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7月14日讯 7月13日,卫生部与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在四川成都启动“灾后心理援助服务模式项目”,以探讨、建立适合中国人群心理特点的灾后心理援助服务模式。
汶川地震发生后,心理援助成为精神家园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卫生部门在都江堰、德阳、绵阳等重灾区建立了多个固定的心理危机干预点,开设心理服务门诊、危机干涉门诊。通过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者(如躯体不适、警觉性增高、睡眠障碍等)约占总人数的90%。而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灾后心理干预平台,缺少针对受灾群众的可行、有效、规范的干预模式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张立表示,为了能够建立一个比较长效的心理恢复和康复的模式,“灾后心理援助服务模式项目”将把重点放在基层,对一般群众和一些高危的群众进行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国内基本情况的心理干预的做法,以此来制订一些相关的标准和固定援助模式,从而推进灾后的心理干预工作。
本项目将于2009年7月开始以成都、绵阳、德阳等市下属受灾区县为试点,由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出资16万英镑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学校、社区和企业进行实施。通过实施“灾后心理援助服务模式项目”,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心理干...[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