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川县干部董玉飞自杀引起高校心理老师对灾区新生的关注,他们认为——想哭就哭,才能度过“心理危险期”。
周刚(化名)是四川地震灾区考到上海某高校的一个新生,来校报到不久,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发现,尽管他日常生活显得开朗自信,但一到夜晚,却常常被噩梦惊醒,又时常痛哭,亲人的离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疮疤。针对这种情况,本市高校的心理健康专家提醒,当前,要特别关注灾区新生“三至六个月的心理危险期”。
“灾难后遗症”日趋严重
复旦大学“心灵花园”小组灾后一直坚持在都江堰从事心理抚慰工作,负责人申荷永教授介绍说,对灾区的很多人来说,眼下正是“心理危险期”。按照一般性的灾难心理学理论,真正的灾后心理压力综合征往往在三至六个月左右的时候才趋于明显。伴随着这种所谓的“心理综合征”,灾难对人们身心的影响、生活的困扰,甚至是生命的威胁等“后遗症”,都将日趋严重。
灾后半年自杀会高发
申荷永分析认为,北川干部董玉飞在地震中失去亲人,但在日常工作中表现积极,被评为“抗震英雄”,人们也没有发现他内心的痛苦。从唐山、伊朗大地震等无数地震中,世界心理学界总结出一个规律:地震发生后,受灾幸存者焦虑之后是抑郁,严重抑郁的结果是漠视生命,半...[ 查看全文 ]