机来完成,这使得其留在家中使用电脑的频率要高于一般大众,而这种表象给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一般大众或多或少留下了"'宅'就是讨厌出门"的印象。但这一生活状态上的表象并不能成为判断"宅"的标准,"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技术条件下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但"宅"另有普遍适用的共同特征。
尽管"御宅"一词其日文汉字有"宅"这个字,但这个词所指代的是"您"或"您家",更完整的将是"您家的人",是一种人称代词,一种敬语。而汉语中原本"宅"只用于指代"住宅"这个物,这种语言环境差异,正是华语圈对指代人的"宅"出现概念混乱的根源。
在华语媒体上被称为"宅女"的人,实际常是一些"家里蹲"(又称"隐蔽青年"),此外还有一些属于"尼特族"(NEET),以及一些"居家就业者"(SOHO族),无论"家里蹲"和"尼特族"或"SOHO族"都不是"宅"或"御宅",这本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义。但在御宅文化(简称"宅文化")流传到中国之后,御宅文化被大众误以为"住宅文化"(御宅族对这种说法很排斥,因为这种说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所有御宅都被认为是家里蹲而不被理解),从而导致错将宅女与御宅女相混淆。
华语圈本没有"御宅"这一概念,然而最初传入时这一词又常被简化为"宅",不负责任的大众媒体更在没有考据的情况下将这一本质上的舶来词与华语中住宅的"宅"相混淆并加以扭曲宣传,从而导致不明真相的大众跟随不负责任的大众媒体以讹传讹,将"家里蹲"与"御宅"划为一类。由此而引申而出了"宅在家"或"跟家宅着"、"我在家宅了多久多久…"以及"反宅族"等不当使用,"宅"一词在华语圈被延伸为完全不同的概念,且已被广泛使用。
另外一些媒体把御宅族与尼特族(NEET)混淆,将"因为找不到工作从而待业在家"的群体(多为大学应届毕业生)称之为"宅",并将其视为一种病态,但是这类情况本应称之为尼特族。
也有媒体将一些足不出户在家工作赚钱的人称作"宅女",这些人借助互联网办公,在自己的住宅内建立小型办公室,甚至建立并经营企业。虽然这些事情实在互联网普及之后才得以实现,但实际上这种理念早在1957年已被提出。采取这种工作方式的人一般并不应该被称作"宅女",他们另有属于自己的称呼--"SOHO族"(居家就业者)。
世界各地对男性与女性在传统观念上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得华语圈大众对媒体扭曲下被认为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抱持不同的态度,这也使得真正的"宅男"、"宅女"处于不同的境况之下。
足不出户的男性在一般大众眼中往往会留下"家里蹲"、"废柴"、"懒汉"、"无可救药"、"自闭"、"颓废"等较恶劣的印象,甚至被认为患有精神疾病。这使得"宅男"往往受到来自亲友以及社会的巨大压力,尽管许多"御宅族"仍坚持这一称呼并向一般大众予以澄清,但也有一些"宅男"迫于压力不得不隐藏"宅"身份,甚至放弃"宅"之名,成为"隐宅",乃至"脱宅"放弃热衷的文化,放弃理想与追求,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而女性在传统观念作用下常被认为"足不出户"是理所应当,"不工作、交际少"也都无所谓,只不过是女孩子喜好安静或害羞腼腆罢啦,传统观念中就认为大家闺秀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守妇道,进而认为"宅女"是件好事。尽管许多"宅女"也受到与"宅男"同样的压力,但一般大众总体上对待"宅女"并没有像对待"宅男"那样鄙夷,甚至对此抱有好感,乃至追捧。这使得一些女艺人在对"宅"缺乏认知的情况下误以为这是热门"褒义词",纷纷热衷于自称"宅女",并加以炒作。"御宅族"的"宅文化"圈与大众娱乐圈存有许多冲突,"御宅族"常常蔑视大众娱乐圈,这样的误用与歪曲更进一步激发了对立,许多"御宅族"均对此表示不满,甚至将此视为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